诗与格律

文 心

<p class="ql-block">汉广第一讲 诗与格律</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诗:</p><p class="ql-block">历史上,把韵文体的作品,统称为诗。诗,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包括诗三百(《诗经》)、先秦诗、乐府诗等等,自然也包括律诗。唐朝元稹《乐府古题序》云:“诗讫于周,离骚讫于楚,是后诗之流为二十四名。赋、颂、铭、赞、文、诔、箴、诗、行、咏、吟、题、怨、叹、章、篇、操、引、谣、讴、歌、曲、词、调,皆诗人六义之余。”并言“由诗而下九名,皆属事而作,虽题号不同,而悉谓之为诗可也。”元稹所言代表了唐朝对诗的界定。</p><p class="ql-block">二、什么叫律诗:</p><p class="ql-block">律诗:顾名思义是指遵从诗律的诗,或曰是采用律句的诗。其滥觞于先秦,开始于齐梁,盛行于初唐,成熟于唐末。初唐沈佺期、宋之问可谓是最初的代表人物。初唐又有“上官体”、“四杰体”,对律诗产生很大影响。经过李治、武曌、李显几个年代,律诗逐渐盛行。但晚唐时期,又有崇汉魏而薄齐梁之风(汉魏时期尚无律句的概念),于是李商隐再次强化“律诗”概念,并强调格律。降至北宋,欧阳修把南朝之格诗、唐朝之律诗归纳为一类,统称为律诗。欧阳修奉旨再修格律,并首次提出格律诗的概念。在律诗的基础上,将五言八句、七言八句,且押平韵的律诗谓之“格律诗”。格律诗之格律不仅限定了句数与字数,并严守平仄、对粘替等规则。但大家须知,尽管“格律诗”之称谓出现在唐朝以后,但在唐朝“格律诗”已然存在,只不过当时统称为“律诗”而已。南朝之前并无律诗概念,所谓律诗则始于南朝梁沈约审四声之后,平声归为“平”,上去入归为“仄”,于是有了“平仄”概念。但以“平仄”为术语已是北宋时期了。唐朝诗话中仍称作“平”与“上去入”。诗句遵从“仄仄平平仄”等平仄交替格式,就谓之“格句”,采用格句的诗谓之“格诗”,格诗要求句中平仄必须符合“替”的关系。继而对前后两句也有了“对”的要求。两句符合了“对”的关系,就谓之“律句”。采用了律句,再遵从联与联之间“粘”的关系,就谓之“律诗”。显然,律诗是指平仄符合“替对粘”的诗,当然还包括其它一些规则。但史上对“律诗”一称有不同的认知,比如“上去入”虽然皆是“仄”,但在实际运用中是有所区别的。所以严格地讲,律诗不仅要遵从平仄之替对粘,还要区分四声,甚至平声也要区分清浊(以现代说,就是阴平、阳平)。因此在北宋重修诗格律后,在“律诗”概念中,“替对粘”属于“格”的范畴,错了谓之“出格”而非“出律”。而区分四声,以及其它对字音方面的要求属于“律”的范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