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校庆(史)纪念册一览

崔厚民

<p class="ql-block">  校史是什么?校史是一面督促自省的镜子,是一方引领学校前进的指南。校史可以让人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在校师生的人文素质,增强校友对母校的集体荣誉感和文化自信力,正所谓:“今天我为你骄傲,明天你为我自豪”。一本好的校庆纪念册,制作精美,文字隽永,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的积淀,更是一种可触可摸的校园文化的传承,激励着一代代后来人奋勇前行,谱写新的华章。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看看镇江部分学校的校庆(校史)纪念册,让我们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体会这些学校不尽相同的校园文化,从中获得启迪和感悟。我想起一位朋友的话:校庆是全体校友的节日! 属于昨天、今天全体师生的节日。 </p><p class="ql-block"> 以下顺序是: 镇中、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六中、十二中(镇外)、十六中、镇师(实高)、丹中、县中(吕叔湘中学)、港中、谏中、儒中、扬中、八小、中小、敏成、宝小、中华路、穆源、实小、金小(新河)、师专、江科大、江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本文冗长乏味,敬请有兴趣者惠阅雅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省镇中</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镇江中学创建一百周年纪念册(1892一1992)大16k,28.5x21㎝,18页,含封面、封底。</p> <p class="ql-block">  内页上图:校友对省镇中100年校庆的祝贺,“学海朝宗”为李岚清同志题词。</p><p class="ql-block"> 下图:校园今昔</p> <p class="ql-block">  上图内页:历届校领导,我认出上面9位老师:李开朗、吕静之、孙竞文、承夕林、王联元、周达子、陈自立、韦开荣、翁启天……</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00年校庆“邀请函”,与学校取得联系的校友均收到。下图:省镇中100年校庆,校友倡议书。</p> <p class="ql-block">  校庆100年,老校友重逢在校园。 1, 我们67届高中二班部分同学与干平一老师(前中);2,68届初中一班部分同学(照片方玉琴前右二供);3一5,68届初中二班部分同学,前左一:刘爱玲、左二:陈晓绯、后左一:蓝琪英(照片刘坤宁前右二供)。那时老校舍还存有部份,光明河还在自然流淌。</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省镇中110年校庆纪念册(28.5x21㎝、84页、优质铜版纸印制,题头烫金)。110年校庆日,我未去学校参加,但表达了心意。这本画册是后来孔网上购的。</p> <p class="ql-block">  内页, 1993年10月,李岚清同志为母校题词。</p> <p class="ql-block">  上图内页:李岚清、王湛同志,2002年给母校110年校庆的贺信。</p> <p class="ql-block">  上图内页:2002年全体教职员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10年校庆公告,《扬子晚报》2002年5月13日。</p><p class="ql-block"> 下图:校庆110年文娱演出,镇中校友:陆兆岚、林小玲、张国芳、吴同舟,表演诗朗诵《这里留下我们的青春》,诗创作及照片提供:陆兆岚。</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镇江中学120周年纪念册(2012年) 大k本,27x27㎝,共82页,250克高档铜版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1946年校友李岚清为母校120年题字。</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下:2012年,省镇中全体教职员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20周年纪念邮册 ( 28.5x21.5㎝)</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省镇中“校史资料” 1,1985年6月(左);2,1987年3月(右)。</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下:省镇中120年资料,左:“流金岁月”(校友回忆录)右:“春华秋实,桃李芬芳”(校长、名师及知名校友介绍)。</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校友通讯录(1992年10月)(18.5x11.5㎝,126页)。数了一下,此校友通讯录有1931至1990年部分校友2225人和140名教师员工的姓名和通信地址。</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省镇中校友录(2012年10月), 18x18㎝,478页。内有从1947一2008年各届各班同学名册,基本无缺,但没有教师员工名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镇江日报》“镇江周刊”省镇中120年校庆专刊(2012年5月一9月),共20篇校友回忆文章,本人剪报合订,以下摘选几篇。</p> <p class="ql-block">  上一,难忘的记忆:61届赵才才 ;</p><p class="ql-block"> 上二,镇江中学的老三届:67届吴家祥;</p><p class="ql-block"> 上三,我的母校情结:66届殷立本;</p><p class="ql-block"> 上四,那些年,我们一起唱的歌:</p><p class="ql-block"> 67届崔厚民</p> <p class="ql-block">  校庆120年征文,我还向学校又投了两稿:《当年,我们也曾让子弹飞》和《难忘当年“劳卫制”》。(订正:本人是67届校友)</p> <p class="ql-block">  2012年,我还向校办提供了相册中几张省镇中六十年代老照片,想不到其中一张本班5位女生水塔前的留影竟成为今年130年校庆大会“老三届歌友汇”大合唱的背景图。同学项静恺激动地写了“一张背景照片”的文章,发表在11月18日的《镇江日报》上,与此同时本班一群古稀老人也在“微信群”中引发了一场关于这张照片的热烈讨论和对当年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现场演出照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  《镇江日报》、《中国教育报》:“省镇中120年发展纪实”(2012年9月26日)。</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20年校庆大会视频(节选一,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节选二:一场感人至深的怀念,一段师恩如山的往事,怀念您:我们的黄惠宜老师!借用这位盛校友的话:“她(他)们是江苏省镇江中学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三年困难的60年代初),黄老师步行30多里泥泞路,将已放弃高考回乡下讨生活的农家子弟硬拽回学校,让他第二天参加了高考。该生最终以高分考上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满分600,该同学576分,省镇中当时的高考成绩了得!</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是我高一的几何老师,她弟弟黄恭杜是我初中一中的代数老师,她老父亲也曾是一名教师,名副其实的教师之家。</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镇江中学130周年校庆公告</p><p class="ql-block"> 第一号</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30年校庆宣传片“向上”,制作精美。</p> <p class="ql-block">  《京江晚报》:镇中校庆130年征文选登。左上是67届同学朱宏瑗的文章“母校的农村班”,左中是66届学长唐金波的文章“两册镇中青年选辑”,上右是校友、市报记者竺捷的采编文章“由省镇中校庆引出的岁月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源远“南泠”“百卅”流长一一江苏省镇江中学建校130周年特别报道》记者王景曙,通讯员张岚,《镇江日报》2022年11月10日。下:《赓绩百卅家园情怀,逐梦时代砥砺前行》张岚,《中国教育报》2022年10月28日。</p> <p class="ql-block">  有幸收到省镇中130年校庆“邀请函”,由于新冠疫情,校庆被迫延期,参加人数最终被严控,而往年校庆镇中都是向全体校友敞开大门,如校庆公告所说,并均被热情接待的。</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30年校庆纪念册,30×23㎝,70页,高档铜版纸印制,封面烫银印塑,高雅、精美、时尚、大气。</p> <p class="ql-block">  上,内页: 从南泠学舍到镇江中学,从鼓楼岗到七里甸。一部民族艰难卓绝、自强不息的教育创业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1.2: 百卅沿革,历任校首</p> <p class="ql-block">  下图3.4:“一切为民族”的校训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 杰出校友,遍布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翰墨寄情 ,右页下左是67届校友朱安祥的词作,63届校友徐友法书写。</p><p class="ql-block"> 下图:校园新貌。</p> <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朱安祥将他的词作由63届校友书法家徐伟法书写、裱制后,赠送母校,受到副校长陶圣建的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现任校领导班子;</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全体教职员工“一家亲”。</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1月12日,江苏省镇江中学校庆130年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副市长徐申锋主持,市委书记马明龙、镇中党委书记冯章葆、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寿其等在大会发言。</p> <p class="ql-block">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镇中96届校友金怡警官发言(上),校庆130年文艺演出节目(下)。