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体感失调及训练</p><p class="ql-block">有些家长和老师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孩子动作特别慢?写拖拖拉拉、边写边玩,自觉性、自制力特别差?没想到这些问题与孩子的本体感发展障碍有关系,而不是学习态度问题,所以,家长怎么严厉地打骂孩子都没有用,而是需要心理训练和心理治疗。</p><p class="ql-block">1、本体感失调与顺应性反应 </p><p class="ql-block">作为人类动作、行为的另一个基本的感觉是本体感觉。这是指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等来自自己身体的一种感觉,人体依靠这种感觉进行动作和行为的调节,有目的地行动肌肉的收缩和松弛,由此所产生的自身状态和运动,都是来自自己身体刺激信息经感觉处理的结果。肌肉的收缩特别是对反抗阻力的收缩,是促进本体感受信息输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方法。由于最大的阻力源自地心引力对身体的作用,因此响应的活动包括让儿童俯卧或仰卧在滑行板上时,相当重的头会使颈肌产生强烈收缩。如果本体感觉有障碍,就不能很好地解纽扣、取物、抓物,不能根据对象物的性质、掌握用力的轻重,常常将东西弄碎、弄坏。</p><p class="ql-block">2、本体感和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本体感是指人对自己身体的感觉,例如,对大、小肌肉的控制,手—眼协调,手—眼协调,身—脑协调,动作灵活和灵巧等等。如果大脑对手指肌肉控制不好,孩子写什么事当然要慢,写字写不好,容易出格;手—眼不协调的,看到的和写出来的就会不同,常出现抄错数、写字颠倒等问题,家长要数落:怎么照着抄还会出错?手—耳不协调的,听到的与写出的不一致,听写就容易出问题;身—脑不协调的,大脑对身体控制不良,上课、写作业时身体老转来转去,不安地乱动,小动作多等。本体感不足的孩子,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消极,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脾气暴躁,粗心大意。另外,因为控制小肌肉和手—脑协调的脑神经与控制舌头、嘴唇肌肉、呼吸和声带的神经是相同的,所以,本体感不足的孩子,大脑对舌头、嘴唇、声带的控制不灵活,容易造成语言障碍,如语言发育迟缓,发音不清,大舌头、口吃等。</p><p class="ql-block">3、本体感的训练</p><p class="ql-block">为了训练孩子的本体感,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体型较小的滑行板,目的是要通过较强的肌肉收缩为脑干部统合提供感觉输入。持续的肌肉收缩能够增进肌梭机能,肌梭产生的感觉输入往往导入小脑,可能对脑干部的统合功能起到促进作用。此外,运动觉是意识到关节运动或位置的感觉,是从运动产</p><p class="ql-block">生感觉反馈</p><p class="ql-block">的重要来源。这些关节接收器没有其他感受本体信息的接收器敏感,需要通过关节挤压或牵拉提供额外的运动刺激。也有的在脚踝或手腕加上铅锤,以产生牵拉的作用,增加肌肉收缩的阻力,促进本体感受信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输入。</p><p class="ql-block">此外,还可以让儿童接受下列训练,如游泳、摔跤、拔河、爬绳、搬运货物,骑车以及其他使肌肉紧张、收缩的运动。肌肉收缩将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本体感觉信息的输入。</p><p class="ql-block">顺应性反应是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发出的目的性动作。若动作的目标超出了合理性范围而无法达到,反应则为非顺应性。儿童顺应性反映的水平是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是治疗师关注的重点。</p><p class="ql-block">顺应性反应对儿童活动具有功能性意义。通过顺应性反应,儿童不仅能理解哪些活动对环境具有改变作用,而且能进一步增进内存驱动力。然而,只有当个体对身体感觉和前庭平衡反馈具有正确解释时,才能习得顺应性反应。临床研究发现,对于动作计划不良儿童而方言,其顺应性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空间和时间的正确反馈。儿童动作计划能力存在缺陷,其部分原因在于身体感觉与反馈间的失调。换句话说,儿童对环境作用的感受会对感觉输出的正确性予以反馈。因此,治疗师在设计诱发动作反应的情景时,应考虑到儿童对情景刺激的解释水平。譬如,一个10岁儿童的本体感受不良,无法平衡地坐在独脚椅上,原因在于他无法解释身体感受到的信息,对自己能否获得身体平衡缺乏足够的认识。显然,治疗师在要求儿童坐独脚椅之前,应该先提供训练其本体感受的基本活动。</p><p class="ql-block">没有人能够强迫儿童表现出顺应性反应,而只能提供治疗情境,期待诱发有目的的动作反应。观察儿童在交往中的言行反应,有助于探测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所存在的问题,增强其顺应性反应。所以治疗师应创造恰当、适宜的矫治情境调动起儿童的积极情绪和内存动机,使儿童更愿意融入有目的的活动中,这样才能获得更为复杂的顺应性反应。</p><p class="ql-block">四、本体感失调儿童家长要注意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本体感不是天生就具备的,需要后天的训练。