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2.8 晴 星期三 第279篇</p> <p class="ql-block">三年疫情有太多人无法回家看望父母,今年春节你回家了吗?这个春节因回老家而有意义,也有太多值得记录的事情。</p><p class="ql-block">疫情一放开,就试着给领导请假回家,结果领导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具说新领导很难讲话)。请好假跟姐姐联系,担心疫情肆虐我路上带孩子不安全,担心老人年龄大,保护的好没有阳,怕我带回不同毒株(当时传说不同省份毒株不同),让我最好不要回去,等疫情过了再回,我有些犹豫了。但又有不死心,试着在网上抢票,因赶在春运前票也不紧张,那颗归家的心又不安份起来。</p><p class="ql-block">1月7号我和儿子踏上归家的列车,近8个小时的动车坐的腰酸背疼,但归家的心是幸福、迫切的,真正的明白什么是归心似箭。到汉中站原本打算倒大巴再坐1个半小时就到家(火车站出站就是客运站,很方便),可姐夫担心我们辛苦执意来车站接我和儿子。感恩感谢!</p><p class="ql-block">从早点9点多出发到晚上快8点到家,高铁十汽车历时11个小时终于到家了。到家看到爸妈、大哥、大姐等着我,觉得好幸福,好温暖。孩子看到外公外婆很兴奋,一路的疲惫也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回家两天后大哥回他市里的家,我接管照顾父母的任务。父亲今年90高龄,母亲也88了,俩老生活很规律:</p><p class="ql-block">8:30之前起床,父亲起床之前喜欢躺床上抽会烟,早餐没好就先喝会茶</p><p class="ql-block">早餐:9:00左右(杂粮米糊+花卷)</p><p class="ql-block">午餐:12:00左右(软米饭+新鲜菜)无论浑素软烂就好</p><p class="ql-block">午休:1:30(大概1个半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晚餐:5点之前(面条或粥)</p><p class="ql-block">休息:晚9:30</p><p class="ql-block">令我佩服的是父亲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习惯。父亲每天除吃饭,午休,别的时间都会用来看书,无论是他以前的医学书籍,还是姐姐们带过来的杂志,他都如获至宝,戴着老花镜一坐就是一天,有时还拿着放大镜边看边用笔写写划划,每一篇每一页都不放过。这一幕让我惭愧,如果我上学时有老父亲一半的学习力,只怕清华,北大都不是问题。</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某晚9点所拍,父亲仍在看书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某晚父亲突然对儿子说!把作业拿来让我看看,儿子一紧张,还好前一天刚好写了点作业加一篇日记。儿子必恭必敬的送上作业,紧张的站在父亲身边不气不敢出。想起我小的时候,父亲也会在周末忙里偷闲检查我们作业,每每这时我也是相当紧张,担心被骂被罚。</p><p class="ql-block">父亲一页一页的看,把儿子写的日记也读了一篇,不停的夸儿子字写的好,文笔也不错,哈哈,看来身份不懂对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样了,记得我们小时候父亲很少表扬我们,不骂不罚已很好了。记得二哥当年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二等奖,奖励了一台收音机(那时是稀罕物),父亲也怎么表扬二哥。儿子终于松了一口气,说:我还会努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