</p> <p class="ql-block">  师生们自编自演的精彩节目博得热烈的掌声,省镇中“老三届歌友汇”满怀激情为镇中奉上“献给母校的歌”把会场气氛推入高潮(图三)。</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130年资料丛书一套四册,其中“校友名录”受到老校友们的关注,该名录:25x17.5㎝,412页,内中登录了从1927年一2022年历届校友名单约5万名,比2012的校友录更全面更完备。同学朱宏瑗手捧这本尚散发着墨香的沉甸甸的校友录,感叹、感动、感激,这位高级记者、前市报老总夜不能寐,连晚写下“盛满温情的《校友名录》”,登载于2022年12月2日《镇江日报》(镇江周刊),感动了多少镇中学子。(但缺憾的是这本校友录没有教职工名单) </p> <p class="ql-block">  《南泠学舍创办人一一王仁堪;</p><p class="ql-block"> 《南泠学舍山长一一潘文熊》。</p> <p class="ql-block">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一书介绍了创办“南泠书舍”的王仁堪、潘文熊和早期校长10人:</p><p class="ql-block"> 1,柳诒徵、2,吕凤子、3,薛德焴、4,任中敏、5,曹刍、6,王骏声、7,沈亦珍、8,曹书田、9,张云缙、10,赵思伯。</p> <p class="ql-block">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一书中,介绍“昔日名师”15人(摘部分):1,陈景福(1895一1941);2,顾西林(1892一1968);3,潘序伦(1893一1985);4,钱用和(1897一1990);5,夏佩白(1887一1959);6,程发韧(1895一1975);7,陈汝衡(1900一1989)。</p> <p class="ql-block">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一书中“杰出校友”录入115人(摘部分如下):1,夏霖烈士(1895一1927);2,吴苓生烈士(1899一1931);3,林榕( 一1981);4,孟昭佩烈士(1902一1932);5,王洞若烈士(1909一1960);6,蒋南翔(1913一1988);7,陈怀民烈士(1916一1938)。</p> <p class="ql-block">  《桃李芬芳》摘选:8,吕澂;9,周有光;10,夏遹声;11,向锦江;12,汪洋;13,胡果;14,姚荷生;15,曹扬清;16,吴良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金岁月》一一校友回忆录,以67届校友朱安祥的“壮美镇中”开篇,共选载历届校友回忆文章43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金岁月》一书,校友回忆录摘选:</p><p class="ql-block"> 1,回忆我的镇中生活一一</p><p class="ql-block"> 1947届于漪;</p><p class="ql-block"> 2,江苏省镇江中学散记一一</p><p class="ql-block"> 1955届嵇钧生;</p><p class="ql-block"> 3,母校的“A”字房一一</p><p class="ql-block"> 1968届季玉龙;</p><p class="ql-block"> 4,永远高一的七里甸岁月一一</p><p class="ql-block"> 1968届韩陈其;</p><p class="ql-block"> 5,镇江中学校园生活记忆一一</p><p class="ql-block"> 1965届李思恩;</p><p class="ql-block"> 6,在北大教过书的人一一</p><p class="ql-block"> 1966届吴浩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7,“九一八”事变后镇中师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一一李之、戴午林;</p><p class="ql-block"> 8,镇中情,忆镇中一一55届张梓华;</p><p class="ql-block"> 9,镇中校园记忆一一68届阎锦文;</p><p class="ql-block"> 10,也谈镇江中学的吃一一66届吴家祥;</p><p class="ql-block"> 11,难以忘怀的镇中,永远怀念的父母一一冯孝治、袁亚民老师子女;</p><p class="ql-block"> 12,属于我们的百卅镇中一一87届宦晓。</p> <p class="ql-block">  13,书生意气 师者本色一一王联元(忆洪蒲生老师)</p><p class="ql-block"> 14,成长,从镇江中学起步一一66届方国才</p> <p class="ql-block">  另《省镇中教师论文集》共收录各类优秀论文57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1月12日,校庆130年,我和老三届校友们。1,首次线下与我“美篇”中的知名校友韩陈其(中)石耘(右)见面(拍摄陈鼎蔚,67届镇中校友、86届电大同学)。 2,左起:项静恺、崔厚民、陈贵金、吴浩然、吴家祥和周芝华夫妇。</p><p class="ql-block"> 3,左起:吴浩然、崔厚民、陈贵金、项静恺、殷立本、谢曼星、王家楣、谈世英、曹继红、王祥云。</p><p class="ql-block"> 4,左起:崔厚民、吴浩然、陈贵金、项静恺、殷立本、谢曼星、王家楣、王祥云、曹继红、谈世英。</p>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母校的情感,2018年来,我创作了四个“美篇”,留住我们这代人曾经的一段历史,受到“老三届”校友们的热切关注。我的“美篇”一一省镇中“三部曲”及校庆130年后完成的“省镇中老三届歌友汇像册”。(以下图片及点击说明均摘自《美篇》管理平台)</p> <p class="ql-block">  我将创作的“美篇”赠市档案馆和省镇中收藏。</p> <p class="ql-block">  老镇中,当年的A字房,如今的校史馆。将原先设在图书馆的校史馆移师A字房,真可谓:匠心独妙、情景交融、抚今追昔、尽情尽理。</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省镇中96届高中二班同学,游焦山留影,上有班主任郭家骝老师(前右六),下图下:毕业20年留影,上有班主任郭家骝老师(前右六),殷立本(前右五)等老师,前左一是“杰出校友”居艳吧:“南师附中纪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摘自省镇中百卅校庆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老照片曾在我镇中 “老三届”美篇中呈现过一次,今天再现,一是上面有六十年代省镇中全体领导及有关老师,二是我能读出夫人张苹班上近半同学的名字。前排左起:沈玉香同学、袁亚民老师、王锦汉老师、钱瑟之主任、刘应奎主任、张康校长、孙竞文副校长、吕静之副校长、刘昌年主任、王汝卫老师、蔡玉琴同学、梁平同学、马丑霞同学;后面同学中有后来镇中67届高二(3)班的校友:梁顺明、刘宝华、方秀芬、吕珍芳、陈广陵、曹陆拾、邬镇、车广荣等,还有考入外校的:辛国华(曾任解放军少将)吕顺洪(曾任市政协副主席)、刘式铣(刘昌年主任之子)、康明秀、杨秉俐、杜长元、周以幸、肖安琪、沈立祥(我电大同学)、伍常春、徐月兰、季玉玲(68届校友季玉龙姐)、 张恩惠、陈大琴等。</p> <p class="ql-block">  2017年,五十三年后,该班同学聚会母校,庆七十岁生日,忆镇中同窗情。</p><p class="ql-block"> 前排左:张苹、车广荣、周以幸、梁萍、马丑霞、肖安琪、徐月兰、陈开福、蒋鹤松、周以合;</p><p class="ql-block"> 中排左:吴春秀、沈立祥、张蕴华、吕珍芳、梁顺明、张恩惠、邱兰英、刘宝华、康明秀、杨秉俐、陈大琴、季玉玲、邬镇;</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刘式铣、孙正富、李晓波、戴泉、赵春年、辛国华、伍长春、陈广陵、黄朝波、曹陆拾、程福选、石啟山、杜长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省镇中“老三届歌友汇”校庆130年《献给母校的歌》,视频制作66届校友高承松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市一中 (省镇江一中)</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第一中学(京江中学)建校50周年纪念“校友通讯录”(1987年2月25日)(13.2x18.7㎝,129页)。</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中:镇江市第一中学(京江中学)建校六十周年“校庆纪念文集”(1997年3月5日)(26x18.5㎝,85页),共收录贺信及校友文章32篇。。</p><p class="ql-block"> 上图下:李岚清同志题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上:一中何广荣老师回忆文章《京江母校溯当年》;中图:一中老师镇中高中同学陆兆岚老师诗歌《大学山春颂》;下图:一中63届高中学长、作家庐山的《大学山,我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退休老师黄佑前的回忆文章《我对京江中学的点滴回忆》(1一5)</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校庆60周年文艺演出节目单,下图歌舞《大学山春颂》。作词陆兆岚,作曲毛新年,领唱陈正霞,编舞刘松林,伴唱伴舞一中学生合唱队。</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六十周年“校友通讯录”(1937一1997)(26x18.5㎝,588页)烫金封面,厚重。</p> <p class="ql-block">  市一中这本1997年的校友录,可贵之处在于“全”,有领导、有教师、有学生,有现任、有调离、有退休的,甚至调离校老师现工作单位,退休教职工的家庭住址等都清清楚楚,显现了编写工作的细致,名录的人性化。</p> <p class="ql-block">  内页,历任教职工一览表:从1937年建校初的编号1 严惠宇起,到现任编号650的老师,其中看到我父亲的名字在第259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图“历届学生名录”下左页:1964年初三甲班同学录,甲班二号即是我,但标注错误,应为1964年“新三甲”,我们那一届是市一中首招五年制,所以冠以“新”。我们新三甲班真的不一般,64年初中毕业14人被择优保送直升一中新四(高中两年),1人考入省常中,4人考入省镇中。一个班19人进入省重点高中,(还不含考入军校、中技和普通高中)在全校(六个班)仍至全市可以说是仅有,亦可见当年一中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70周年校庆纪念册(1937一2007)(28.5x26.5,40页,高档铜版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内页:1.校长寄语;2.领导关怀;3.教坛竞秀;4.5.桃李芬芳。</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全体教职工合影(大学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纪念册(1937一2017),大k本,28.5x28.5㎝,60页,高档铜版纸印制。