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一)

weiyi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二十四日晨六点三刻乘车出发,九点左右到达上海浦东机场,经行李托运、边关验证、安检三大环节,最后于十点半约四小时折腾,顺利抵达登机口休息室,並于下午一点多登上波音飞机,半小时后满载两百左右的乘客轰然直冲云天、呼啸着向东方飞去,经十一小时终于横穿一万多公里的太平洋,于北京时间二十五日零点(美国西海岸二十四日上午九点)到达旧金山国际机场,在近两个小时的入境检查、行李海关检查等一个接一个冗長而烦闷的等待、质询以及报关检查等,终干在十一点左右入境阿美利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上异国土地,总算出国了,想想也真好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二十五日,今日是抵美的第二天,是美国的周六,我与袁住在侄儿的二百多平米的独立小屋里,分上下两层,底层是车房连着大客厅,厨房、餐厅,並有一卫加上衣柜间。二楼是三间住房及二卫再加上洗衣间,布局合理,房房有窗,光线通达、空气流通,整幛房屋全场中央空调,並有电热水全日提供,小屋造型漂亮,色澤素雅。周围尽是一幢幢小楼房,不远处是小丘陵坡地,長满了金黄色野草,在微风中摇曳,天是澄兰澄兰的,空气新鲜而乾燥,房子是造在山坡上,坡下是足球场,昨天下午看見一群中学生在那里练球,周围十分安静,馬路上半天見不到一个人影,冷僻得有些令人不安……,这与中国到处是人形成截然相反的对照。美国汽车很多,高速公路密度很高,一出家门拐几道弯便上了高速,在五至六车道上疾駛非常顺畅,路上密密麻麻的各色车辆都以高于一百公里时速向前行驶,蔚为壮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去听音乐会,演出团是华人知音乐团,水平尚可,因我的侄女也在其中参加合唱团演出,故我们去捧捧场凑凑热闹。加州华人特多,厅内有七至八成听众,气氛活跃,唱的、演奏的几乎全是中国歌曲,这也算是一份乡恋吧!晚上在一家四川人开的成都餐厅用餐,味道与大陆毫无差别,饭后已八点半,夕阳西下,金色晚霞正好染满了西边群山,而此时大陸早已华灯闪烁热闹非凡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时来到农贸巿场,这个市场每月只设摊一次,而且仅仅一个上午,农民用汽车运到一空地,並用帳蓬一顶一顶的连在一起,出售的蔬菜、水果及瓜类食品都是刚刚收上来的,特别新鲜,由于不着水是干货,携带时十分干爽方便,我们国内有的蔬菜瓜果类在那里应有尽有,如冬瓜、西瓜、香瓜、苦瓜、孤子瓜,也有茄子、芹菜、青菜、西兰花、卷心菜等,更有大玉米、葡萄、梨子、小蕃茄、柠檬……,上面这些都是本地产的,外地运来的在大卖场出售,品种还多得多,当然新鲜程度是远远比不上本地,这一菜市场中午就结束,菜场秩序井然,没有巿场管理员来巡视,顾客也很自觉,挑选农产品时没有一个人将外面叶子随手剝去,买卖双方相处和洽,交易高效快速,没有讨价还价的全按价目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些农产品价格平均比大陸高出一倍左右,但居民收入水平比我们高出数倍之多,自然恩格尔系数远低于我们,这就是我们要追赶的地方。市场里还有一留着大胡子披着長发的男子,年令约在四十之五十之间,手弹吉他,面前放着一个話筒,用男中音自弹自唱,别有一番乐趣,歌声合着琴声居然情趣盎然,地上放了一顶半旧的礼帽,时儿有人向里面仍着纸币,半天下来收入不菲,这些街头艺人用他们的劳动也在为社会增添一番乐趣,没有人轻视,得到的是社会的尊重和认可。<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二十七日,昨天下午加上今日一天都在逛商场,昨天那家商场有其经营特点,主要是服装售卖,凡在这家店铺买的服装拿回家可以试穿,不满意的可以退货,无需提出任何理由,这在其它商场就没有这一方便。我买了一双休闲鞋,售价十九点九九元,相略计算相当于人民币一百肆拾元不到,这类鞋在国内起碼三、四百元,同时又买了一条休闲裤,价格也是二十元不到,回家后一试太大了,便决定改日去退换 。但今日又去了另一家大商场(这是一所综合性的特大商场,这在上诲至今还未见到空间、面积如比巨大的商场)淘到了一条比昨天做工更精细更贴身而质地更好的休闲裤,价格仅二十一元,于是当场购下,待明后天再将昨天的那条去退掉。这二天午飯都在外面用餐,昨天是吃比萨餅,六人吃了后还剩下八分之一,总共是五十美元,算下来虽比国内贵,但也贵不了多少。今日中午吃汉堡包 ,每人七元,价格与上海相差不大,由此看来快餐店一类的价格並非很高,如将收入比考虑进去的話,很显然这价格是便宜的。上面叙說的是穿的价格和小吃的价格,至干冰冻的水产品和肉类品,也同样如此,如大海虾价格折算成人民币也仅四十元左右,竟然比国内便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二十八日,其它冷冻产品,如牛肉、猪肉、鸡肉、鸭肉等均比国内贵上1至2倍,大超巿里的蔬菜比集贸市场品种更多,由于物流快速有效,收购、仓储、运输、分装等环节环环相扣,管理科学合理,保证了农付产品新鲜和完整,基本上与农民的产品在质景上相差无几。今日下午我又逛了一家大超市、一家大商场和宠物商店,核查了昨天的行情价格,发觉在不同的商店,市场情况基本一致,至于宠物巿场价格可贵了,一只狗理一次发加洗澡需付款50美元,比人还贵(人理发价格为2O元美金),宠物商店面积相当于二至三个兰球场大小,有狗、猫、烏龟、鸟、兔、蛇等,但进去后没有闻到臭味,可見卫生工作做得相当到位,除这些活的生灵买卖外,还有塑料做的尺寸大小多种多样的狗屋、笼子,最有趣的是用各色花布制作的狗的上衣及裤子,真是五化八门应有尽有。给狗洗澡理发的師付有十多个年令在三十以上的女子,忙的时候还需电話预约。有的狗由于害怕,被送进去时会吓得身体发抖,两、三小时完毕后一見到主人便会嗚咽着扑到怀里,一副委屈的样子,令人十分心痛。