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堡人的美篇

牛家堡人

<p class="ql-block">再话朔县马场 即(朔州红旗牧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牧场人,在雁门关下,雁门就是大雁飞过之门。我们像只大雁,落地马场,又和马结下了良缘。马的成语上百,你能找到和你对号的成语吗?我的对号是《老马识途》,即使葬身火海,那也是我的归途。红旗牧场是我的父母之邦!父母给了我肉身,马场又延续了我的生命!请记住你的曾经过往。六二年春节,我们未能回家的几个知青在二分场山青梁上担着箩筐拾粪,记件工,拾一方粪5角。每天跑几十里地也拾不下一方粪,那么多马粪也被尘土埋没了,只好作罢休息,可是生活费从何而来?那过往的十八岁身影像是不屈的胡杨永远定格在雁门之下山青梁之上。</p><p class="ql-block">后面把我亲历的事件补充几点,不能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总是有那么一回事的,算是朝花夕拾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 马场的旧领导。1961年秋我来到二分场,看到南大门赫然挂着八个白底黑字《国营山西朔县马场》的牌子。国营农场即国有农场。采用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马场的领导有武新,李世荣,郝德启,任俊,李长福,杨怀瑾,姚明睿,张守贞,刘玉璇……他们不管经受怎样的屈辱,总是兢兢业业地工作着。杨怀瑾步行往返几十里到分场下乡,炉灰里面捡料炭。(58年成立麻家梁公社,管辖沙塄河在内的13个村庄,书记杨怀瑾,副书记李世荣)</p> <p class="ql-block">  二,职工工资的分配。农场职工的劳动报酬普遍实行由国家规定的等级工资制。农牧工资,机务工资,干部管理人员工资,仅举农牧工资一例,一级26元,二级29.6元,三级33.8元,四级38元,挣到五级40元以上的是很少的老职工。日工资出勤26.5天可拿到这样的等级工资,但农牧工多数是记件工资,干多多挣,干少少挣,不干不挣。我的工资29.6元是麻绪田老汉根据我的劳动能力定下的,后来干了以工代教,挣了多年的29.6元。吃粮也是按工种分配的。八十年代初,刘安邦主管人事时,多次写申请得到省农牧厅批准,提高了以工代干的工资。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各种序列工资也在多次改革中不断提高了。</p> <p class="ql-block">偶尔发现朔州红旗牧场六十年代的食堂饭票,(当时场名为国营山西朔县马场),当时三顿定量吃饭,多为带皮的糜黍窝窝。上夜班可免费领取一碗水煮晒干的蔓菁。外加一个蒸熟的茴子白把子。饭票显示当顿有效,过时作废。25指当月25日。</p><p class="ql-block"> 三,保梁坡上开大渠。1963年10月至12月四清之前。三分场领队闫拴怀,我们住场部。每天八点出发,步行走到保梁村以南,中午休息一小时吃饭,牛车送窝头,每个四两饭票,汽油桶装水,没菜。窝头己没温度,水是胶皮味,我们把野草,牛粪点着,再烤窝头,这样不仅热乎,又加了点糊巴味,比冷窝头好吃多了。精神好的同志还摔跤玩呢,还有打赌吃窝头的,二两大的窝头两口吃下就算白吃了,吃不下倒贴二两。五点下班,再刨一层虚土,防止第二天天寒封土。</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自由组合,干记件,大渠有的地方要求深三米,开口五米,收底两米,到深处需要背着箩筐送土,一月下来只能挣十七八元,因此引起领导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张守贞书记亲自走出来和我们一起背土,披着机务队淘汰的破工作服。征求大家的意见后,想多挣钱的可以干记件力量达不到的干日工资,这样我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p><p class="ql-block">64年春天闫拴怀又带领三分场职工和一分场职工继续工作。这条从阳方口下来的洪水渠一直开到三分场,全长四十多里,雨季到来,有时夜里发洪水,职工们提着马灯,引黄灌地,当年丰收,来年受益。时至今日,渠身犹在。同时打大锅锥井,机井上百口,修防渗渠上万米。</p> <p class="ql-block">四, 1965年10月至12月底二分场平整土地大会战。当时四清工作队张子飞任队长(省农牧厅科长)指挥部成员有闫拴怀,郝隆海,薛雲,赵秀,赵自春,一分场领队李存仁,二分场领队麻立国,梁步云,三分场队四清工作人员姓赵,四分场领队李贞,五分场领导李兴元。</p><p class="ql-block"> 住宿集体宿舍,糜黍秸秆铺坑,有的铺地;口粮每天1.2斤,三顿自己分配定量,一顿吃完也由自己;劳动工具有铁锹,耙子,锤子,箩筐,扁担,绳子,小平车,首次使用了一台东方红改装的推土机,就是在前面安装了推土板,算作是一项技术革新。</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生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每日早晨六点起床,口哨为令。集体出操,麻立国教我们搏击操,他当过志愿军。上下工我们排着队,举着红旗,推着小车,担着箩筐,扛着铁锹,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几首歌,意气奋发,斗志昂扬,劳累着也快活着,有一次吃了茴子白马肉餡包子,(当然是死马)价钱也贵点了。</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因宿绍明调走(他也在指挥部,给杨怀瑾当秘书,楊书记被搁起了),我被抽到指挥部。每天统计挖了多少土方,打了多少地框,平整了多少亩土地(取高垫低),算盤之后第一次使用了马场唯一的手摇计算机,可开方,可乘方,可精确到1415926*加减乘除当然也顺当了。每晚九点电话汇报场部马万兴。</p><p class="ql-block">新年前结束战斗,我给张子飞写了总结,大约平整土地五百多亩。二分场场南的土地就是那时平平地拓展开来了。</p> <p class="ql-block">五,五七家属队。