该纪念册是迄今我所见校庆画册中,版面最大的,彰显厚重、大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上:校训:至诚無息;学校简介</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中:李岚清总理题写校名并在大学山留影</p> <p class="ql-block">  领导关怀:李岚清同志为母校50、60、70、80周年校庆的题词及篆刻(上图)。</p> <p class="ql-block"> 内页,历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教师发展,教学硕果,桃李芬芳</p> <p class="ql-block"> 2017年全体教职员工</p> <p class="ql-block">  2017年,省镇江一中全体教职员工。</p> <p class="ql-block">  2017年5月6日,省镇江一中校庆80周年大会隆重召开。各级领导、新老校友欢聚一堂,知名高校纷纷来信祝贺。一中校长张玉坤首先致词,大会发言的还有:镇江副市长孙晓楠、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春林、南大副校长王致林、校友代表宋雪峰等。领导佳宾祝贺,文艺节目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一中“至诚不息”的校训和办一流高中的目标。(大会视频开场部分,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校庆大会文艺表演和佳宾发言穿插进行,一张一驰,相得益彰。1,校长致词;2,大合唱;3,古筝齐奏;4,舞蹈……(实况视频机位不好,图像不清,截屏效果欠佳)</p> <p class="ql-block">  大学山上的京江中学民国建筑老校舍(市文保单位),是大学山老一中学子们的母校怀旧之地(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 校史资料(百度下载)</p> <p class="ql-block">  我的“美篇”一一“大学山怀旧,镇江一中记忆”(2022年3月4日发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市二中(崇实女中)</p><p class="ql-block"> 镇江二中,一百二十周年校庆纪念文集1884一2004(28.5x21㎝,311页)。文集分为:校史篇、大事记、人物篇、纪念篇(师生回忆文章34篇)、名录篇。</p> <p class="ql-block">  内页,崇实女中校史,毕业歌。</p> <p class="ql-block">  上图:名师传略一洪达瑛、方令完。</p> <p class="ql-block">  下图:名师传略一沙名鹿、关仲子、尹铭。</p> <p class="ql-block">  法良、任谷、何木、林仁达、张恩寿名师小传。</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校领导,刘仆、翁复熔、倪春生的诗作和文章。</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校领导王联元回忆在二中的工作经历,特别是风车山上的“两桥”一一科技之桥:茅以升,人文之桥:赛珍珠的历历往事……</p> <p class="ql-block">  知名校友杨秉辉、王川的回忆文章。(杨秉辉、复旦大学医学院终身荣誉教授、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他的两个妹妹杨秉俐(64届)和杨秉芳(66届)都是镇中校友;王川,著名画家、作家)。</p> <p class="ql-block">  校友孙恒隆文章《师恩难忘》;应天仇文章《风车山的早晨》。</p> <p class="ql-block">  上图: 崇实女中学生名录和镇江二中历届学生名录。</p> <p class="ql-block">  二中1964届初中,后来考入省镇中的有一批我高中同学:张龙昆、陈佑、陆兆岚、戚玉清、苏宜美、许翔、李福翔、尤鹏、朱宏瑗、凌权等,其中甲班七人,其它三个班各一人,甲班厉害啊!还有遗漏吗?</p> <p class="ql-block">  镇江二中校庆纪念邮册(27.5×19.5㎝,共18页)</p> <p class="ql-block">  内页,难忘岁月</p> <p class="ql-block">  人文之桥赛珍珠、科技之桥茅以升</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2月6日,镇江崇实女中建校130周年校庆大会(上两张图片由《镇江赛珍珠研究会》发布)</p> <p class="ql-block">  崇实女中建于上世纪初的民国建筑群,1987年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照片摘自2013年《镇江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图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镇江市三中</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第三中学八十周年校庆纪念册(1927一2007)(28.5x21㎝,170页,普通铜版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上图内页,校史篇、回首篇</p> <p class="ql-block">  三中这本纪念册珍贵之处是,它把建校以来,从1929一2007年所有教师(曾工作过的、现任的)名录列入册中,计759人,难能可贵!(包括我认识的曾在镇中工作过的刘应奎、李开朗、张兆松、蒋罗庆,学习过的老三届的徐渭萍、汤永国、吴浩然(不会重名吧)等)。</p><p class="ql-block"> 本文开篇我写到:校庆是全体师生的节日。校友录教职工名单不应缺席,尊师重教是我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回母校看望师生时曾说过“是老师培养了我们”。三中的做法(一中、四中、中小等亦是)让我肃然起敬,没有辛勤的园丁哪有“桃李芬芳”,他(她)们穷尽一生大多只是一名默默的“教书匠”,燃尽自己,照亮别人,但却是无数学子心中的“大先生”。</p> <p class="ql-block">  校友回忆文章(选登)</p> <p class="ql-block">  镇江市第三中学建校九十周年校庆纪念册〈1927一2017)(25.5x25㎝,59页,优质铜版纸印制,封面烫银,漂亮)(注:我沒有这套三中90周年的画册及校友录,是向三中67届校友陈汉妹借阅拍照,在此谢谢陈汉妹)</p> <p class="ql-block">  镇江三中校友录,1927一2017。</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一左:三中创始人,黄炎培、冷御秋、陆小波;上图右: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宴请冷御秋等爱国人士,左二毛主席,右二冷御秋。</p><p class="ql-block"> 下中图:法度,是我初中市一中同学法肃然的爷爷。</p><p class="ql-block"> 下图:流金岁月,三中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上图: 历住校长:翁复熔曾是五十年代我八小校长,刘应奎是我小学、高中校友刘玫的父亲,方复镇是我小学、高中校友方菲的爱人。下图,全体教职员工2017。</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图:桃李芬芳,上图左三项静恬,省镇中同学项静恺的姐姐,曾是中国科学院数研所、教授级研究员;下图右下蒋晴,旅美博士、钢琴演奏家,省镇中66届校友蒋长祺的女儿。</p> <p class="ql-block">  1929一2019,市三中校庆九十年大会隆重召开!(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镇江四中</p><p class="ql-block"> 镇江第四中学,上《校庆五十周年纪念册1936一1986》(18.5x13.3㎝)147页。</p> <p class="ql-block">  上图:镇江四中校庆60年纪念册(1936一1996)18.8x12.8㎝,含封面、底计35页,真的小巧得很的“手掌书”。</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镇江四中校庆70周年纪念册(1936一2006),28.2x14㎝,176页。</p> <p class="ql-block">  内页,目录、校史、历任领导</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教职员工、学生名录, 教师名录中有镇中同学王永跃、陆兆岚,还有镇中老三届校友张姒芝和张禾瑛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历届校友名录,49届初中陶玉玲(电影《柳堡的故事》中“二妹子”)</p> <p class="ql-block"> 只是四中的校友录从1986一2006是齐全的,此前则缺失严重,如图63、64届初中,一个年级仅有部分同学,不成建制,上面有认识的后来升入高中的多位同学,如升入镇中的:孙旭阳、冯南诗、王鲁胜、姚诗振、张顺林、刘华东、王阿金、徐立中、张慧芳、张晓雪等,升入一中的:戚善菊、王眀受、成文、段华德、金存启、杨杏云、杨忆年、于在扬、曾昭陵等。我高中班上有4人毕业于64届四中,龚理、苗大同、朱淑蓉、张美玲,校友录上只有一个苗大同,其它未有。</p> <p class="ql-block"> 四中老照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校内活动(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四中64届初三乙班毕业照,上有我高中镇中同学苗大同(三排左二 )项静恺( 三排左三 ),还有教师:我小舅丁国淮( 二排左三 )、陈学思(二排左一)、朱步清(二排左八)……(照片提供项静恺)。</p><p class="ql-block"> 中、下两张毕业照上有我镇中高中同学,四中老师王永跃(中、二排左一),(下、二排右六)(照片摘自《孔网》)。</p> <p class="ql-block">  鉴于城市居住人口的变化,学校布局的调整与设置,镇江市决定市四中并入市三中,原校址划归市中山路小学。消息一出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在四中工作过的老同志怀着对母校的不舍,写信给有关领导请求保留名城名校的镇江四中……如今三中新建的大门柱上保留着一方四中的铜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镇江市第六中学</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第六中学1956年9月创办于西区和平路,初名“镇江市第三初级中学”。1959年学校改名为镇江市第六中学《镇江教育志》。2019年5月学校增挂“镇江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校名。