美国对狗管得很严,要作定期检查,有专门的宠物医院做此工作,以防狂犬病流行,若有狗咬人,第一次可原谅,但在狗的档案上記录,若有第二次发生,则抓捕处理,被伤害者可向法院起訴追究对方法律责任,予以经济赔偿,严重时可导致倾家蕩产,故好多人不敢飼养凶猛高大的狼狗,以避麻烦。美国地广人少,土地多得从不吝啬,各商场都只造一层,但面积超大,最多是向地下挖一层,昨天去的一商场就是地上一层加上地下室,人进去后上下一走就会迷失方向也是很自然的事。中国城市规划时是将商场与住宅楼组合在一起,然而美国是分开规划建造,孰优孰劣,真很难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二十九日,美国的公路非常发达,可說是密如蛛网,纵横交错,把各地理空间都联结起来,保证了人流、物流的四通八达。高速公路几乎都在六车道以上,来去有十二车道之宽,远远望去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上,公路上车辆之多在国内也甚为罕見,用车水馬龙、川流不息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公路上急駛的车辆在阳光照耀下金属车身闪闪发光,真像龙身上的鳞片一亮一亮煞是好看,由此构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除了高速公路,余下的就是普通公路了,按宽度分大体上有二车道(居多),也有一车道(大约有三辆车身宽度),中间一条分界线,路二侧是一米宽的人行道,馬路全部用沥青澆注,平坦並向二边微微倾斜利于雨水排泄,二路相交处要么有红绿灯,要么竖上一块牌子STOP,意思是要你仃下看看,前边横馬路左右是否有车辆通过然后再转弯行驶。大、中、小馬路相互衔结成网,将平原、山坡、河流统统覆蓋而无遗漏,地理位置上任何二点都能通过公路快速到达。加州的城乡布局由于地广人稀,交通方便,居民都是分散住在山坡上,每家每户门口都有小柏油馬路通到大馬路上,很有点像人体的毛细血管的分佈,尽管住房非常分散,但水、电、气无一遗落,生活一点不成问题,但必须家家有车,否则无法出行,至于购物就要驾车前往购物商业中心,在那里有各类商场、医院、学校等公众场所,解决生活上的各类问题,车子对居民来說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这就是在馬路上只见车不见人的原因。个别人胆子极大,騎着大功率的豪华摩托在高速公路上风馳电掣与骄车比高低,真是拚命三郎,请试想一百多公里时速若一失手,人就会像炮弹一样飞出去,根据动量定理撞在地上时必定粉身碎骨,这些人真不知怎么想的,也只能算是飙车族的英雄气概了,这类好汉已看見二例,愿豪杰们安然无恙、一路平安一一老天保佑!因为以车代步,无論在乡间还是城里很少看到有人步行,最多是小年轻们戴着头盔骑着变档赛车在公路边沿前行,馬路上车行标誌非常多,即时你精通外文初次上路也不敢放肆,也要小心翼翼看清再走,否则就会违反交通规则受到处罰。汽车加油站都是由车主自行操作,看不到加油站职工,站内接连三只车位同时供三车加油,只需将卡一塞,屏键上按步骤点上数点,取下油枪往油箱里一插,用不上一、二分钟就大功告成。加州不同于長三角地区,基本上是坡度不高的丘陵地形,近几天进进出出在方园几十公里内也未見一条小川小池,更見不到大江大河,据說家中用水是近百公里外的水库和江河中输送过来的,虽说在太平洋东岸,应是典型的海详性气候,但却十分的干燥,洗好的衣裤放在屋里第二天即干,田野山谷吹来的风凉爽但不湿润,与哈尔滨的夏天无有差异,完全是避暑的最佳境区。山坡上约三分之一是树木,郁郁葱葱与兰天相辉映,其余三分之二长满了一尺多高的金黄色枯草,草地从山顶铺到公路,像一条黄色毛毯沿着公路逶迤远去。这里的天见不到一絲白云,全是碧兰碧兰的像兰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怪不得人们将天空称为第五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看了此景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加州夏天早晨五点就亮了,晚上八点多才日落西山,据說本地人将全年气候分为旱季与雨季,这与中南半島同样分法,听来感到也挺有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六月三十日,下午二点到达旧金山轮船碼头,旧金山市与上海外滩相差不多,高楼矗立,排列整齐,靠海边馬路宽阔而又清洁,一边是海,一边是现代造型的办公楼,但层次並非很高,大部分是二、三十层,几乎没有看到像上海陸家嘴的摩天大楼,馬路上行人很多,匆匆而来急急而去,显然是生活节奏快所致,车子穿过城巿时也看到了不少的居民住宅楼,这倒是十分像上海滩,但楼房数量不多,据説房价很高比城外高出一倍左右,沿海馬路还铺有有轨电车,有来也有去,这使我想起六十年代的上海外滩也是每天叮叮当当的开着有轨电车,如今早已拆了个干干净净,把历史痕迹全部铲除殆尽。乘坐邮轮的旅游者很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种肤色各国地区都有,这群人前来享受夏季的北冰洋之游,尤其是許多老夫老妻,拄看拐扙坐着轮椅的也兴致勃勃,这种不顧年迈还在追求生活质量的精神实在令人惊叹,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因为全程旅游时间为十一天(从头至尾),所以带了不少用品,又是向北航行,气温越来越低,所以衣服帶了很多,我与太太二人足足装了一大箱子,在碼头大厅门口有专门搬运行李处,将行李上贴上专门設计的标签,交给船方即可,然后凭着护照和船票检票、安检再进入邮船。此船長三百米左右,高十六层,排水量多少就无人告知了。船上有室外游泳池和室内游泳池,那些外国人特别是小孩子也不怕冷游来游去爬上跳下自有一番乐趣,室外泳池旁还有一舞场,几个演奏员在那里又吹喇叭又拉提琴投入到忘乎所以的地步,舞池里也有十几对男女(多数为青年)跳得迷迷糊糊不知东南西北了。四时全体乘客在七楼听怎样穿救生衣,咭哩瓜拉的讲了一大通英语,最后由十多个船员分别在人群中作了示范动作才告结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船在四点左右啓航,没过十多分钟,前方就出现了世界闻名的金门大桥,此桥又高又大,超过杭州湾大桥,这么高的邮轮都能轻而易举的通过,可见其高度之高非一般大桥可与其相比较,桥的全身呈红色,更显其雄伟气魄。