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姑苏

阿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就传遍了天下并深深根植于意念之中。<br>我生于杭州、长于杭州,对于苏州自然很熟悉,就像自家姐妹,来来去去不知游览多少回啦。不过,最近几次去苏州总是遇上下雨,不过,这小雨倒给此游增添了不少情趣。雨中的姑苏,有着别样的美。<br> 先添加用拍摄的照片自制的版画、水彩画效果图片,用于表达自己在雨中游览苏州的一种滋润的心境。呵呵! 雨中的姑苏游览是这样的短,可留给我的记忆却是那样的长,而且,一直湿漉漉地,如此鲜活。 天开始下起了小雨,我沿着小河边的古街游走。 只见小河两旁低矮的瓦房鳞次栉比,都是百姓人家,生活平淡而忙碌有序,不知千年的古街是不是原生态的就这样保存下来了。 河还是那条河,河上应该还有许多石桥连接着两岸。这条藏着姑苏的记忆的街,它的文化意义难以磨灭。 天下着很小很绵密的毛毛雨。雨滴很小很细,配合着求风,看着着古老小街朦胧的景色,非常的诗情画意,让人着迷。<br> 背景音没有了往日熙熙攘攘的嘈杂,只有细雨轻敲枝叶的声响,和树下鸟儿的喁喁细语;<br>在这儿您可以真正静下来,切身感受陈继儒“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淡然与恬静。 这小雨也是芬芳的,清亮的雨丝, 梳理我茫然的心绪, 古老中透出传统不灭的辉煌。那雨中碧绿的涟漪, 早已令诗情飞泻成章。<br> 信步老街,闲游深巷,放佛在时光中游览,于往事中徜徉。古老的街道两旁,分散着画苑,文斋,铺满了水墨丹青,诗书万卷!闭上眼,深呼吸,一袭墨香和着柔风,款款而来,配着江南水乡独有的烟雨,朦胧中,别有一番景象。似乎,我已穿越千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雨中逛园林</b></h3> 苏州的园林最负盛名,景点的园林很多,这是我在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逛游时拍摄的,都在雨中,别有一番情趣哦。 曾记得有首诗,叫“雨中苏州”,仅四句:<br><b>蒙蒙细雨润姑苏,黛瓦白墙入书圆。小巷深深吴语软,烛光夜影有若无。</b><br>它把雨中姑苏描绘成了一种梦幻的景色,让人向往。<br> 而在这天下绝双的园林中穿行、游逛,雨中这样的感觉更盛。 湿漉漉中,我忽然醒悟,这才是苏州,这才是姑苏城。 斜斜的细雨,落在身上,襟不沾水已自湿。 尽情地感受这一川烟雨,绝色江南。拿出相机,随意取景,按下的是快门,留下的是天上人间。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雨中观前街​</b></h3> 观前街,位于姑苏区,主街全长780米,因古寺玄妙观而得名。在雨中游览别有风趣。 雨水让街面成为镜面,有了倒影。 玄妙观位于观前街的中心,创建于西晋咸宁二年(276年) 玄妙观拥有正山门、三清殿、财神殿、文昌殿、“妙一统元”匾额、朝北玄帝铜殿、运木古井、钉钉石栏杆、一步三条桥、无字碑、老子像碑等10景。 观前街上这个著名的“吆喝的摊贩”雕塑作品,描述了一个老汉和儿童之间的故事。该雕塑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的糖粥摊, 骆驼担上有灶有锅有碗, 加上调料, 反映苏州小吃的特色。人物的服装也是苏州传统风格,如老汉的“滴滴头”棉 帽子、中式棉袄、腰间的围裙、脚上的蚌壳棉鞋以及儿童的虎头帽、虎头鞋,重现当时的饮食特色和生活场景 一红一黄两片树叶落在地雕上,添上几分生气。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成坊</h3> 雨中,游人稀少,在倒影中,让玄妙观更加静怡迷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塘街夜景</b></h3> 在苏州众多的街巷之中,名胜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而我前去游览时,又是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br> 清朝康熙和乾隆数次下江南,1762年,乾隆三下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山塘寻胜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 山塘街位于苏州城外西北角,从阊门一直连接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7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唐宝历元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他开凿了一条虎丘至阊门的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br> 阊门,乃苏州古城之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阊门,从清代乾隆年间的《姑苏繁华图》中可以看出,阊门内城门临阊门大街(今西中市),上有城楼,类似盘门城楼。外城门靠吊桥,瓮城为长方形,瓮城内另有套城,并还有南、北两个童梓门。南童梓门通今南新路,北童梓门通北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