图为校庆四十周年纪念画册,16k本,16页(含封面、封底)</p> <p class="ql-block">  2016年,镇江六中校庆60周年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镇江六中增挂“镇江外国语学校西津渡校区”校名,发挥“镇外”优质教育资源作用,办好西区初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高中同学许翔退休前是六中教务主任,这是他(后右二)2019年参加学校退休党员活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镇江市第十二中学</p><p class="ql-block"> 十二中校史简编(1909一1985) (32k本,18.6x13.2㎝,187页)</p> <p class="ql-block">  镇江市第十二中学是1972年3月,由薛家巷中心小学增设初中班后逐步发展而来,校址薛家巷。1969年薛家巷小学招收4个初中班,命名工农兵学校。1972年3月,工农兵学校改名为镇江市第十二中学,从此不再招收小学生,逐步向中学过渡。(镇江教育志)</p> <p class="ql-block">  镇江薛家巷小学为1916年创办的县立女子高等小学。1927年改名镇江县立薛家巷小学,1947一1948年国民党政府实行保甲制,薛家巷一带为太和镇,薛小一度改名“镇江县立太和镇中心国民小学”。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薛小曾和宝塔路小学合并办学,全校三十个班,是当时全市最大的小学,校名:薛家巷中心小学。1967一1969年学校改称“东风一小”,并由工厂接管,同时“戴帽子”增招初中生改名“工农兵学校”,1972年改名为镇江市第十二中。(《镇江市志》、《十二中校史》)</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十二中在胜利路原市八中校址办学(时称十二中东校区),2003年4月,经批准更名为“镇江外国语学校”,2007年9月,迁入大学山原市一中校址。</p> <p class="ql-block"> 薛家巷的校门,学校的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  上图人物:该校早年毕业生杨瑞年烈士,镇江著名的“杨门三烈”,她与妹妹杨青年、弟弟杨瑞华,先后参加新四军并都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上图:创校历史</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图:历年教职工一览表</p><p class="ql-block"> 左页,我认识倪春生(曾二中校长、邻居),夏俊峰(一中校友、曾十二中校长、镇外书记),張禾瑛(镇中校友、曾十二中副校长、镇中书记),邹兆顺(原中山路小学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上图 左下倒4是我镇中同学陆兆岚老师,下图左法南德老师是我镇中同学项静恺的母亲。另我镇中同学張忠昌的夫人杨荣吉亦是该校语文老师,同学朱宏瑗的母亲戴芹是该校退休教师。</p> <p class="ql-block">  今天,位于大学山的“镇江外国语学校”,继老校之传统,承大学山之文脉,成为市内初中名校。</p> <p class="ql-block">  上图:校园美景,下图:校领导与2020年毕业班教师合影。(照片摘自镇外毕业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镇外,2010年、2013年,校领导与全体毕业班师生的合影,让你感到一种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震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镇江外国语学校校庆10周年宣传片(2013年5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镇江市第十六中学校史</p><p class="ql-block"> 镇江十六中位于宝盖路西端,它是由民办团结中学与宝盖路中心小学合并为遵义学校发展而来。1961年9月,市民族事务处开办回民初中,未几即改为民办团结中学。1969年,团结中学与宝小合并成遵义学校。1979年9月改名为镇江市第十六中学。(32k本,101页)</p> <p class="ql-block"> 校史篇目,领导题字</p> <p class="ql-block">  宝盖路中心小学是由敦本小学,节约巷小学和宝盖路小学合并成立,敦本(1908)与穆源(1906)均是创办于清末的公立小学。(镇江教育志)</p> <p class="ql-block">  学校沿革,第一节敦本学堂,第二节宝盖路中心小学。</p> <p class="ql-block">  民办团结中学和遵义中学</p><p class="ql-block"> 十六中诞生</p> <p class="ql-block">  右页下,教导主任吴晓如是同学方菲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还担任过宝小校长,看这张57年的毕业证书(摘自“孔网”)。</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左下,中)和她的孩子们1987年。</p> <p class="ql-block">  十六中上世纪九十年代改办为旅游职业学校,同事张雯的父亲张俊儒曾任副校长,还邀我去开过一个共建的座谈会。2008年旅游学校迁出,“镇江市穆源民族小学”迁入宝盖路现址,百年穆源开启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曾经的旅游学校吧?前右四张俊儒老师,右五周达子老师,右六夏传新老师……(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江苏省镇江师范学校(镇江实验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孔网”有一本镇江师范学校画册,购买了,却未收到书。</p> <p class="ql-block">  上中图:清县学旧址,曾省立镇江师范学校所在地,门前立有石牌坊,还有4株高大的老银杏,上世纪八十年代拓宽正东路,拆牌坊,移古树,旧景不再,新建的师专大门改开在东门坡路与梦溪园对面。(图片摘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上下图:民国三十年(1941年),省立镇江师范秋季运动会照片(孔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镇师是一所命运多舛的学校,先看看她的来龙去脉吧。</p><p class="ql-block"> 民国7年,江苏省立第九师范在镇江中山路开办;</p><p class="ql-block"> 民国16年7月,该校与江苏省立第六中学合并成立江苏省镇江中学(增招师范生);</p><p class="ql-block"> 民国21年,省政府决定改省立镇江中学为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不再招普通新生);</p><p class="ql-block"> 民国26年12月,省立镇江师范遭日机炸毁,其后沦陷停办,次年省立镇江师范部份师生转到上海租界复课办学至日军占领租界,学校解散;</p><p class="ql-block"> 民国29年7月,汪伪教育厅在镇江东门坡开办江苏省镇江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民国33年2月,该校师范部3个班迀苏州,与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合并,称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普通科仍在原址改称江苏省立第十中学;</p><p class="ql-block"> 民国35年2月,省立镇江师范复校;</p><p class="ql-block"> 1949年省立镇江师范改名苏南镇江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1953年,苏南镇江师范学校改名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 1966年,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停招师范生只招初中生,并开办“红师班”;</p><p class="ql-block"> 1972年,改名镇江地区第一师范学校;1977年,停办;</p><p class="ql-block"> 1984年,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在桃花坞建舍复校;</p><p class="ql-block"> 2001年4月,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与镇江市第三中学高中部整合组建为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以上资料摘自《镇江市志》、《镇江教育志》。</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实高”传承着镇江两所名校的“血脉”。我之所以要这么详细地把镇师经历说清楚,是因为有人混淆了镇师与师专,网上还有说今天的江苏大学也是由镇师传承合并而成立,实为谬误。</p><p class="ql-block"> 以下镇师老物件图片摘自“孔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老照片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这里探讨一个问题,关系省镇中历史沿袭。如图如示,这是份珍贵的历史文物,它佐证了《镇江市志》对省立镇江师范于1946年1月已并入省镇中的记载。这是省镇中68届校友阎锦文父亲当年的学期成绩单。这份成绩单上出现了“江苏省立淮安中学”和“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再看时间是“民国三十五年一月”,这个时间节点很重要。正如《镇江市志》:民国29年伪江苏省教育厅在东门坡办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同时设初中部,其师范科于民国33年初迀往苏州。6班普通科留镇改建为“江苏省立第十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省十中被淮安中学接收(后并入省镇中)。民国35年2月,江苏省立镇江中学在西郊七里甸复校……以上记载加上阎锦文同学父亲的成绩单,证明了一个历史问题,即省镇师(鼓楼岗)、省镇中(大黄山)两校被炸毁后,沦陷期间都坚持在上海办流亡学校,省镇师上海学校约在1941年停办,省镇中屯溪学校约在1945年停办。汪伪在东门坡复校的省立镇江师范后改为省立第十中学,抗战胜利后先被淮安中学接收,再并入省立镇江中学(七里甸)。这个历史文物佐证了鼓楼岗省镇中到七里甸省镇中在民族灾难和坎坷波折中的血脉沿袭。也应回答了阎同学的疑问,即省镇师普通班1946年1月已并入省镇中的史实,他父亲及他们那批同学也应视为镇中校友。同时省镇中校史也应补上1940年7月复校的省立镇师普通班于1946年1月并入省立镇江中学,以上为个人管见。这真是:峥嵘岁月,国破家亡;一部校史,坎坷艰难;历久弥坚,兴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  老物件提供:镇中68届校友阎锦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镇江实验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领花山之神韵,奏名校之新曲</p><p class="ql-block"> 上图:镇江实验高级中学宣传画册(2007年,28.5x21㎝,含封面、底64页,优质铜版纸印制)</p><p class="ql-block"> 中图:首任校长方复镇(原市三中校长)</p><p class="ql-block"> 下图:校史沿革</p> <p class="ql-block">  内页,二图左上为省镇中67届高中校友周凯,镇江数学中教名师。