快接近大桥时,船上乘客都扶老携幼奔向甲板,一睹大桥雄姿。船至桥底时,突然甲板上所有人情不自禁的呼喊起来,並举起双手向大桥上几十个正駐足观望我们船只的过路人挥动,双方都又挥手又喊叫,这种情不自禁的激动令人久久难忘。过了大桥后船速快了起来,没过半小时有许多人看到远处有鲸鱼在吐水,我看了半天也总算看到了一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一日,船已于昨夜駛入公海,水比领海区兰了些,浪头挺大,因为船体硕大,抗风浪能力较强站在过道上微微有些轻晃,年轻人毫不在乎可以奔跑,尤其是孩子们跳上奔下的如履平地,老年人只得踏稳脚步慢慢前行。因为白天上船的一番折腾,昨晚太太八点半就上床入睡,一来疲劳二来船身晃动很快就入梦乡,我洗了澡换了衣裤钻在被窩里写了两个小时的日記,快近十点实在支撑不住把手机一放很快就呼呼随太太而去。今早醒来吃了早点回到房里静下心来,才专心致志的打量起船艙来,房间面积大约十八平米左右,但艙内布局十分合理紧凑,該大的大該小的小,各空间区域都能达到其最大功能,如睡间一只大床加上两边两只床头柜,紧挨床头柜並排放了一只1米3左右的写字桌,壁上一面大镜子可以整整衣冠,加上床头一面長1米70公分高近一米的超大鏡子将房间光线变得通体明亮,並造成房间宽敞的视觉,靠底一侧是落地大玻璃门,用两层窗帘遮蓋,移动玻璃门就是阳台,向外望去是波浪滔天、茫茫无际的太平洋,真没想到今生今世居然能站在太平洋的东面向西眺望,回想六二年秋曾与老同学站在太平洋西岸的上海浦东高桥海边向东远望时,何曾想到今天能借助现代航空工具飞越两地一览大洋全貌。世界再大,海洋再浩瀚,它也可以装在人的心坎里,正如航天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在宇宙空间里看到兰色的地球时,他心目中会自然的感叹,人类的家如此美丽如此可爱一样,此时此刻的我却是惊叹人类的創造能力能将諾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地球的空间缩小了,彼此的来往变得非常方便自如,时间也变短,百年前航海时代中横跨大洋的时间目前只需十个小时左右,这就是科学技术創造的奇迹。睡房面积大约在十四平米左右,余下的四平米包括洗漱台、厕所、淋浴间、衣柜(上面一根管子可掛十几只衣架,下面空间放手提推箱至少两只),另一边从上到下有五只抽屜可放内衣内裤等零散物件,小小的十八平方可将两人的所有物件摆放定当,而且有充足的空间誏客人活动和休息,用上海人俗话螺絲壳里做道场来評估一点不过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观看了购物抽奖话动,气氛热烈,那些怀着僥幸心态的阿姨(多数是女士)们将一间商店(船内有服装店、首飾店、手工艺品等店)挤得水泄不通,随着主持人富有感情的演說,人群人不断爆发出喔、哟、Yes或N0,或一阵笑声,到了最后只有一人获奖时其余人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叹息,然而又若无其事的纷纷离开,此情此景与国内毫无两样,可見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大家都希望捞点小外快沾点小便宜,这可是普天下人的共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二日,清晨拉开落地窗帘,只见天上云层厚厚的可又透出淡淡的白色,但在海平线上方从南往北拉开了长长的一条裂缝,阳光从云层中尽情的泻了下来,形成了一道光的瀑布,壮丽而又磅薄,在天与海交接处金光闪闪,这一奇观确是从未所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九点过后风浪大起来了,船体开始时不时晃动,虽然幅度不大但也得慢步而行,从窗口向外望去整个海面一片浪花,浪尖与波底现出巨大的空间,可説是惊涛駭浪,人感到很不舒服。一行人在跳蚤巿场挑选体恤衫、小皮包等小商品,价格是每件十美元,可能是晕船,胸闷气急两腿发软,我只能坐在椅子上休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午飯后足足睡了一个小时才恢复了体力,随即去喝咖啡,对于外国人来説喝咖啡就像国人在茶館喝茶一样随便,其实並非如此,西方人喝咖啡当作一本正经的事(有点像日本人的茶道),有人侍候,不断的给你轮番上各色甜点心,本人计算了一下,一顿咖啡居然上了七至八道点心,什么蛋糕、面包、酥餅等,还配有各色果浆及奶油,吃得人肚子飽飽的连正餐都不想了。今日的风浪特别大,许多人都有些晕船,据說风速达到每小时五十英里(八十公里),船上广播说从未碰到如此之大的风速,从窗口向外望去确有波浪滔天的气势,又说四小时后即可过去,最后嘱咐各位将时针退后一小时,因为此时已进入阿拉斯加地区,其时差晚旧金山一小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三日,昨晚十点(阿拉斯加时间)才进入黑夜,今早三点半左右天开始矇矇亮了,拉开窗帘一看,远处的陸地在晨曦中隐约可見,群山起伏,而大海又归于宁静,海面上波光粼粼,上午邮船进入阿拉斯加湾,没多久就停在内港河道内,在进湾口前可以瞥見远处的彐山,天空白云在兰天中飘浮,在阳光的衬托下显示出别有的和諧,面对着大自然清丽的色彩和清新的空气,真切的感到世界的美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午饭后取了昨晚晚餐前照的相片,选择其中最好的二张,一張是本人单照,另一張是与太太的双人照,每张三十美元(包括u盘中的底片),照片大小与文件夾差不多,拍照过程不付费,印出的相片如你喜欢则付费,由于摄影師动作构思和光线配置合理,拍出照片富有艺术性,很得大家欣赏,没有人放弃这一張很难拍出的佳照,故生意兴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下午三点来钟排队乘坐摆渡船到对岸,阿州的州府所在地(名字记不得了),这是一个很小的镇,远远比不上旧金山等城市,在那里上了旅游大巴,第一站参观三文鱼养殖场,对此毫无兴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站则是重头戏一一观赏冰川与大瀑布,到达目的地后,一下车往前走一、二百米就远远看見巨大的冰川一层一层从山顶往山脚下披挂下来,白里透着兰色,可惜没有阳光照在上面,否则必是晶莹透亮美不胜收,冰川边是一巨大瀑布,水量巨大又湍急,确有一番力大势沉冲破万重山的气概,为看这一景观来回跑了足足一个小时,但很值得,晚飯是在一森林里用膳,回到邮船已近八点半,但天还是亮亮的,岸上响着鞭炮声,还时不时有焰火喷向天空,因为明天是联邦独立日一一国庆节。