例如婴儿期的翻身、滚翻、爬行训练;幼儿期的拍球、滑梯、平衡等训练;儿童期的跳绳、踢毽子、游泳、打羽毛球等训练对孩子本体感的发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或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结果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至影响后天的学习</p><p class="ql-block">能力。</p><p class="ql-block">口腔肌肉的训练与语</p><p class="ql-block">言能力有关。家长不要一听到孩子哭就把孩子抱起来,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哭一哭,让孩子感受自己不同的音调、音量,使大脑神经与声带肌肉联系起来。如果是人工喂养,给本体感失调孩子的奶嘴上的孔不要太大,让孩子通过嘬、吸、咬等动作训练口腔肌肉。小孩子都爱吃手,一开始吃自己的拳头,后来是手指,从4个手指吃到1个手指,这是孩子对自己身体感觉的分化,家长不要限制。</p><p class="ql-block">家长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使用筷子,自己洗脸洗手,擦屁股,系鞋带。有的家长看孩子手笨,老让孩子用勺子吃饭,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替孩子擦屁股等等,更不让孩子做家务。家长不认为这些与学习有什么关系,其实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能力的发展。越是手笨、动作慢的孩子,越应多锻炼。大脑指挥手干活的过程与大脑指挥手写字的过程是一样的,手笨、协调性差的孩子,写作业也会很慢。</p><p class="ql-block">可以治疗本体感失调的小游戏</p><p class="ql-block">游戏方法:</p><p class="ql-block">从小抓起,多多活动</p><p class="ql-block">要注意手指小肌肉的精细运动训练,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等特点,自行设计抓、握、捏、扔等游戏。如摆积木、扔球、捏橡皮泥等。尤其要注重自理能力的培养,上幼儿园之前要学会洗手擦脸,之后要练习拿笔、拿筷子、系扣子、系鞋带等。</p><p class="ql-block">球类运动</p><p class="ql-block">球类运动对小肌肉、大肌肉协调及反应速度灵活性都有帮助。3岁左右的孩子要训练他们拍皮球,要求他们左右手交替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们拍羽毛球或乒乓球,由简单的分解动作开始,坚持下去,对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将来学习能力都有好处。</p><p class="ql-block">多多表达</p><p class="ql-block">为孩子提供适宜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交谈,讲故事,鼓励孩子表达自身的需要和感受,逐渐学会确实描述身边的事物,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细小的进步,进行表扬,培养孩子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学做家务</p><p class="ql-block">适当的让孩子参加劳动是培养意志力、责任心、自信心,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我们途径。4岁左右的孩子的孩子有积极参与家务的要求,家长抓住这个时机,不能因为觉得孩子小或做得不够好就剥夺了孩子练习的有利时机,包办代替只会导致孩子笨拙、懒惰、意志力差、缺乏责任心和自信心,家长应耐心的教会孩子从事各种家务劳动。</p><p class="ql-block">这就需要家长多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鼓励孩子尽量参加室外活动。但是,不少家长怕孩子摔着,不让孩子到处爬;过早使用学步车,没让孩子爬就直接走路;老抱着孩子,而不</p><p class="ql-block">让他自己活动;让孩子看电视、看书、学琴、学画多,运动少。</p><p class="ql-block">这些阻碍了孩子本体感的发展,以致影响后天的学习能力。还要注意口腔肌肉的训练。口腔肌肉的训练与语言能力有关。家长不要一听到孩子哭就把孩子抱起来,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哭一哭,让孩子感受自己不同的音调、音量,使大脑神经与声带肌肉联系起来。如果是人工喂养,奶嘴上的孔不要太大,让孩子通过嘬、吸、咬等动作训练口腔肌肉。小孩子都爱吃手,一开始吃自己的拳头,后来是手指,从4个手指吃到1个手指。这是孩子对自己身体感觉的分化,家长不要限制。</p><p class="ql-block">要注重精细运动的训练。家长要允许孩子涂鸦、拆东西,鼓励孩子用剪刀、穿珠子,鼓励孩子捏泥巴、面团等。家长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习使用筷子,自己洗脸洗手、擦屁股、系鞋带、扣扣子。有的家长看孩子手笨,于是总让孩子用勺子吃饭,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替孩子擦屁股等,更不让孩子做家务。家长认为这些与学习没有什么关系,殊不知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越是手笨、动作慢的孩子,越应多锻炼。大脑指挥手干活的过程与大脑指挥手写字的过程是一样的,手笨、协调性差的孩子,写作业也会很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