</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镇江实高全体教师(2007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省丹中建校五十周年纪念册(1941一1991)(26x20㎝,彩页22页,铜版纸,文125页书写纸)。</p> <p class="ql-block">  内页,丹中筒介(上图中)</p> <p class="ql-block">  内页,老新校园(上图下)</p> <p class="ql-block">  下图:“历任领导师生员工名录”、“历届部份校友录”,题书顾莲村(1907一1993),中国著名书画家。早年师从曾熙,与张大千同为师兄。他是徐悲鸿的弟子,毕业时徐画马相赠。1942年应吕凤子之聘任丹阳正则艺专教授兼训导主任,1952年任省丹中美术老师,1983年后任丹阳正则画院院长。</p> <p class="ql-block">  上图:历任领导、师生员工名录</p> <p class="ql-block">  左下六六届邹鸿喜,毕业后下放丹阳吕城公社,七七年考入苏州丝绸学院,毕业后镇江合纤厂,任技术员、副厂长、厂长党委书记,后任市纺工局局长书记。曾与我同为吕城知青、公社文艺宣传队队员。</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丹阳中学六十周年纪念册(1941一2001)(28.5x21㎝,82页,铜版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省丹中60周年,全体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右上这位李霖校长,省镇中70届高中二连二排毕业,曾与妹妹李红,省镇中69届初中毕业,随父母全家下放丹阳吕城公社市桥大队务农,与我插队的虎市大队隔条吕渎河。</p> <p class="ql-block"> 省镇中校友,省丹中李霖校长。</p> <p class="ql-block">  桃李芬芳:我只认识第二图下图,左页上2:曾是我们省镇中的王联元老师。右页下1:曾是吕城知青的邹鸿喜,从市局领导岗位退休后,已创作多部长篇小说,《小乔初嫁了》、《瘗鹤铭1937》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华知青作家学会主席团成员。</p> <p class="ql-block">  下图:校园旧景、丹中校歌。</p><p class="ql-block"> 下图下:离退休教师合影,校庆纪念册上为退休老教师留下画面,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  省丹中70周年校庆纪念画册(1941一2011)</p> <p class="ql-block">  省丹中70周年校庆纪念邮册</p> <p class="ql-block"> 省丹中70年宣传片(上部)</p> <p class="ql-block">  此照片拍于1966年3月,当时省镇中高中年级的原省丹中初中毕业的部份同学(以67届高中三班为主)在游伯先公园时的留影。他(她)们胸佩省镇中校徽和共青团徽,手揣毛泽东选集,表情凝重……他们是前左起:杜书龙(高三三)、毕和清(高二四)、張木令(高二三)、張海英(高二一)、王正川(高二三);后左起:吴晓农(高一四)、吴国宏(高二三)、張为鑫(高三一)、張柏贵(高二三)、严顺耉(高二三)、陆坤林(高二三)。(照片提供:省镇中67届校友尤鹏)</p> <p class="ql-block">  下图:省丹中建校80周年纪念册</p><p class="ql-block"> 省丹中建校70和80周年纪念册我没有,是丹中校友66届邹鸿喜在宁拍摄传给我的,谨以诚谢!</p><p class="ql-block"> 下图:当年,省丹中宣传队的邹鸿喜。</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3日,省丹中建校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1941一2021)(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一,丹阳县中(吕叔湘中学)</p><p class="ql-block"> 丹阳市吕叔湘中学创建1925年,初名“丹阳县立初级中学”,校址位于西门府馆巷城隍庙,1928年迁至西门夫子庙,1946年又迁至老北门积谷仓(现址)更名“丹阳县中”。后又多次更名,1998年更名“丹阳市高级中学”,2003年更名“吕叔湘中学”,2006年12月通过省四星级高中验收,目前学校正在建设新校区,不久的将来,一座现代化崭新的高中将在丹阳高新区崛起,百年老校迊来华丽转身。</p><p class="ql-block"> 吕叔湘先生(1904一1998),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曾两度担任学校教务主任。</p> <p class="ql-block">  丹阳县中,不同年代的校徽。(照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老北门校址,曾经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丹阳县中早年的毕业证书,校长殷学慈是省镇中66届校友殷小慈的父亲。(图片摘自《孔网》)</p> <p class="ql-block">  老北门校址更名“吕叔湘中学”后的新大门及校园一角。下图:校庆70周年纪念章(1925一1995);校庆90年大会(1925一2015)</p><p class="ql-block"> 我省镇中高中同学司马耀廷、林鲸、刘幼芳三人曾同在该校任教多年至退体,硕果累累,桃李天下,深为同学骄傲。</p><p class="ql-block"> 我高中同学有一批是64年丹阳县中考进省镇中的:蔡慰祖、林鲸、張念曾、毛小川、刘幼芳、沈立宪,还有年级其它班的严佩祿、步近德、贡云云、姜海宝、吴三元、周国正……当年县中的教学水平还是很高的。</p> <p class="ql-block">  吕叔湘中学图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二,江苏省大港中学</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大港中学始建于1950年8月,始称“丹徒县大港初级中学”,1956年增设高中部定名“丹徒县大港中学”,2003年6月更名“江苏省大港中学”。</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1,原大港中学老大门(拆除中);2,第一届毕业生留影;3,部分校领导合影(前中戴牧云校长,省镇中68届高中一班戴康生的父亲)(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上图:大港中学校庆六十周年(电子版);</p><p class="ql-block"> 下图:丹徒县大港中学五十周年校庆纪念册,(1950一2000)28.5x21㎝,36页,铜版纸印制,封面烫金。</p> <p class="ql-block">  港中在丹徒大港镇时的校门、校舍。</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校庆部分教职工合影</p> <p class="ql-block">  内页,上:学校概况</p><p class="ql-block"> 中:领导题词</p><p class="ql-block"> 下:历任校长</p> <p class="ql-block">  上、中:峥嵘岁月;下:桃李芬芳</p> <p class="ql-block"> 桃李芬芳;</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退休老教师在纪念册上留下身影,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建校40、50年大会(下图一、二)</p><p class="ql-block"> 校庆50周年全体教工合影(图三);</p><p class="ql-block"> 校庆60周年大会(图四)。</p> <p class="ql-block">  2020年,江苏省大港中学建校七十周年公告(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三,谏壁中学</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谏壁中学建于1956年,位于谏壁镇越河街。2009年与上党中学合并,成立丹徒高级中学,原址为(谏壁校区)。图为1996年建校四十年画册和全体教职工合影。我认出二排右六是省镇中66届高三学长張和顺同学(教导主任)。画册为16k本,24页(含封面、封底)。</p> <p class="ql-block">  谏中校友,中国知名作家格非。</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四,镇江儒里中学</p><p class="ql-block"> 儒里中学位于镇江东乡姚桥儒里村,1946年由爱国人士冷遹(冷御秋)先生率乡绅发起建立“镇江私立初级建东中学”,1956年更名为“丹徒县儒里初级中学”,1958年增设高中部校名“丹徒县儒里中学”,该校为丹徒知名中学之一。我省镇中64级高中班上有两位来自该校的同学,艾迁和邱淑美,艾迀高中毕业后下乡插队,后参军,恢复高考后考入上海工业大学,退体前为市化工研究所高工。邱淑美高中毕业后回乡,七十年代推荐上大学,毕业后曾在省外贸部门工作。儒里文脉流长,人才辈出,镇江的书香礼仪之乡。儒里中学现有22个班级,教职工百余人,学生逾千人。</p><p class="ql-block"> 题头图片为:儒里中学建校50周年纪念册,摘自《孔网》,下方文字摘自《丹徒县志》,照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艾迁同学保存的1964年在儒里中学参加丹徒县中考的准考证。艾同学后来录取省镇中且担任学生会干部。他哥艾小白是儒中1958届初中保送省镇中的,镇中1961届毕业保送哈军工,毕业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核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1983年美国麻省东南大学硕士,1988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博士,曾任上海嘉定区人大代表,在职期间获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资料摘自《百度》,图片摘自《镇中校庆纪念册》)。</p> <p class="ql-block">  记得艾迁的父亲当年是儒里邮电所长,64年进镇中后我俩好朋友,他送我一枚他父亲为我刻的印章,见镇中高一作文本(下图);艾迁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部队的照片(左一)。</p> <p class="ql-block">  儒中校园一瞥(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校庆纪念册内页(摘自《孔网》)。 