<br><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四日,昨晚半夜时分,当海潮漲到一定高度,巨大的邮轮就轻快的起锚启航,当三点多大家还在梦乡中时駛入湾区航道,航道很宽阔,足有三至四千米宽,岸上是起伏蜿延的群山,高的能直冲云霄,云在半山腰飘浮;低的只能是小山坡彼此相接偎依在高山脚下,山上長满了柏树,树干虽不粗却笔直的往上伸展,足有十多米高,崇山峻岭一片暗色的翠绿,令人难以想象,在靠近北冰洋的寒帶地区竟能长着如此繁茂的森林,在我从小的心灵中这一地区必然是冰天雪地,寸草不长的荒漠地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船上广播告知前方湾区将有冰川和雪山,乘客们都湧向船顶或船舷两侧,湾区航道开始变窄,大约在1至2千米之间,但水道很深,水呈暗绿色,不少白色的海鸥在自由自在的飞翔,两旁的山岭不再是松柏長青 ,而很快的变为皑皑白雪,而在雪山之中出现了巨大的冰川,其高达二百五十英尺,而水下部却有一千英尺之深,正因为有如此之深的水下冰川保持了很低的温度,使上面的冰川放慢了溶化的速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里的冰川与昨天看到的都呈白色,但長期来受空气中灰尘的影响上部灰暗暗的,而下部却是白玉色的,形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呈棱柱形的,而很像桂林的喀斯特地形中的钟乳石一层一层呈片块形的直立着,尽管太阳照在上面也只淡淡的呈现暗白色如大理石一般的光澤,但越往下部就开始白里透兰,这一片片叠合在一起的冰川像幔布一般的悬挂在二山之间的山谷里。当邮船经过时,有幸目赌一块冰川突然爆裂落在海湾中,其时发出雷鸣般轰声,尤如炸药爆炸声。为让旅客侭情观尝自然景现,邮船速度极慢 ,直至下午五点多才缓缓开出冰川雪山湾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五日,不知什么时候船停在湾内一个小港口,从船艙阳台向外望去众山环繞,山坡上郁郁葱葱,山顶上还积着稀稀疏疏的白雪,阳光被灰厚的云层遮蓋着,时不时有白色的小艇驶过,並在清绿而平静的水面上划出波浪,周围静悄得万籁无声,至今船仍没有离开阿拉斯加,据說最早这一大块土地隶属于沙俄帝国,后来美方以七千万美元购得了这块土地,成为美联邦第五十个州,当初是一块人迹罕見的冰冻地帶,如今却是地下蕴芷着丰富的石油能源和各类矿芷宝地 ,俄罗斯人如今肯定后悔莫及。阿拉斯加湾湾区很深很長,像一条大江大河,宽的地方宛如湖泊有一至两干米,细的地方则最多几百米至一千米左右,弯弯曲曲穿过万重山向东伸展,现在是早晨七点三刻,船舶抛錨处是航道弯曲地,上有云雾缭繞,下有鸟群飞翔,其景其色颇有点长江中上游风味,初看之下还以为是長江三峽,想不到一个东半球一个西半球居然还有一模一样的境地一一真有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午十点半,一行八人与其它乘客登陸上岸游览小镇HARB0R,全镇人口二千六佰,而我们乘坐的邮轮乘客约四千(邮轮称公主号GRANDPRINCESS),上了岸后满街都是邮船游客,道路干净整洁,路旁长满了各色奇花异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平缓的斜坡上生长着十多米高的松柏,高大而又挺拔,在转弯角处树梢顶上兀立着一只威武的大鹰,而树丛中草地上飞上飞下几只烏鸦不时呱呱的叫着,在阿拉斯加人心目中烏鴉是一种神鸟,意味着吉祥和平,岸边泊看几十艘小艇,岸上仃着小汽车,有许多车上绑着单人小划艇,小镇地处北纬60度,每年九月底开始冰冻至开年五月解冻,这段时间除了航空,海路不通,至于公路估计也很难通行,十八世纪联邦政府以一千七百万美元从沙俄购入(前面称七千万是誤传)实是占了大便宜。下船至回到小房间共两小时,小镇上只有几家店铺,两至三家专供旅游者购买的小工艺品,价格很贵,如用木头雕刻的木碗小小的一个就要二十多美元,这些小铺多是家庭店铺,一家老小齐出动,趁旅游季节赚上一笔,美国人的确很勤快,除卖纪念品处还有吃食店,这对于邮船上下来的人却沒多大的吸引力了,至于书店、大卖场、杂货铺倒也有不少人光顾。店铺窗下面一只只花篮里种了各色花草,都是一朵朵小花,有红、黄、兰、白、黑多种形状不一的鲜花,将临街店面装飾得幽雅、清丽。街虽短又小,却让人难以忘怀。下午四点,船悄无声息的启动了,沿着江中心航道前行,此时江面约宽五、六百米,水变得碧兰碧兰的,船速正在加快,只見两岸群山飞快向后退去,而远处的雪山伴着近岸的青山迎面而来,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景緻 ,真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江面越来越宽了,两岸之间像喇叭口一样向两边伸开,刚才仅有七至八百米宽,现己伸展到一干多米,江中间陸陸续续浮出一个个小島,天却是烏云密布,却也有不少地方泛出淡淡的白光,远处偶尔传来隆隆声,太太在旁说这是雷声,但天上絲毫不见电光闪嗚也不见倾盆大雨,何来响雷,想来思去也得不出一个结论,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现在是本地时向十七点三十五分,船已行了一个半小时而仍未进入太平洋,但湾内江面已足有两至三千米之宽,船在碧兰的水中顶着满天烏云,乘风破浪稳稳的快速向南行駛  ,估计今晚总得离开阿拉斯加湾进入大洋。