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让学习真正发生

小明

<p class="ql-block">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p><p class="ql-block"> 草木新秀,万物复苏。</p><p class="ql-block"> 童书阅读,浸润生命;</p><p class="ql-block"> 专业之光,书写尊严。</p><p class="ql-block"> 相约周三研,整本书阅读“语”你同行……</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在凝碧报告厅进行,一共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为观摩整本书阅读录像课;第二时段由我校教科室主任高武强点评和指导;第三时段为“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颁奖。</p> 第一时段:观摩录像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童年》推进课。本节课通过阅读任务单的使用,使学生明确主人公阿廖沙不同称呼背后所蕴含的情感;通过主人公视角下外祖母和妈妈形象的变化,体会变化背后的深厚情感;聚焦“外祖母和妈妈”的争吵,抓住关键词,体会细节描写的言外之意。从而引起了学生深入阅读《童年》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中国古代寓言》分享课。老师通过设定的主题“小故事、大道理”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分享,运用了多种支架,如寓言故事身份证等形式,让学生交流了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老师通过对比、连读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寓言故事的特点,使学生懂得整本书如何做才能读得明白,读得清楚。同时,老师注重联系生活和实际等,巧妙将道理运用到其中,内化为学生的认知,进而伴随学生健康成长。</p> 第二时段: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高武强主任对两节课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对值得大家学习的细节进行深入的讲解。对整本书阅读课提出了三点建议:1.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与引导,使学生的读书更加深入;3.搭建合适的阅读支架。</p> 所思所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兴趣为先 方法指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年级 赵巾歌</span></p><p class="ql-block"> 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阅读是最美妙的种子。今天下午的两节名家课例,让我对整本书阅读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整整一下午,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程凡老师的《小故事大道理》一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程老师牢牢抓住“读故事悟道理”这个主线,通过设计“看插图猜故事”“寓言故事身份证”“学习启示卡”等多种活动,引领学生开启阅读分享之旅。程老师十分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排行榜”故事的分享、看插图猜故事、根据线索猜故事、聊聊“好笑”的故事等等营造了温馨有趣的学习氛围,学生乐于参与课堂。“寓言故事身份证”的设计,孩子们畅谈自己的想法,相似道理的分享以及寓言故事的运用,循序渐进地让孩子们在分享中真正读懂“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p><p class="ql-block"> 最后,高主任还指出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乐意读,还要在指导中引领方法,渗透阅读策略,助力学生阅读。</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深知整本书的阅读对孩子们的成长大有裨益。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带着对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学习收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孩子阅读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研名课促成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年级 谢嫚嫚</p><p class="ql-block"> 今天教研活动聆听了两场整本书阅读课,徐飞飞老师的《童年》抓住核心要素人物,从名字和外貌的变化、细节体会人物的情感,循序渐进,学生通过读情节沉浸其中,通过同学间分享感受体会人物的情感。程凡老师的《小故事大道理》分享课抓寓言故事的寓意相似之处将课堂交给学生,通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根据提示说故事、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阅读充满了兴趣,教学过程抓住“读寓言、悟道理”这一主线,通过多种形式如“寓言故事身份证”“阅读启示卡”等步步推进归纳总结出学习寓言体会寓言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师借助学习卡鼓励孩子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感悟到更多的道理,反思自己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正。</p><p class="ql-block"> 名师的整本书阅读课为我们提供了课例,认真学习后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追梦语文,沉醉一路芬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年级 王静利</span></p><p class="ql-block"> 新学期,新征程,伴着早春的微风,新学期的第一次语文教研拉开序幕。本学期继续延续“上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让学习真实发生”的活动主题。今天的研修内容是:整本书阅读课例赏析。“整本书阅读”是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构建深度学习课堂的重要抓手。今天的《童年》整本书阅读,由付雪莲名师工作室设计,徐飞飞老师执教,这是六年级的一节整本书阅读课。这节课的设计十分巧妙,而徐老师精彩的朗读,恰到好处的语言将这一课的教学展现得很是精彩!在阅读外国名著时,复杂的名字对于每一位读者来说是个比较普遍的阅读困难,这节课就从这个板块入手,由主人公阿廖沙的名字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第一个板块——名字里的情感。通过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名字不同的称呼中透露出来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同一个名字的不同称呼,体会作者的情感。由身边的寻常事物与作品进行连接,犹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无声息地将孩子们领入《童年》的世界中。第二个环节:主角身边的人,第一个人物——外祖母,通过找出文中对外祖母的描写,体会人物的特点。徐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亲切温柔又循循善诱,如二三月里的春风拂过柔柳一般,有趣而可爱。