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数棒,蒙台梭利数学区的教具,直接目的是带孩子学习1-10数字的名称,以及每个数字相对应的量;记忆1-10数字的顺序。间接目的,是帮助孩子明白每个数字代表不同的量,并且理解每个数字都代表一个量单元;为学习加法、减法做间接准备; 发展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独立性和精确性。</p><p class="ql-block"> 数棒适合 2岁半以上,且有感官教具红棒工作经验的幼儿。</p><p class="ql-block"> “蒙台梭利教具的秘诀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个三岁十个月的孩子,如何完成数字“从具象,到抽象”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 多多是三岁十个月的小朋友,在自选工作时邀请再次进行数棒的工作,多多欣然接受。</p> <p class="ql-block"> 取工作时用双手拿住数棒的两端,一次取一根,放在工作毯上。</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来说,十根数棒,就需要取十次,取工作的过程,是对专注力的锻炼。</p> <p class="ql-block"> 取完的数棒左端对齐散放在工作毯后,准备开始数棒的第一份工作——排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多多先取数棒中最长的一根放在下方,再依次取剩下数棒中最长的。有了红棒的前经验,多多很快完成了从长到短的排序,摆放的过程中多多说“红色和红色对齐,蓝色和蓝色对齐”,良好的秩序性让孩子做事情更加有条理,让事物的摆放更加有序。</p> <p class="ql-block"> 多多仔细看了看摆放好的数棒,说“像楼梯”,接着伸出小手模仿走路的样子,从最长的一端慢慢走向最短的一端。这一过程使孩子感知到数棒递增或递减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数棒的排序与红棒的排序相同,都是从长到短进行排列,感知“长”“短”的概念。</p> <p class="ql-block"> 因为多多之前做过数棒的工作,所以紧接着多多开始数棒的第二节课——认识数量。先认识1—3,多多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数棒上,“1,这是1”“1,2,这是2”“1,2,3,这是3”,数完后多多看向老师,老师点点头后,多多便继续往后数。</p> <p class="ql-block"> 数数量“4—6”。</p> <p class="ql-block"> 继续,直到完成10。</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次为多多示范时,每一节课以三阶段教学的方式认识3个数量,并且游戏巩固练习,等待孩子完全掌握之后再继续认识其他数量。</p><p class="ql-block"> 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这一次进行的数量练习中,多多能够熟练的数出1—10的数量,并说出总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认识木制数字卡片是当孩子熟悉数量后接下来的课程。多多正从木盒中取出卡片,按照从1—10的顺序进行排列。</p> <p class="ql-block"> 随后多多开始将数字与数棒的数量进行对应,先数出数棒的数量,找到与之对应的数字卡片,把木制卡片放在对应数棒的最右端。此项练习,帮助幼儿巩固记忆数字1—10,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这项工作在前期依然是一次进行3个数字的练习,随后逐步增加,多多能够独立完成1—10。</p> <p class="ql-block"> 多多摆放整齐的数棒与卡片。</p> <p class="ql-block"> 工作持续将近四十分钟,收工作时依然是双手握住数棒两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手臂张开的大小,孩子可以感知到数棒从长到短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多多最后用双手将工作毯卷起来,放回。</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小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而言抽象的数字,通过蒙台梭利教具的操作,会使孩子更简单明了的学习和掌握。</p><p class="ql-block"> 并且很多家长朋友认为孩子的专注力不够持久,而多多为什么可以持续四十分钟的工作呢?当然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蒙台梭利教室里,会有大量的日常生活工作,这些工作在锻炼孩子手眼协调,手部肌肉发展,以及生活技能的同时,更有对专注力的练习,这些练习都为后期数学区的工作做出了充分的准备,以至于孩子们在进行数学区的工作时会有持有的专注力,从而学习的能力增强。</p><p class="ql-block"> 一份在成人看来简简单单的工作,对于孩子来说总有不同的意义,孩子的工作是在于自我建构,他们通过工作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从一个自然人走向一个社会人,最终实现“独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