现在是晚上九点一刻,天色开始暗下来,但还没有到华灯初上之时,周围的河道开阔成湖泊一样,几乎与浙江的千島湖无一差别,水色仍是碧绿的,湖面上众山密集,两个小时前雪山连绵,但现在消失殆尽,周围尽是青山绿水,看来纬度已从六十度开始下降,气温在逐步上升,船离北极漸行漸远,还是热点好。<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六日,船还是没有駛出湾口,两岸的雪山已早没有了影踪,看到的是高低起伏的丘陵,丘陵上没有公路更没有人迹,尽收眼底的是密密的但又不很高的单一的松柏林,这里的木材可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这真是上天的恩赐一一好福气!这里的夜晚很短,晚上十点多刚刚亮灯,过五、六个小时天已大亮,所以每天四点左右就醒了。上船至今连头连尾已有七天,周围尽是高大强壮的西方人,夾在人群中我们这些中国人显得又矮又小又苗条,这几天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零距离与老外生活在一起,漸漸的由别扭开始习惯,打招呼也自然起来,当然这个招呼仅局限在你好、抱歉、谢谢、早上好、再見、请这几个单词,尽管简单但也总算不是呆头呆脑的哑巴了。西方人很讲礼貌,当推开门进出时总要往后看一下,若后面有人便不会随手一松让门自动关上,而是待后面人过去后再关门,以防撞了人,而后面的人过后也会微笑着道謝,这些陌路之人在公共场所能做到如此关注和照顧,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之和諧已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这也算是博爱的一个方面吧!船上的服务员大部分长相很好又很勤快,可謂俊男靓女,当然这与年令有关,大都在三十上下(这是本人主观估计,不一定十分正确,但誤差也不会太大),男的结实强壮而灵活迅捷,女的苗条丰满而快速轻盈,把服务工作做得高效有序、紊絲不乱。最有看头的是餐厅服务员与食客之间的互动,这里沒有客人的傲慢和服务员的低微,洋益着平等和尊重,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能获得对方的一声謝谢,时不时的双方如同熟人一般寒喧几句,没有絲毫隔阂或生疏,更没有财大气粗、盛气凌人和低三下四、忍气吞声的等级差异。这类平等也在大巴司机和今日的下午参观雨林公园时的导游身上充分表现出来,无論是老的还是年轻的、男的还是女 的,旅游者都是認認真真、恭恭敬敬的听着司机抑或导游的一字一句、一言一语 ,回答着每一声嘱咐和要求,其認真态度与小学生几乎无异样,分手时与老朋友一样热诚的喊一声拜拜或谢謝。而以上这种现象则是闻所未闻、見所未見。现在快要离开阿拉斯加湾,船方发了通知要将一个小时的时差纠正过来,即将现在的时间上调一个小时,我将八点四十调整为九点四十,这意味着今晚要少睡一个小时。<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七日,半夜时分在睡梦中邮船终于駛出了难以忘怀的阿拉斯加湾,进入了海浪喧啸的太平洋,大海中一浪接着一浪向前翻滚,浪尖上绽开着朵朵浪花,远远望去白花花一片,船沿着海岸线向南开去,明天将到加拿大的温哥华並仃留一天,组织去参观花展並自由活动,结束后就直奔旧金山完成全部旅游项目。阿拉斯加湾距离白令海峽还有相当距离,所以在这里根本看不到北极景色,令人有点惋惜。大海与江湾风浪大不一样,船又开始颠簸起来,但经过来时大摆动的折腾,已经对这小摇摆可謂嗤之以鼻而毫不在乎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上午五楼中心大厅举办孩子们的各项活动,如脸上绘画、发送小纪念徽章、戴顶沙鱼帽子拍张照等,这是最受儿童们喜爱的活动,奔来跑去的没个完。这个大厅位于船的中央,从五层开始将五、六、七层全部打通,三层之间通过走廊边沿的环形楼梯上下,音乐会、舞会、趣味比赛等都在这里举办,届时六、七两层的观众也可从上向下覌望,活动效果极好。下午三时来到大厅,可惜的是时装表演已在两至两点半结束,只能听男女合唱,合唱者由船上乘客报名组成,共十人(五女五男,从外貌估计在四、五十岁左右),每唱完一首,台上台下一片欢呼,並拍手示意演出成功,其热烈程度不亚于专业演出,由此想到国内广场舞的情景,国人的自娛自乐的勁头也不亚于老外,只是艺术水准差了点,希望我们的大媽大伯们多多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少一些搓麻将打朴克的赌博,让社会风气清洁一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合唱结束后便又组织遊戏,地上铺了一块长布,画了六十格,出发线六格由六名游客报名参加各一格,前方十格,由主持人从电脑中每次喊出几号走一格,谁最先到达终点(共走完十格)为胜利者可获纪念品一件,这与小孩子跳格格一模一样,这些大人也返老还童,玩得十分开心。晚上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音乐会,从七点开始至八点半结束,小提琴演奏家四十上下,体形匀称,风度翩翩,面容精神俊美,目光深沉而有灵性,随着灵巧揿弹和力量有度的拉伸奏出了一曲又一曲的经典乐章,听得令人心醉,随着高音低音的有序组合,快节奏慢节奏的自然结合,听者的情绪也跟着起伏,这也算是音乐的魅力吧。<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八日,船于凌晨时分就在温哥华島靠岸,已经进入加拿大国境,我与太太清早六点半就去指定点(六楼一艙内)等候移民局蓋章,一拨入境者(不包括美籍人士和持绿卡移民)悄无声息的直到规定人数满了后,在管理人员引领下排着队从船上下到宽阔的碼头上到出口处,由一三十多岁的中年移民官员蓋了章,再掉回头由原路返至船内,如此这么来回一走表明你已入境,在形式上显示了国家的主权,这来回五至六百米的碼头上都有官员监视着,这类形式主义普天下名国都有,最多是形式各异而巳,我也有幸参加了这场表演。