第二个人物——妈妈,则从人物的变化中,一点点如抽丝剥茧般发现人物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特点,设计真巧。</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的交流分享成为课堂的主阵地,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蔓延到文本的深处。今天的学习也让我们思考,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当下的文本解读,更要教授学生在未来如何去深入地阅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观摩中明“法” 研讨中悟“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四年级 金杏芳</span></p><p class="ql-block"> 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探讨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在一次次的探讨中,感觉认识在一层层的清晰、深入,思路在一点点地打开。</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语文教研,观摩了《童年》《小故事大道理》两节整本书阅读的课例,聆听了高武强老师的分析、引领,我们对整本书阅读又有了更多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徐飞飞老师的《童年》一课,老师领着孩子们聊书中的主人公,聊主人公身边的重要人物,聊那些不容易被我们关注到的细节,引领孩子们体会细节中蕴含着的情感,同时帮助孩子们读懂一些语言的“言外之意”。在这样的引领中,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相信孩子们会慢下来,更用心地去读完这本书。从李老师的课堂中,我也意识到,我们老师进行整本书的教学设计时必须自己做好充足的阅读准备,才能找准切入点,更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书中遨游。</p><p class="ql-block"> 我不禁也在思考:话题探讨在整本书阅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那么什么样的话题才是优质有效的呢?对于不同的年龄段,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该有怎样不同的倾向呢?学习在路上,探索进行中。整本书阅读是扎扎实实的阅读行动,只有“以身试读”,并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积极点燃学生阅读的激情,才能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会读书,让书籍润泽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借力教研,以思养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五年级组 周辉平</span></p><p class="ql-block"> 自从接触小学语文教学开始,就一直在各种课堂、培训中听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本书阅读教学”,</span>它又仿佛“犹抱琵琶半遮面”,今天下午听了两节观摩课以及高主任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引领后,如遇灯塔,指引方向。</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师总希望能跟学生们就一本书聊得很深入,却往往忘了孩子在最初阅读时所面临的真实阅读困难。徐飞飞老师执教《童年》,有一张PPT上面全是主人公阿廖沙的称呼,这就是孩子们在阅读时遇到的真实困难。徐老师看见了,并使用了这样用效的方法让孩子们解决这一阅读难题。</p><p class="ql-block"> 听了程凡老师《中国古代寓言》的阅读指导课,我对整本书阅读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程老师这节课,落实了双线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在“趣”字上下了大功夫,巧妙地教授了学生读什么,怎么读。看插图—学故事—讲故事—相同点—明道理—用成语。程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有把手可抓,有方式可选。</p><p class="ql-block"> 我想今后在对孩子们阅读上,我应该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应该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这样他们才能更爱阅读。</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而我们正行走在学习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有趣,得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六年级 刘士敏</span></p><p class="ql-block"> 引导儿童共读一本书,就是在他们的童年播下一粒美妙的种子……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带着对阅读的思考,我认真学习今天展示的经典课例,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徐飞飞老师执教六年级课例《童年》,通过对主人公阿廖沙的不同名字切入,让学生自主回读文章,体悟人物名字背后蕴藏的情感。这个环节设置得贴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把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转换为方法,并且联系生活经历去理解,轻松有趣。在处理“读懂言外之意”的环节中,徐老师生动的现场演绎让学生共感共情,仿佛重现了故事中的画面,最后对于“孤儿”一词的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担任主持,自主发问和思考,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又一次对生命、成长与爱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整本书阅读的第一要义是“兴趣”。首先要保证课堂的趣味性,再考虑阅读策略的渗透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得到阅读的趣味,爱上阅读;更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而且最好是可迁移的阅读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第三时段:活动颁奖 <p class="ql-block">  在2022年度洛阳市“读一本好书”优秀征文活动中,我校认真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经过层层选拔,推荐了两名教师、两名学生和三名家长参加市级比赛,最终获得荣誉。成绩的取得,反映出我校对全员读书工作的重视,稳步推进,成果显著,同时,从今后的工作也是这个极大的促进。</p>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春草绿,</p><p class="ql-block"> 早春伊始万象新。</p><p class="ql-block"> 树木吐芽,充满了新学期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春风徐来,带来了新思想的生机。</p><p class="ql-block"> 上一节有情趣的语文课,让学习真正发生。行走在求知的路上,遇见更美的风景。</p>

整本书

阅读

学生

老师

故事

孩子

学习

童年

寓言故事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