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香格里拉的大白塔,据说是世界最大白塔,是和谐塔中塔!</h3> <h3>飞来寺看到了“日月同辉”是一种吉兆。“日月”为“明” ,预示“大吉”。愿我们永远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顺顺利利🙏🙏🙏</h3> <h3>到飞来寺好多次了,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梅里雪山十三峰日照金山。愿一切好运🙏🙏🙏</h3> <h3>纳帕海是个季节性湖泊,在中甸的西北城,那里也是个山间盆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每当秋季来临,许多飞禽便会光临湖面….</h3> <h3>一车墨镜姐姐向梦寐以求的蓝冰出发😄</h3> <h3>一路风景尽收眼底</h3> <h3>每次进入西藏界都要打卡拍照</h3> <h3>进入西藏就是盐井,芒康盐井古盐田已有1300年历史,位于西藏芒康县盐井镇澜沧江东西两岸,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是我国境内较为完整的古老制盐方法。</h3> <h3>盐井是一个充满神奇灵性的金土,在澜沧江东西两岸的沙滩和悬崖峭壁的陡坡上,层层搭建有3200多块盐田,年产盐数百斤。在这里可以看到纯手工制盐全过程,勤劳朴实的盐民和淳朴的民族风情。</h3> <h3>西藏盐井有个出名的“加加面”,盐井加加面38元一位,想吃多少吃多少,最高记录147碗,一口一碗,每吃一碗放一块石子,超越第一名可以免单,很有气氛。</h3> <h3>数数我吃了多少碗😄</h3> <h3>从云南到西藏在西藏境内的第一座高山红拉山,海拔4448米,是滇藏线在西藏境内翻过的第一个垭口。</h3> <h3>澜沧江竹卡大桥是318线上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川藏的界河。桥边一碑,上书毛主席字: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据说这里有段故事,当年有一个排的战士守卫在这座大桥上,后来在六十年代被几百名叛匪包围在桥头的碉堡中,切断水源和粮食供应并要求守桥部队投降。战士们一面坚守阵地一面派人利用黑夜冲出包围向部队报信请求救援。由于守桥部队不知道被派出去的战士巳被叛匪打死无法报信求救,仍在澜沧江大桥桥头碉堡中坚守不投降等待救援。当十几天后,大部队得到消息赶到大桥时,叛匪已经逃跑了,而守桥部队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已经全部牺牲,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后来,人们在桥头立了这个无名纪念碑,以挽怀那些守卫大桥而牺牲的英勇战士。</h3> <h3>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实际高度为5130米,成为川藏南线上海拔第一高度的垭口。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就是川藏线最长最缠绵的东达山。</h3> <h3>“怒江72拐”:是指川藏线上垭口海拔4618米的业拉山盘山公路(位于川藏南线即川藏公路南线的邦达镇至八宿县城间,16公里)在西藏昌都地区的八宿县境内,中途经过怒江,坡陡路险,人称“九十九道回头弯”、业拉山“108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130多个弯。</h3> <h3>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还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亚隆、若骄、东嘎、雄加和牛马冰川,该冰川群中亚隆冰川最为壮观。“亚隆冰川”长12公里,从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延伸至海拔4千米的岗日嘎布湖。气候上,地处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冷空气的主要通道,降水充分,有利于冰川的发育,属于海洋性冰川。</h3> <h3>在来古冰川上有水果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h3> <h3>来古冰川一名来源于紧邻冰川的一个藏族小村落——来古村,来古在藏语的意思就是隐藏着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第一眼看见来古冰川就犹如眼前突然出现一美女一阵惊艳。</h3> <h3>这似乎想把鲨鱼嘴搬掉嘛……</h3> <h3>来古冰川坐滑板车~刺激✌️</h3> <h3>想爬上这块蓝冰上拍个照片,结果没有爬上去。在离开冰块的时候,不知不觉磕了个长头🙏🙏🙏钻心的疼……</h3> <h3>“盐井天主教堂”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纳西民族乡上盐井村,国道214线旁,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圣堂。当地也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聚落。</h3> <h3>教堂所在地百分之八十的村民信奉天主教,现有一位当地藏族神父主持教务,他叫鲁仁第,吟诵译成藏文的《圣经》。信徒由神父取名,名字多与欧洲人相似,丧事也按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安葬,是西藏唯一的天主教堂。</h3> <h3>教堂外部揉合了西方和藏族风格,内部属哥德式建筑。</h3> <h3>今夕元宵,月圆灯明。恭祝月圆家圆团团圆圆,好运涛涛,幸福绵绵,快乐久久,元宵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