回到船内赶紧上餐厅用毕早饭已是八点过头,再去房间整理一下一行人馬上岸乘上大巴已九点正,开车的是快近四十的中年男子,一路上也与美国的司机一样边开车边聊天,车内的老外们时不时的yes或发一声惊叹或哈的一声笑,各种表情尽渲其中,有时也会提一、两句话(是不是提问题,本人不懂英语也无法确定),此时司机必会回答,直至对方发出一声喔,双方对話才告结束,这类互动全过程的气氛始终充满了温馨、善意和坦率,有一种不是朋友而胜似朋友的感觉。这次登陸点是温哥华市下面的一个島,称温哥华島,其面积与我国台湾不相上下,但人口只有八十多万,二者的人均占地面积之比为二十九倍左右,而该島地形多为坡度平缓的丘陵和平原湖泊,又有太平洋暖流影响,虽談不上风調雨顺,但也並不十分寒冷和干旱,良好的自然条件加上先进的科学管理以及人口素质的现代化 ,故经济发达,其居民福利水平高出美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去国家花园的一路上两边尽是低矮的花卉,红、黄、兰、白、黑什么颜色都有,而且形状各异,围着鲜花的是绿叶,簇拥着绿叶鲜花的是密集的青草,伴随着公路一路伸延,公路两旁的房子面积都很大,形状与旧金山相差不大,风格各有千秋,公路上汽车密度也很大,但宽度比不上旧金山。最有意思的是在市区中居然还看到有三轮车在兜生意,一边是三轮车大摇大摆与轿车(包括特長形的豪华轿车)比高低,另一边在内河里停着两、三架水上两用飞机,两厢对照十分有趣,回来的路上司机特意穿过镇中心让旅客目赌巿区景观,谢謝司机让我看到唐人街的点滴风情,这里有华人学校,也有华人开的各色菜館和商铺,走在这条路上真会让人誤以为身在国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十点还差一刻到了蝴蝶館,据說内有上百种花蝴蝶,此館用有机玻璃建成,内有空调和湿度调节装置,使其保持一定的湿温度,以利动物、昆虫的繁殖生长。进出要过两道门,先将里面的门关住,再开外面的门让参观者进入两道门之间的空间,然后将外面的门关住,再开内门,待人全部进去后再关门,然后再开外面……,出去则反过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蝴蝶外逃。半小时结束参观,十点半不到车便仃在植物园门口,参观时间很紧凑,两小时便要完成,所以在园内也只能走馬看燈快速游览,实际上仔仔细细品味各国园景至少要四、五个小时以上,才能尽心享受、飽览各色美景。总算拍了不少照片,也不枉到此一游,最后按规定在一点多回到船上,离开了加拿大。<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九日,大海茫茫,船向南行,这条航路上船舶极少,来回路上还未看到任何一条船,不知何故。方向朝南,纬度在降低,按旧金山时间,晚上暗得早一些大约在十点以后天色渐黑,而清晨四至五点才刚放亮较前晚了些,总之夜晚拉长了。现在直奔旧金山,于明日四点左右到达靠岸,此次旅游共上岸四次,三次在美国阿拉加斯州,最后一次在加拿大的温哥华。在阿州的三次中两次是由船方委托当地旅游公司组织,第一次是观看冰川及大瀑布,第二次是进雨林区游览,虽没看到大黑熊却有幸发现了山路中大黑熊的糞便,也算满足了一半期待,高兴的是在小河中看到海豹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嘴脸,主要是鼻嘴及鬍须,整个身子淹没在水下,在快速的游动中在水面上划出一道水痕,参天大树上有一只大鹰目光炯炯的看着下面的人群,钩形的尖嘴威严中显出凶恶,不远处的树梢上也仃着几只兀鹰,双爪实实地抓着树杈,仰望着兰天。在这座雨林里,平时个人是不太敢出入的,只有结伙有伴才敢于进进出出,主要的危险是黑熊。第三次没有组织而由自己决定,船靠岸后,旅游者上岸后沿着江边慢步半个小时就到了镇上,领略一下小镇的风土人情,在路边坐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衣寇整齐弹着吉他唱着歌,前面摆着一盒子,里面散乱的堆着美元,看上去像个学生,商店里有許多学生打工当售货员,销售的多数是手工艺品,其它的衣服鞋帽因是外地运来的,价格都高于旧金山,小镇人少馬路都是沥青铺設,整齐平坦,两旁人行道用水泥澆注,路上坡上没有泥土裸露,全部由植被覆蓋。江边仃着数十只白色的小艇,可見镇上居民的生活离不开船舶。今天船上自由活动,手飾店打对折,下午整理行李在晚八点前放在门口由搬运员收下运至倉库,明日到岸后再送到岸上各人领取。现在已近九点,太阳刚刚下山,拍了几張落日夕照看看尚可。<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十日,昨天傍晚八、九点钟拍了落日夕照 ,今晨一早五点左右,太阳就从东边升起,窗外已被黎明的曙光照亮,拉开窗帘,不禁哟了一声,宏伟的红色金门大桥正迎门扑来,赶紧套上衬衣穿上长褲拿出手机拍了起来,美中不足的是当拿出手机时桥顶已从头顶駛过,再拍时已没了角度,只好等船行駛一段距离后再嚓嚓的拍了起来,但效果很差,尤其人桥合照由于光线问题拍出了人却照不出桥,拍出了桥却人脸一片漆黑。眼前呈现的是旧金山一片高层楼房,及垂直于岸边的一个挨着一个的碼头群景象,許多海鸥闪动着洁白的羽毛在水面上忽高忽低的飞翔,自由自在的並不时发出呱呱的叫声。因为今日是星期天路上行人车辆稀少,显得很安静,游客有两千多人被安排分批上岸,规定八点离开舱位,坐在规定地方由船方人员指挥前去办理入境手续,可說也够麻烦的,但全世界都是这样,你也得照办,因为是海轮上来的与飞机不一样,出关时手续很快办妥,过关后总算又进入美国境内。前后十一天的邮轮旅游终于结束,本人有世以来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跨国海上游终告完成,在这次活动中与各国人士有了零距离的接触,启发很大感触很深,从心底体会到世界很遼阔,人类只有互相尊重互相帮肋,地球才会变得更加美丽社会更加和谐。<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十三日,美国巿场上中国货很多,与太太一起去超市买了几件衣裤和鞋子,试穿时都很合身,式样也称心,料子更令人满意,至于价格比国内高不了百分之十至二十,再看一下商标,全是中国制造,买还是不买,思忖之下还是决定一买了之,因为在国内你就买不到这类性价比高的商品 ,还要犹豫什么?