《五十年大事记》上记录:“1947年8月,戴牧云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派遣来校任教务主任”,下面还记录了戴在该校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情况。戴牧云是省镇中68届高中一班戴康生的父亲,解放后任大港中学校长多年。</p> <p class="ql-block">  上图为:儒里中学建校50周年全体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五,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于民国34年(1945年)在扬中抗日民主政府支持下创办,新四军北撒后改为“私立八桥初级中学”(或私立下八桥初级中学),1949年更名:“扬中县下八桥初级中学”,1956年更名“扬中县中学”,1991年更名“扬中县高级中学”,1999年“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2004年转评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p><p class="ql-block"> 图为省扬中建校60周年“校庆纪念册” 28.5x21㎝,含封面、底100页,优质铜版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内页:知名校友!</p> <p class="ql-block">  下图:扬中早期校舍(以下图片摘自《百度》)。</p><p class="ql-block"> 清楚地记得,64年刚进镇中时座位前有两位扬中同学,林守昌和王永跃,他俩都是“扬中下八桥中学”考入省镇中的农家子弟,高中毕业后,他俩都参军,入党,回地方后,一个是服务一方的政府公务员,一个是光荣的人民教师。</p> <p class="ql-block">  多次更名,数次迁址,如今一座崭新、漂亮、宽敞、整齐的校舍在新区屹立,成为扬中人的骄傲向往的名校。</p> <p class="ql-block">  知名校友:1,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2,海口市长:倪強,3,南京大学地理海洋学院副院长:黄贤金,4,东南大学中文系二级教授:王步启,5,中国科学院兰州大物理研究所领导:钱正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扬中高级中学建校70周年宣传片(1945一一2015)(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扬中高级中学,校庆73、74、75周年大会。(图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六,镇江市八叉巷小学</p><p class="ql-block"> 镇江八叉巷小学建校八十周年纪念册(1919一1999)</p> <p class="ql-block"> 校庆80周年, 全体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镇江市八叉巷小学建校九十周年纪念册,26x25㎝,30页,该纪念册,别具一格,好像是用绢纸印制的,线装成册,厚重的色调,一股书香气扑面而来,给你独特的审美感觉。</p> <p class="ql-block">  上图:八叉巷小学建国后历任校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上图:名师介绍,江曙、孟广钺、蔡浩、乔光宇老师,六十年代都教过我,八小是我母校。</p><p class="ql-block"> 下中图:桃李芬芳,其中有革命烈士,为抗日捐躯的飞行员陈怀民、有新四军战士牺胜于皖南事变的杨华年。</p><p class="ql-block"> 下图:八小还培养了乒乓名将:秦志戬、邬娜、柳絮飞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p> <p class="ql-block">  2019年12月27日,镇江市八叉巷小学百年校庆在象山路新校区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八叉巷小学61届六四班同学2011年在金山聚会。</p> <p class="ql-block">  我的“美篇”《八小,我的童年,我的同学》(2017年11月11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七,镇江市中山路小学</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建校50周年画册(1950一2000)(28.5x21㎝,22页)</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建校六十周年丛书</p><p class="ql-block"> ( 1950一2010)</p><p class="ql-block"> 一套4册的纪念丛书,分別为:足迹、情怀、感悟、思考。中山路小学建于1950年10月,原名为苏南镇江地区干部子女学校。1954年2月与隔壁仁章路小学合并,改名为中山路小学。(大16k本,20.5x14㎝,在135一200页左右,铜版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在本校工作过的部分教职工名单前面有我母亲丁巧英和两个舅舅丁国民和丁国淮的名字,他们曾同在“中小”共事过。</p><p class="ql-block"> 中小的教师名录清楚:历任领导、教师在职的、退休的、曾在中小工作过的。</p> <p class="ql-block"> 学校设施和校歌</p> <p class="ql-block"> 校舍变化和各种荣誉</p> <p class="ql-block">  五十至八十年代的中小办公楼,民国“合作新村”私人花园建筑。(摘自《镇江古今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小朋友们的老照片(照片来源:中小校友纵抒、华允庆、刘坤宁)。 上图:“小英雄”合影:前排右二,华允庆、右四,纵抒(省镇中68届初中二班) ;二排右三,张小平(省镇中68届初中一班)右六,丁丁(省镇中68届初中二班)、右九,街毓辉(镇中68届初中一班)、左二,杨光宪(镇中68届初中一班);四排左一,衡毓玲(镇中67届二班)、左二陈雪绯(镇中67届初中二班)、左三,吴莹(镇中68届初中二班)、右一陈陶维(镇中67届初中四班)……</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65届小学毕业照,四排右一立者:高岚老师,五排左一立者:我大舅丁国民老师,三排老师更有熟悉的身影右起:1,刘馥、11,韦军励、13,陶谷音、14,朱瑞华、15,何连生、18,陶家和、19,柳肇寿、21,林彬……</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老照片前排中,1960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我后来省镇中68届初中的小学友:纵抒。</p><p class="ql-block"> 下图中:后右二纵抒,前几年与同学和老师(右起)林彬、何连生、陶家和、丰成功的照片(照片纵抒提供)。</p> <p class="ql-block">  上图:65届校友回校看望刘美玲、谢育清、朱瑞华、徐均衡老师。(照片提供68届省镇中校友刘坤宁,后左二)</p><p class="ql-block"> 省镇中“老三届”有不少校友都曾是中小毕业的:我知道的有高中的张晓平、徐立中、笑冰、冯南诗等,初中的陶宁生、冷梅青、何毓京、黄寅、赵惠宇、周恩坚、宋建国、王健、周江、夏凡、宋建強、杨光宪、衡毓辉、陈晓绯、纵抒、丁丁、晏立……</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六十年代初部分老师合影(校友赵惠宇提供);前左:刘美玲、史荷芬、一一、刘馥、吴小桐、林彬;中左:陈锦仁、王梅、仲青云、何连生、陶谷音、白玲、裔延仁;后左:高岚、一一、姚素芬、金素贤、一一、柳肇寿、张敏、徐兰英。</p><p class="ql-block"> 下图下:校庆五十周年教师合影(上面有我母亲(三排右三)和大舅(二排右五),我能认出的老师有:王梅(二排右二),韦军励(二排右十二),柳肇寿(二排左二),陶家和(二排左五),仇少驹(三排左四),谢育清(三排左六),朱瑞华(三排左七),林彬(四排左二)……</p> <p class="ql-block"> 校庆六十周年全体教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0年元月,京口区教育局“海纳百川”与镇江农业专家、一中67届毕业生沈晓昆,到信缘康养老院看望时年90岁的老校长韦军励(上图)和时年97岁的许心祖老师(二中沙名鹿老师夫人,央视主持人沙晨祖母,曾经中小老师),(摘自“海纳百川”美篇)。</p> <p class="ql-block">  中山路小学70周年校庆征集令</p><p class="ql-block"> (2020年10月26日)</p> <p class="ql-block">  我的“美篇”《中小,大了》,(2020年10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八,镇江市敏成小学</p><p class="ql-block"> 镇江市敏成小学七十周年校庆纪念册(1921一1991),(17.5x11.5㎝,共24页)很袖珍。</p> <p class="ql-block">  解放路中心小学前身是建于民国11年(1922)的私立敏成小学,镇江染料商凌焕曾,以地方教育不兴,贫寒子弟入学无门,出资购买太平桥东旧道署屋基,创立私立敏成学校。1956年改为公立镇江道署街小学,1965年改为解放路中心小学(镇江教育志)。现恢复“敏成小学”并整体搬迁京口路330号新校区。</p> <p class="ql-block">  道署街校园一景(摘自杨瑞彬《古城掠影》)</p> <p class="ql-block">  敏成小学民国时期照片“学艺竞赛”(摘自《百度》下同)</p> <p class="ql-block">  在职教师有我儿子小学一、二年级的班主任卜崇华,退休教师名单中有我母亲丁巧英,江浩老师、凌秀芳老师(我小学八小老师)。</p> <p class="ql-block">  母亲和江浩老师(左),拍于1993年11月22日北固山,两人同龄那年66岁。母亲于2021年11月16日去世。享受离休的江老师至今身体硬朗,九十多岁了疫情前还每天乘公交车到城市客厅参加锻炼,祝愿江老师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  看今日,百年“敏成”,走进了新时代。(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上图:退休教师合影(2008年),江浩老师(前右二),母亲丁巧英(前右四),周立华老校长(前右七),柳燕老书记(前右八),王桂珠(前左六),傅捷校长(后中)……</p> <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教育结硕果,1,“2020《醉美敏成》新春音乐会”在西津音乐厅隆重登场;2,大提琴齐奏《我和我的祖国》;3,古筝合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4,5,七色光合唱团合唱《摇篮曲》、《阿依诺》;6,民乐合奏《盛开吧,美丽的杜鹃花》。(优酷视频)</p> <p class="ql-block">  2015年6月,敏成“七色光合唱团”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紫金合唱节比赛视频。</p> <p class="ql-block">  2019年4月,敏成“七色光合唱团”在镇江西津音乐厅演唱《阿依诺》,赞!