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原载2023年2月9日《中老年时报》家族版,署名:柳福(侯福志)</p><p class="ql-block"> 儿时,父亲花了4元钱在城里买了一个匣子,匣子就是收音机的别称。从此,这个匣子就成了一家人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听曲艺,什么单弦了,大鼓了,时调了,几乎所有的曲艺形式,只要是匣子里播放的,她都喜欢听,而且不管是躺着休息,还是洗衣、做饭、扫院子,匣子里传出的声音,都一直在陪伴着她。晚上,母亲会在煤油灯下听匣子。她那专注劲儿,连我跟她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p><p class="ql-block"> 父亲也爱听匣子,但他主要是听新闻。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外,其他新闻类节目他听起来照样是没完没了。平常的时候,父亲都是在大队部上班,只是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吃完饭,他就又走了。所以,匣子主要归母亲享用。但晚上吃过饭后,父亲就很少再出去,经常是一直待在家里。这时,二人往往为争夺匣子的使用权而产生矛盾。父亲有个习惯,他晚上很晚才去睡觉,而母亲到了晚上九点多,就进入了梦乡。天长日久,二人就达成一种默契。在九点半之前,匣子的使用权归母亲。九点半之后,待母亲休息了,就归了父亲。父亲是个夜猫子,他听起广播来,同样是没完没了,甚至可以把所有播音员都熬回家。有的时候,我半夜起来上厕所,还能听到匣子里传出来嗡嗡声。原来,父亲是伴着广播声入睡的,因为匣子没有关,而且节目早已经结束了,所以匣子里仍会传出电波的嘈杂声。</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上高中时,有个同学在无意中听到老师宿舍后窗户传出了广播声,细听方知里面正在播放刘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这里就聚集了上百人,每天如此。这位老师似乎觉察到了这个情况,他知道同学们喜欢听评书,索性就把匣子由屋里移到了后窗台上,把音量调到最大。就这样,我们每天中午都可以听一段评书,连续听了好几个月。只可惜,评书没播讲完,我们就高中毕业了。“且听下回分解”俨然已成过去。</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乡村考察留念</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老院子</p> <p class="ql-block">故乡李各庄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大家族春节合影</p> <p class="ql-block">本人担任报社法律顾问留影</p> <p class="ql-block">本人参加文史活动留影</p> <p class="ql-block">本人的两本武清风土读物</p> <p class="ql-block">故乡李各庄村的风土记</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侯福志:笔名御河轩主。1964年11月11日生于武清县石各庄公社李各庄村。天津知名文史学者、乡土文学作家。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档案馆近代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自1986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在《天津日报》《今晚报》《中老年时报》《中国老年报》《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矿业报》等报纸及《地球》《化石》《天津文史》《天津史志》等杂志上,发表文史随笔、科普作品及散文作品2000余篇。 </p><p class="ql-block"> 累计出版著作有:《天津民国的那些书报刊》《刘云若社会言情小说经眼录》《大地史诗——地质史上的天津》《津沽谈往录》《津沽乡情录》《沽水旧闻录》《桑梓纪闻》(卷二)、《桑梓纪闻》(增补本)、《津沽诗集六种》《老天津的旧报旧刊》《老天津的地质风物》《评剧皇后刘翠霞》《李各庄风土记》《武清乡村老物件》《报人王小隐其人其事》等十多部。主编或参与主编了《天津地矿工作二十年》《天津地热(温泉)志》等著作。另参与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及武清等5个区的30余本文史资料编辑或撰稿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