我买了一件外套、一件体恤和一双旅游鞋,而袁阿姨的衣裤在国内很难买到,在美国像她那样的尺寸很多,此时不买,更待何时?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是极易明白的,商品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链)分为首端、中间、末端三个阶段。首端指产品的开发、研制、设计等,这统统掌握在外商手中,其获得的利润最高;中间是生产制造,它必须按设计要求采购原材料並加工生产,这由中国完成,自改革开放至今近四十年,中国终于从一穷二白跨入世界制造大国,这也算是改革开放的成就,很不容易,GDP于去年达到十一万亿美元,仅次于十七万亿的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这是国人奋力拼搏所至,但获利不多,而外商赢利远超中国;末端为销售、维修及服务等,利润也高于制造阶段,而这国外市场也牢牢的被外商控制。一件商品取得的利润分成三块,中国取得的只是其中最小的一快,你説冤不冤?所以国人更需努力,从生产制造大国迈向創新、开发強国,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目前国内市场的每一件衣裤、鞋袜还是帽子等上面都标有中国制造,但都是自己设計、制造、销售(包括售后服务),商品品质都是国内市场标准,如材料质地、款式和工艺要求等与出口具有一定差异,这种低要求低水平商品质量在国际市场上无法竞爭,然而在国内凭着几块外文标誌哄騙消费要求不高的消费者却能大行其道,但按外商制定的质量要求生产的产品却是一流的商品,自然质好价高,所以出口的与内销的虽然都是中国制造,表面上看来差不多,实际上却不是同一等级的货物,中国人到国外买同一件物品必然货真价实,在国内往往是假冒伪劣商品,这也反映出市场管理上的缺失。此次在美国市场上接触到的中国商品,让人清醒的意識到在国外买国内生产的商品比在国内的实惠(这里是指可随身携帶的不需海关纳税的轻便商品),如今中国人大批出国旅游带回許多国产商品,从而被讥笑为出口转内銷,却是一种誤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十五日,上午去二十多公里外的商场给太太买衣裤,这是一家专为中产阶层人士供应女式服装的店家,这几天搞促销话动,全部商品打对折。获知好消息由侄女帮助挑选,我做陪客在旁拎包提物伺候,並作評估,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购得二件长裤、二件衬衣、二件簿的羊毛长袖衫共六件,总价一百七十五元,里面有中国制造的,也有菲律宾、斯里兰卡和叫不出名字的国家生产的,就是找不出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产品,其原因我已在前面十三日文中作了粗略分析,现再补充一点,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发达国家将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国际大分工转移到落后国家,再用便宜的价格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自已则生产高科技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这一进一出真是大发横财,但話也說回来,第三世界也由此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结果是大家发财,豈不妙哉?当俩位女士在试衣间試穿时,我只得在外耐心等候,这一幕被收银员(一位年约六十左右的老太太)一眼瞥见,当侄女付款时她夸奖我很有耐心是一位有修养的先生,买到称心的衣裤又受到一位女士的赞美,真令人十分高兴,顧客与店家、卖与买双方的这类温馨的互动,折射了社会的融洽,是很可贵的风气,然而在国内很少看到,尽管天天在宣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时时在教育为人民服务,但在物慾面前是只認鈔票不認人,一切向钱看,这些已呈常态,让人叹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买好衣服已十二点半,一行三人穿过仃车场跑到对面的中式快餐店叫了三份饭菜,这是一家连锁店名为熊猫中餐店,遍布整个西部太平洋地区,很受大众欢迎,烹衽的水平尚可,有宫爆鸡丁、油炸面拖虾仁尤为特出,其味道之美不比上海城皇廟老飯店遜色,就是蔬菜炒得太生了点,致使味道不足(美国人喜食生菜,无意中很自然的炒了几下就認为不错了),可说基本上有中餐风味。<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十六曰,今天在微信里介绍一下比较高档的食品超市(上海人也称为大卖场),其周围是居民小区,但住房很分散,一栋栋小排屋错落在各个山头,盘山公路通到每家每户,而此超市座落在一块平地上,与其相邻的有银行、餐館、診所、图书館及儿童遊乐园、花园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是周六,大人小孩很热闹,而且在人行道上腾出一段让农民作为农贸市场,一周只有二次,分别为周六、周日上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超市里货物丰富,从海里水产品到畜产品(牛肉、猪肉、鸡肉)应有尽有,还有品种繁多的蔬菜和各色水果,价格表上是每磅多少美元,西瓜则是两只多少钱,香蕉是7角9分,各种商品格可以从照片上细细琢摸也挺有意思,总的说来物价确比国内贵,最多贵出1至2倍左右,但美国市场价格波动大,经常大幅度降价清仓並促消费,如熟花生米(瓶装)正常价五块九角九,今天改为三元,据說上次降为两瓶五元,店家专门折价促銷並网上发通知,如昨天买衣服就是从网上获知打对折才前往购买,精明的家庭主妇只要天天关心这方面信息,那么消费支出与国内相差无几,这就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市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十七日 ,这是今上午去的一家商场,商品堆积如山,人流如织,生意极好。