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是晚立秋,使入冬的节奏变的更缓慢了。随着天气的渐渐变冷,从更远的北方逐渐迁徙过来的各种鵟也比往年多了。所以我把今冬看似“鵟舞”...。</p> <p class="ql-block"> 从2022年的11月初,就陆陆续续看见鵟们迁徙的身影,它们都是结伴而行,在高空盘旋。看到它们的归来,真想能够近距离的拍到它们。没想到,这样的想法还真的实现了。</p> <p class="ql-block"> 今冬在沈阳和周边地区出现了三种鵟,它们分别是普通鵟、毛脚鵟和大鵟,它们都是鹰科、鵟属鸟类,三种鵟从体型上区分,普通鵟体长54cm,翼展137cm,体重515-810克,毛脚鵟体长60cm,翼展136cm,体重650-1100克,大鵟体型最大,体长57-76cm,体重1320-2100克,翼展150cm。从数据上看,普通鵟与毛脚鵟相当,大鵟个体最大。普通鵟通体显褐色,眼神而最为犀利。毛脚鵟颜色较浅,显白色带褐色斑点,腿部羽毛丰富。大鵟背部显深褐色,胸部呈淡黄色带斑点,腿毛呈深褐色。</p> <p class="ql-block"> 最先拍到的是大鵟,它出现在沈北湿地。能够近距离拍到它,也是得益于一位好友,他将大鵟诱下来,大鵟便在此留了下来,每天到时间就会出现在诱它的固定地点。我们事先把自己车停在距它捕食40米远的地方,然后在车里坐好,打开车窗,把镜头探出,避免被它发现,大鵟只要看不见人,就会正常下来捕食。在车里拍摄很不舒服,时间长了就觉得累,而且大鵟飞行范围很大,我们要不停的调整坐姿,拍摄的效果也不理想。后来我们又改成用帐篷和趴拍,这样不仅距离更近,而且拍摄角度也更好。</p> <p class="ql-block">大鵟</p> <p class="ql-block">大鵟</p> <p class="ql-block">大鵟</p> <p class="ql-block">大鵟</p> <p class="ql-block">大鵟</p> <p class="ql-block"> 拍到大鵟后不久,在沈北雨润附近又发现了普通鵟。同样是被拍鸟爱好者将其诱了下来,这个拍摄地点布局很合理,距离普通鵟捕食的地点大约有30米左右,光线又是顺光,为了增加普通鵟的飞行姿态,还特意设置了三个树桩,这样它就会在三个树桩之间来回飞跃,给拍摄者们提供了很多抓拍机会。这只普通鵟很有规律,每天上午10左右就会飞过来,等待着给它投放食物,每次捕抓食物还会在此停留4-5分钟,好像是在为我们展示它的鹰姿,就这样一天能来三至五次,每次相隔40分钟到一个小时。它这样有规律也给我们拍摄带来了诸多方便,它飞走了,我们就可以从帐篷里出来休息一下,期间大家互相交流着拍摄体会,等待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接着就是下一轮的开始,一天的拍摄很轻松愉快。</p> <p class="ql-block">普通鵟</p> <p class="ql-block">侧飞的普通鵟</p> <p class="ql-block">普通鵟</p> <p class="ql-block">普通鵟</p> <p class="ql-block">普通鵟</p> <p class="ql-block"> 拍毛脚鵟则需要去沈阳周边城市抚顺。也是几位拍鸟爱好者将其诱下,于是它留在此地,到时间就会飞临于此,等候美餐。毛脚鵟在捕食的过程中飞行姿态很多,或盘旋、或掠地、或悬停,它的飞行动作要比大鵟和普通鵟舒展,在三种鵟中,毛脚鵟最为呆萌。</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p> <p class="ql-block">悬停中的毛脚鵟</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p> <p class="ql-block"> 在拍摄三种鵟时,也会经常遇见一些小型猛禽,比如白尾鹞、红隼、楔尾伯劳等。地处东北,冬天是这些猛禽的乐园,它们在此补充能量,待开春时节鵟们就又结伴向更远的北方飞去,那里才是它们繁衍后代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