工矿企业兴办五七工厂,我场只能办五七家属队了,参与牧场的农牧作业,工资是5角,5.5角,6角,为了那十几元钱添补家用拼命地干活。收工回来还得捎着拔几把兔草,农闲时去野外打草,背着回来,凉干,再卖给场里,每斤3分,4分,你收入2元-3元沾沾自喜了吧。</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个小插曲,七五年吧,江青在天津小靳庄搞批林批孔,还搞什么赛诗会,搞得下面打电话先背主席语录后再说话,上下级见面先背诗歌再讲话,当时我在一分场学校,有一天上午袁清书记找我说,上级领导来呀,见面先得说诗,让我给他写几句,我也不会写,无非顺口溜吧,我记得这样几句话: 批林批孔抓得紧,还要批判邓小平,一心跟着党中央,革命路上永不停。领导同志好?鼓掌,热烈欢迎,热烈欢迎!总算交差了,能给领导个好印象,心里十分满足。后来又要查鸡的户口,统计谁家养了多少鸡,不得超过10只。家有缝纫机的准备搬到办公室集体做衣服呀……</p><p class="ql-block"> 一分场还接收了种植油沙豆试验田的任务,说是江青从非洲带回的品种,适合沙土种植,类似花生。</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们高兴的是,2007年之后,开发区按国家政策给五七家属队安排了退休待遇,拿到养老金,做到老有养,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牧场家庭妇女的身上这是想也没想到的好事大事幸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198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政策指引下,红旗牧场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快车道。杨巍之后,闫拴怀,薛振海,张海,落国和,高梦弼等领导对红旗牧场的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由事业型转向企业型。明确了书记和场长的分工责任制,精简科室,以岗定人,形成一支为家庭农场服务的干练团队。八十年代后,农场统一经营与职工家庭农场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得到普遍推广。与此同时,在省委讲师团安排下,全场60多名管理人员进行了《山西省干部理论正规化教育》,四大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史。考试合格后发了结业证书。解放了思想,冲破了禁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庭农场是个外来名字,美国早在100多年前就搞了。欧洲的法国德国荷兰等都搞了。亚洲的日本搞得最好,由政府出台强制性政策,強迫地主把土地卖给农民,农民以家庭形式经营而不得雇工。前苏联以集体农庄的摸式也搞了,随着苏联解体,家庭农场更具特色了,我们的农民工去西伯利亚垦荒办家庭农场有十几万吧。有个山西的美籍华人叫韩森在美国经营农场,常回山西探亲,像红旗牧场这样的规模六个人就搞定了。还误不住半年出国旅游。新中国破天荒地搞了军垦,如新疆建设兵团,黑龙江建设兵团,屯边,垦荒,守疆,功能多样。许多军人,知青奉献了自己的青春。</p><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我隨张海场长参加了全省农垦工作会议,张海场长作了典型发言,郭裕怀副省长颁发了奖状。同时《中国农垦》杂志主编刘国玄一行来山西采访路经我场,了解了兴办家庭农场的情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七,红旗牧场的棚户区改造是建场七十年以来的大事件,是马场职工有生以来补办的(生日礼物)和(婚姻庆典),房漏灶火烟偏遭连阴雨的困境随风而去了。</p><p class="ql-block"> 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路在脚下。全国两千多国营农场我们不能落后啊,马不停蹄,万马奔腾吧!</p> <p class="ql-block">会上又见到离开马场二十多年的任俊场长在方山羊场工作。图中第二排右起第三位。</p> <p class="ql-block">作词 : 王健</p><p class="ql-block">作曲 : 谷建芬</p><p class="ql-block">《历史的天空》</p><p class="ql-block">暗淡了刀光剑影</p><p class="ql-block">远去了鼓角铮鸣</p><p class="ql-block">眼前飞扬着一个个</p><p class="ql-block">鲜活的面容</p><p class="ql-block">湮没了黄尘古道</p><p class="ql-block">荒芜了烽火边城</p><p class="ql-block">岁月啊你带不走</p><p class="ql-block">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p><p class="ql-block">兴亡谁人定啊</p><p class="ql-block">盛衰岂无凭啊</p><p class="ql-block">一页风云散啊</p><p class="ql-block">变幻了时空</p><p class="ql-block">聚散皆是缘哪</p><p class="ql-block">离合总关情啊</p><p class="ql-block">担当生前事啊</p><p class="ql-block">何计身后评</p><p class="ql-block">黄河有意化作泪</p><p class="ql-block">长江有情起歌声</p><p class="ql-block">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p><p class="ql-block">人间一股英雄气</p><p class="ql-block">在驰骋纵横……</p> <p class="ql-block">2020年7月13日 张仲贵整理</p><p class="ql-block">大概如此,不去细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