<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月十九日,昨日的外出可説是入美时间最長、空间最大的游山玩水,两部车子满载十人于上午八点半出发,从旧金山海湾的东湾出发,在金色的朝阳中向南以每小时六十至七十英里的速度疾驰,高速公路上前后左右都是各色汽车,其中最多的是轿车,车身庞大的十二只轮子的厢式卡车也非少数,其速也可与小车试比高,在它身边駛过时真是心惊胆战不敢看其一眼,只想快点擦身而过远离这一庞然大物,而它却又偏偏不依不饒,就是要增大馬力加快速度与你形影不离,真没办法,好在小车轻便提速快而公路又是五车道,很快离它急速而去。加州多丘陵,但也有山脉掺杂其中而互相衔接相连,依靠现代的重型施工机械不是劈开崇山峻岭,就是山腰间凿出弯道,或者干脆翻山越岭最终铺出一条气势恢宏的宽广大道,向天地之间的一端蜿蜒而去,无数的车辆日日夜夜在这条通衢大路上来回奔驰,散发出社会腾腾热气,愿我们的祖国也能早日呈现这一勃勃生机。车行一刻钟后便进入美国一号公路,这是西部地区沿太平洋从北至南的高速公路,贯通南北意义极大,但在加州境内其宽度比不上其它公路,车辆密度也不能相比,可能紧挨海岸城镇稀少之故,这是本人胡乱猜测不足为准。十点半左右车拐入山区公路前行不久便遇到收费站一一原来接下去的路风景优美,而又属私人领地故需交纳买路钱,如若心有不甘可从另外公路前行,绝不勉強,这就是市场中的自由买卖,这与国内高速公路收费毫无实质区别。接下去的路便是十七英里风景帶,也称大苏尔地区,内有大大小小景点十多处,凡到美国旅游的据說必去此地才不枉赴美一游,虽有夸张点但确值得一去,留下的照片也可佐証(可惜的是本人水平拙劣,又无相机,仅靠手机胡乱的照了些,糟蹋了景色的优美,深表歉意)。过了收费站,两车道宽的山间公路就消失在密密的山林中,侭管山路弯弯曲曲,但转弯处的内外两侧的坡度技术设计合理,达到了重心的分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平衡,保证了一定速度下车辆的安全。道路两旁的松柏高矗挺拔,虽树木茂密但树叶稀疏,夏日的阳光透过叶子的间隙直直照在平整的沥青公路上,光线明亮又柔和,林间在金色的光亮中呈现一片静謐的温馨中,在路的旁侧斜坡上筑有一层或两层甚至三层的排屋,独门独户独栋,有院子有停车场有小花园,並有单车道接通公路,院内院外路左路右种植了各色花卉,各色鲜花争奇斗妍煞是好看。由于公路上坡下坡、左转右转,这林中车道便忽现忽隐,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奇花异草、古树参天的遮掩,车行便成寻径探幽,让人在山中恍若天境,一旦对面有车开来便才醒悟到此地是人间,两种感觉的心理转换让人感叹不已。这段路居然也行了半个多小时,给人留下了磨之不掉的印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出了山谷,眼前豁然一亮 ,蔚兰的大海出现在前方,天地之大、乾坤之广给人另一种惊叹,笼罩地廓的是兰色天穹,与兰天相吻的是淡兰色的海浪,白云缭绕的兰天与海风吹拂的一望无垠的大海相拥相抱,曲折的海岸上铺满了白色的细沙,平坦的沙地松软而又深浅不一,一路走去高低不平,这次大海给我的感觉与上次邮轮上看到的大不一样,那次给我留下的是波浪涛涛中的单调、乏味抑或凶狠,这次却是胸怀坦蕩中的多姿多彩,多了几份风情。车沿着海岸向南行駛,右边是海鸥掠过海浪的大海,左边是很平缓的小丘陵,绿草茵茵,断断续续散落着一个接一个的高尔夫球场,球场边缘是一幢幢球员休憩场所,据說内有旅馆、飯店、健身房等娛乐场所,是富翁们享受声色犬馬之乐的人间天堂,远远看去还有几匹馬在悠闲的吃草、散步,可惜太远手机无法拍到。沿岸有十个左右景点无须个个光顾,只要攫取其中三、四个具代表性的点即可,游览的人特多,也碰到几个中国人,但人数很少,相见中笑一笑点个头就算招呼过了。最精彩的值得回味的有三个景点,一个是海浪拍击的悬崖峭壁,这在电影电视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如今活生生的呈现在眼前,终于从中体会到自然界的兇狠和险恶,滔天的巨浪一次又一次狠狠拍打着岸上兀立的巨石,而几十丈的断壁昂立海边,脚下是咆哮而来的浪潮一次接一次的冲撞,一次又一次的化成浪花后吐着白沫退去,顽强而又兇狠,坚硬的岩石还能挺多久?没人敢站在悬崖边沿,大自然的力量可谓慑人心魄,你想与它较量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个景点是白沙滩,因沙子白而细闻名,而滩边则长达三、四公里,宽有三、四百米,卷着白色泡沫的浪潮一字排开滚滚而来,先是平平坦坦,待到离岸三至四米时浪潮突然立起扑向岸边,倒地后发出哗的一声往后退去,有两个小年青在那里冲浪,但远远够不上纪录片中那般精采。白沙滩岸上筑有許多别墅,有古典欧洲式的,也有现代型的,可謂百花齐放、爭奇斗妍,各有各的特式和风格,很难評出最优最佳,完全是花团锦簇、 相互辉映,可说在这世上能与其比美的建筑群可能也不多,再配上面对的海洋景色可算得上名列前茅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后一个景点是大桥,它是建立在两座山之间,底下是小海湾,造得旣结实又伟拔,总的印象是险象丛生但却安全牢固。看完这一景点则全景帶游览结束,掉头出景区打道回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回家途中路经一叫卡迈尔小镇仃下后小游一番,这镇建筑特别精緻,小商店鳞次栉比,与其它小镇相比显得高雅,优美,尤其是老太太们打扮风格优雅、矜持而又待人笑容可掬,穿着淡色的裙裤,披着艳丽的长围巾,可谓风韵犹存。据說这镇与白沙滩别墅群的居民是加州最富裕的阶层 ,这点完全可信。出了这镇才真正直奔住地,回到家中已快晚上九点(夏令时间)。<br><br></font></h3> <h3>手机拍摄:董沛余 袁巧玲</h3><div>本文作者:董沛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