</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九, 镇江宝塔路小学</p><p class="ql-block"> 建校100周年纪念邮册,很遗憾我没有原件,这是高中同学朱宏瑗(1961届宝小)的女儿朱雯电脑收藏版,朱雯是宝小1992届毕业生,98届省镇中高中毕业保送南师大,毕业后供职于上海东方卫视,现入职于上海文广集团总部,谢谢朱雯!</p> <p class="ql-block"> 民国9年(1920)镇江商会副会长胡建春等商界人士,倡议由钱庄、绸布、广货三业联合筹款于宝塔路横街开办私润商小学。1952年改为公办初级师范附小,1955年停办,并入薛家巷中心小学。1962年又分出在原润商小学旧址建立宝塔路小学,1972年定为中心小学。(镇江教育志)</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宝塔路小学老照片(上图三排左立者曾为我八叉巷小学的胡绍博老师;中图为薛小63届同学毕业留影,二排左一:潘久慧,左二毕英英(均为镇中66届校友,照片提供毕英英),1962年薛家巷小学分出部分班级成立宝塔路小学(镇江教育志)。</p> <p class="ql-block">  上图:宝小90届六四班毕业照,班主任金老师(二排右四),班长李红(前排右五)。</p> <p class="ql-block">  珍贵的老照片,几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宝塔路幼儿园的照片(那时小学都兼办幼儿园,如中山路小学幼儿园,八叉巷小学幼儿园等),照片由高中同学艾迁提供(集体照四排右、柱子前右,游戏“抓小鸡”后二,张龙昆标注)。图一集体照上还有镇中同学张龙昆(集体照四排左二),镇中校友叶荣生(前右一),三排左一站在阿姨前的记得是个中意混血小孩叫“白x文”吧?他后来在宝塔路小学与我高中同学朱宏瑷、陆兆岚等是同班同学。艾迁二年级时隨父亲工作调动由宝小转学去了丹徒儒里。看看新中国五十年代初的宝塔路幼儿园小朋友,好些男孩子穿着西式背带裤,女孩子穿着裙子,漂亮、洋气、幸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镇江宝塔路小学100年校庆(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镇江教育界前辈、儿童文学作家,曾任教过中华路、宝塔路、少年宫的贾叙伦老师,2021年八十寿辰时王川(后右一,学者、画家、作家)、唐金波(后中,省镇中66届校友、金山杂志前总编)等一众镇江文化人为其祝寿。下图:王川赠其手书“寿”字。(照片摘自冬华“美篇”《贾叙伦生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镇江中华路小学</p><p class="ql-block"> 民国17年(1928),镇江煤铁锅业 商黄伯符、马步洲等在该业公会会所(今中华路小学所在地)创立私立达仁小学。民国26年(1937)冬,镇江沦陷,达仁一度停办。民国32年(1942)至34年(1945)改名县立中华路中心小学。抗战胜利后恢复私立达仁小学。1956年,改为公办的中华路小学,1958年定为中心小学。(镇江教育志)</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中华路小学相关校庆资料,从“百度”下载了几张图片。</p> <p class="ql-block">  中华路小学大门内至今保留着“私立达仁学校”的石刻校碑,为民国名人周佛海所题写(周曾是中共一大代表,后沦为汪伪大汉奸)(照片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  校改工程让老旧的中华路小学焕然一新。(照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中华路小学老照片(摘自“小李探花”的文章及百度,下同)</p> <p class="ql-block"> 校门今昔</p> <p class="ql-block">  部分同学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 中华路小学新貌,今天的中华路小学传承老校光荣传统,不断取得新的殊荣,百年老校再创辉煌。(新照片摘自《镇江教育志第二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镇江穆源民族学校</p><p class="ql-block"> 穆源小学创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全国第一所回民学堂,百年老校步履艰难的迎来了她辉煌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穆源小学原校址在杨家门,1937年被日机炸毁,后在清真寺复课。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于56年改为公办,57年政府在杨家门原址重建校舍,58年复校。“文革”中,穆源一度改为“大西路二小”、“东风路第三小学”。1969年与职工学校合并为七年制“燎原学校”,1979年改为“杨家门小学”,1984年恢复“穆原小学”,2001年政府命名“镇江市润州区民族学校”,2006年与宝盖路中心小学合并。同年百年校庆之际定名“镇江穆源民族学校”,2008年搬迁至原市旅游学校宝盖路现址。</p><p class="ql-block"> 下图:镇江穆游民族学校画册,26x25㎝,含封面、底共60页,优质铜版纸印制(2010年)。</p> <p class="ql-block"> 上:学校简介</p><p class="ql-block"> 中:校徽释义</p><p class="ql-block"> 下:校 歌</p> <p class="ql-block"> 上: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下:校舍变迁</p> <p class="ql-block">  历任校长(穆源小学、宝盖路中心小学)。</p> <p class="ql-block">  上图:宝盖路小学52一54校长:吴晓如,本“美篇”:十六中校史,前已有宝小毕业证书照片为证:57年校长仍是吴晓如,这里标注不同是否有误?</p> <p class="ql-block">  这几张五十年代的毕业证书,可以说清楚宝盖路中心小学,新中国初期历任校长的任职情况(摘自《孔网》)。</p> <p class="ql-block">  上:校园旧貌</p><p class="ql-block"> 中:各界关怀</p><p class="ql-block"> 下:范用的穆源怀旧</p> <p class="ql-block">  上:嵇钧生的母校情结</p><p class="ql-block"> 中:回族港胞捐资助学</p><p class="ql-block"> 下:创精校园品牌文化</p> <p class="ql-block"> 现任全体教师</p> <p class="ql-block">  位于穆源民族学校内的“火星庙戏台”,为同治年间复建。火星庙供奉袄神(火神),袄教出自西域,是波斯之拜火教,南北朝时传入中国。目前,全国祆教建筑仅存于镇江、西安两处。火星庙戏台(含两廊看台)1982年被公布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二,镇江实验小学</p><p class="ql-block"> 她曾是镇江有名的“镇师附小”,据《镇江教育志》:市实验小学前身是南京女子中学实验小学,民国23年(1934年)7月,省政府决定该校迁镇,改名为江苏省立镇江实验小学。借用新马路五三图书馆为临时校舍,同时在笪家山前空地兴建校舍于民国25年(1936年)迀入。解放后,省实小改为江苏镇江师范附属小学。文革曾设初中部改名镇江卫东学校……1983年10月改为镇江市实验小学。江苏省立镇江师范学校复建后,该校于1989年又一度改为镇江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现又恢复镇江市实验小学名称并迀入原胜利路市八中原址,新建校舍面貌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苦于找不到该校校庆相关资料虽与我家只隔一条大西路,却感些许陌生,校长说,待疫情过后让我进校阅览校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 实小民国老照片(孔网)</p><p class="ql-block"> 追溯实小前身,1907年清两江总督端方奏准在江宁府建立的西洋“方言学堂”。1912年改为“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附属小学”,自此开启了镇江市实验小学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  实小早期老照片(摘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笪家山镇师附小老照片(京口发布)</p> <p class="ql-block"> 镇师附小老照片(京口发布)</p> <p class="ql-block">  从文革的“卫东学校”到“镇江实小”到“镇师第二附属小学”,再到“镇江实小”。(下面第二张照片是今天的江滨实小吧?)</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镇师附小毕业证书(孔网)</p> <p class="ql-block">  今天,全新校舍的“镇江市实验小学”在胜利路华丽转身,百年老校再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镇江实验小学百年校史沿革视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金山小学(新河小学)</p><p class="ql-block"> 金山小学原址是新河小学,新河小学创办于何时,有说三十年代,有说四十年代。新河小学曾是西区知名小学,是城西老工业区及周边城市劳动人民子弟就读的有一定规模的公办完小。但《镇江教育志》没有记录该小学的来龙去脉,“百度”上也查不到相关信息。我幼年记忆中依稀有新河小学的记忆,当年学校大门朝东开,出校门左是通向金山的大路,49年底我一岁多,随父母来镇就住在新河小学内,我大舅1948年起就任新河小学校长,父母来镇后都曾在新河任教。记得1954年发大水,新河小学门外筑了大堤,堤外一片汪洋,水退后,外婆和大舅的家(新河小学斜对面木行棺材铺后身)墙上有一道近人高的水印。还记得当年新河小学西隔壁是一个康复医院,收治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伤员,一天几个伤兵爬上屋顶,一边向小学操场掷瓦片,一边大喊“冲啊、杀啊”!吓到了学校师生,后来医院搬走了,整合到了南门大街和西门桥新马路两个康复医院。新河小学一直是中心校(见下图《镇江教育志》五十和六十年代图表,新河小学办学规模比金山河小学大一倍)。新河小学与金山河小学是两个独立的学校。八十年代新河小学一度“戴帽”改办为“镇江旅游学校”,后回归小学,并先后并入“金山河小学”等小学,现名“金山小学”。</p> <p class="ql-block">  据《百度》:金山小学原名金山河小学,系创办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承志荣学堂,几十年来,曾数校并入,几迀校址,2002年9月座落于长江路269号,同年更名于“金山小学”(这个表述符合史实吗?)。另《镇江教育志》上有两处出现“金山河小学”:一是:三十年代后期(日伪时期)有个县立“金山河初小”,校长刘岱光,地址金山河,二个班级,90名学生;二是:1952年私立木业小学改为公办“金山河小学”,校址新河路,究竟哪个金山河小学是今天金山小学的前身?“金山河小学”与“新河小学”本不是一码事!记忆中金山河小学在和平路北端靠小码头一带?</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新河小学毕业证书(孔网),校长:丁国民(我大舅),孙寄平和黄笔农,三人后都曾到中山路小学工作过,都是那些年镇江教育界的知名人士。</p> <p class="ql-block">  一组“金山河小学”不同年代的毕业证书(孔网)。</p> <p class="ql-block">  新河教师老照片,上图:49年11月校园内,我只认识谢守和(前左)、丁锦华(后右一)、我父亲崔庆尧(右一)三人。</p><p class="ql-block"> 中图:50年7月,新河小学校园内,认出我大舅、母丁国民、徐振英(左一、二),丁锦华老师(前左三),母亲丁巧英(前左五),谢守和老师(左六),许心祖老师(右一)……</p><p class="ql-block"> 下图:1949年8月,镇江解放初的秧歌队救灾义演,新河小学的我大舅(后左三),李一清老师(后左一)(摘自《镇江解放六十年画册》)。</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当年在新河小学工作过的老同事们退休后每年聚会,忆当年,话友情。</p><p class="ql-block"> 下图二,1998年聚会风车山教工宿舍:前左:丁锦华(市一中退休),许心祖(王家巷小学退休,时75周岁),丁巧英(解放路小学退休,时70周岁),( ? ),徐振英(大桥小学退休,时76周岁);后左:李一清(新河小学、旅游学校退休),丁国民(市人大退休,时78周岁),( ?),崔庆尧(市八中退休,时78周岁)。(遗憾,父母健在时未问清照片不认识的几位老师的名字)照片上的老师如今大都已逝去,我知道许心祖老师仍健在住在丁卯信缘康养老院,今年应该一百岁了,她孙子是央视主持人沙展,祝许老师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新河小学的老校友,你们还记得照片上的老师吗?</p> <p class="ql-block"> 金山小学新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镇江师范专科学校</p><p class="ql-block">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四十周年校庆纪念册(1958一1998)(28.3x20.7㎝,39页)。</p> <p class="ql-block"> 内页</p> <p class="ql-block">  在这份62年在教职工名单上我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他〈她)们后来是我省镇中的老师:刘昌年、钱瑟之、孙新兴、冯浩田、王联元、干平一、周洁明、应天仕、赵溥霖、潘焕庭……</p> <p class="ql-block"> 校友名录(28.3x20.7㎝,351页,道林纸印制)</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中文系七八级镇江班,我看到了镇中同学陆兆岚的名字。数学系名录中有小学八小同学潘明,初中一中同学刘善教、夏俊峰、邬文强,还有一中校友方复镇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江苏科技大学</p><p class="ql-block"> 《航程》一江苏科技大学发展纪事(八十周年,1933一2013)(21x14.5㎝,313页)。</p> <p class="ql-block">  江苏科技大学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1,上海私立大公职业学校(1933年);</p><p class="ql-block"> 2,上海机电工业学校(1952年);</p><p class="ql-block"> 上海市高级机械职业学校船舶制造科、上海水产学院附设水产学校轮机科、福州?工业学校船舶轮机科并入;</p><p class="ql-block"> 3,上海船舶工业学校(1953,8)</p><p class="ql-block"> 上海工厂设计学校并入(1961,9)</p><p class="ql-block"> 4,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1,2)</p><p class="ql-block"> 5,镇江船舶学院(1978,12)</p><p class="ql-block"> 6,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3,6)!</p><p class="ql-block"> 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1999,11)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2001,3)并入;</p><p class="ql-block"> 7,江苏科技大学(2004,5一至今)</p> <p class="ql-block"> 江科大发展史</p> <p class="ql-block">  《走向深蓝》江科大建校80周年宣传片。</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六,江苏大学</p><p class="ql-block"> 不知江苏大学有无校庆纪念册,现有一本“江苏大学史话”。该校前身江苏工学院,再前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1年建于镇江汝山乡。1963年,吉林工业大学排灌机械专业和排灌研究室并入。1970年,南京农学院机械化分院又并入该院。“文革”初期一度更名为“工农大学”,1982年改名为江苏工学院。1994年1月改名江苏理工学院。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前身江苏工学院)、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p> <p class="ql-block">  江苏大学史话(21.5x14.8㎝,258页)</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承百年传统,创一流大学一一高良润</p><p class="ql-block"> 中:校训解读</p><p class="ql-block"> 下:回忆文章“与陈云阁书记的忘年交”</p> <p class="ql-block">  勇于科技创新的老校长一一记戴桂蕊教授(上)</p> <p class="ql-block">  永远的良师一一高良润教授(中)</p> <p class="ql-block">  怀念在我校工作过的四位老红军(下)</p> <p class="ql-block">  难忘趣事(梦溪校区)作者王联元(曾是我省镇中老师)</p> <p class="ql-block">  1960年10月,有关人员为“镇江农机学院”选址</p> <p class="ql-block">  1962年10月,周总理颁发给陈云阁院长的任命。</p> <p class="ql-block">  陈云阁同志高风亮节的革命和工作经历(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1963年秋,学校师生参加学校操场平地劳动。</p> <p class="ql-block"> 上图:八十年代学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  下图上:“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一一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中图:陈云阁工作照(陈晓绯提供,陈晓绯省镇中68届初中校友、陈云阁女儿)</p> <p class="ql-block">  下图:博士生导师高良润教授和桑正中教授在指导博士生。</p> <p class="ql-block">  学生在农机学院门口留影,下图:1968年学生在校门口留影(孔网)。</p> <p class="ql-block">  1960年镇江农业机械学院成立后,高良润和吴起亚来校工作,他们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专业科学的缔造者,对学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照片是1949年夏,他们在南京大学农业工程系时,与师生在丁家桥校园内合影。前左六吴起亚,左七高良润。</p> <p class="ql-block">  1961年南京工学院九系农机学院的部份人员和南京工学院院、系领导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八二届农机系毕业生</p> <p class="ql-block">  八四届水八O一班毕业生(照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联合国工发组织第二期农机培训班(1984年10月金坛)</p> <p class="ql-block">  1991年建校30周年校庆,洛阳拖拉机厂赠送拖拉机场景。</p> <p class="ql-block">  1982年,江苏工学院揭牌。</p> <p class="ql-block">  1994年,江苏工学院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p> <p class="ql-block">  1999年,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并入江苏理工大学。(照片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2001年,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p>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抗战时期内迁湖南沅陵,1947年迁回镇江复校。(摘自《古城掠影》</p> <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医学院师生为北京“沈崇事件”上街游行声援(摘自《古城掠影》)</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师生们上街游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p> <p class="ql-block">  上图:国立江苏医学院大门(摘自《古城掠影》)</p><p class="ql-block"> 下图:镇江医学院老照片(摘自《江苏大学史话》)</p> <p class="ql-block">  镇江师范专科学校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江苏大学组建10周年暨办学109周年校庆大会。</p> <p class="ql-block">  江苏大学组建20周年暨办学119周年校庆(照片摘《百度》)</p> <p class="ql-block">  江苏大学组建20年大会视频(百度)</p> <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意在图读镇江这些学校的前世今生,从而了解家乡的教育历史,以史为镜,励志今人。因资料有限,能力不够,编写内容难免挂一漏万,拋砖引玉,欢迊补充,出错之处,诚请斧正。本文冗长赘叙,史料文章,枯燥乏味,谢谢费心阅看,个人作品,个人感情,不恭之处,恳望谅解!</p><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