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疫不过三,终于熬到新冠病毒“动态清零”解除之时,老沛再次来到新加坡孩子家欢度春节。由于三年疫情防控造成心理极度压抑,老沛一到新加坡,就去办理了马来西亚一年期多次往返签证,准备今年到新山、槟城、吉隆波、马六甲和仙本那等地去好好散散心。1月31日拿到签证后,马上就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果断下单了亚航机票和香格里拉酒店,决定自己一个人去槟城度假一周,尽显天马行空的个性。</p><p class="ql-block"> 槟城地处马来半岛的西北部,亦称槟榔屿、槟州,有“印度洋绿宝石”之称。槟城人口160多万,其中马来人占42%、华人占40%,印度裔占9.9%,非大马公民占6.3% (主要是新加坡养老人员)。在槟城的华人中,可分成移民华人与土生华人两类,后者又可以分成华人后裔与华人同当地人通婚者的后代(即所谓峇峇和娘惹)。</p><p class="ql-block"> 马来西亚槟城是1786年由英国人莱特船长发现和占领的,并出任槟城第一任总督。据史书记载, 当莱特抵达槟城时,这里还是人烟稀少的岛屿,只有居民58人,其中包括三位华人,即教书先生张理、客家铁匠丘兆进和烧炭人马福春。他们三人在1745年就来到槟城,比莱特早来41年,一直都在丹绒道光过着打渔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这三人都被晚辈尊奉为槟城华侨的开辟者,死后化身成为大伯公,倍受当地华人敬仰。</p><p class="ql-block"> 由于新加坡的掘起,人们逐渐忽略了百年来槟城对中国的影响,实属遗憾。除了1910年孙中山先生在槟城主持“庇能会议”,筹获巨款,决定在广州举行黄花岗起义之外,槟城还出了一位中国传统文化大师、翻译家辜鸿铭。满清末年,许多中国先驱者都曾留居槟城,并留下众多遗迹。然而,由于后人对历史的不解,这些珍贵的遗迹都遭受人为和大自然的摧毁。例如: 槟城极乐寺放生池附近的山壁,就刻有许多文人和同盟会志士的题咏,可惜大多数题咏已因雨水侵蚀而无法辨认,其中就有康有为所题的“勿忘故国”。</p><p class="ql-block"> 由于槟城历史不长,老沛这次走过的地方,并没有发现多少令人神往的名胜风景,但所到之处不难发现,早期华人留下的足迹几乎遍布槟城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众多显目的会馆和海边姓氏桥,让老沛深深感受到当年华人下南洋的艰辛和不易!在与当地华人短暂的交流过程中,老沛发现他们对槟城的慢节奏生活都比较知足,认为过日子没有压力就是最大的幸福,真羡慕他们那种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现在槟城土生华人和峇峇娘惹们,绝大多数人都已溶入本地的生活方式,讲起马来话来比华语还流利,但华语学校(双语教学)例外,因为华人的聪明、勤劳和好学,在当地已深受称赞和追捧,所以现在槟城马来人越来越多把子女送到华校来接受教育,这是老沛这趟槟城之行的最大发现和惊喜!</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樟宜机场,曾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球最佳机场,新落成的4号航站楼更是让老沛耳目一新。能把机场建设和管理的如此漂亮,不得不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 槟城首府乔治市于2008年7月7日,荣获联合国文教科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荣誉称号。槟城作为一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古迹众多,随便在街道上都能看到各种宗祠、博物馆、故居和华人会馆;沿街的铁塑漫画、街头壁画以及古迹祠堂,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老沛这次到槟城度假,除了往返机场,只叫了一次计程车去路程较远的极乐寺,其他景点和古迹全部步行,真正做到用双脚丈量槟城,所以,对槟城的市井生活感受的特别深刻。</p> <p class="ql-block"> 槟城早期为孙中山及中国同盟会和革命党在东南亚的主要根据地。除了创办《光华日报》, 革命人士也在槟榔屿组织“槟城阅书报社”鼓动革命。黄花岗起义即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就是孙中山和赵声、黄兴、胡汉民、邓泽如等同盟会重要骨干,于1910年11月13日在槟榔屿议决和策划的。“槟城孙中山纪念馆”就在这个会议旧址上成立的,2001年马来西亚时任首相马哈迪亲自为该馆主持开幕礼。2002年4月25日中国前主席胡锦涛莅临参观该馆。老沛这次前往参观,偏偏遇到意外休馆未能入内,深感遗憾!</p> <p class="ql-block"> 1841年,在广东大埔县(李光耀的祖居地)西河镇的车龙村,一名男孩呱呱坠地。他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生于一个内忧外患的年代,成长在山多地少的客家山区贫寒家庭。从小放牛,只读了3年书, 16岁那年,他和几个老乡坐着猪崽船下南洋谋生。</p><p class="ql-block"> 到了1890年,50岁左右的他,全部资产折合白银达8000万两,比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更比此前的江南首富胡雪岩的个人财产多出两三倍,真正的富可敌国。更难得的是,1916年,他76岁病逝时,灵柩从南洋返回大埔的过程中,所经过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地政府均下半旗致哀。甚至中华民国外交部还特为此发布的讣文,一份为中文,一份为英文,签署人为外交部代理部长陈籙。他就是华侨首富张弼士。</p><p class="ql-block"> 张弼士当年下南洋首先到了印尼的雅加达,当过帮工,开过商行,采过锡矿,后来成为当时海外华侨中首屈一指的巨富。从此,他亦商亦官,走上仕途,先后任清廷驻槟榔屿(槟城)领事、新加坡总领事等职。为了振兴祖国工业,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等,并创办山东烟台张裕酿酒公司。张裕解百纳前几年一直是老沛的最爱,可惜的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张裕葡萄酒,却很少有人记得烟台张裕酿酒公司是张弼士一手创办的。</p><p class="ql-block"> 张弼士故居不仅是全马现存最大的清代中国园林式豪宅,在整个东南亚,同类的百年巨宅恐怕也找不到第二座。蓝屋是在1897年动工兴建的,用了整整七年才完工,房屋外观虽然很中国,但内部陈设却是华洋融合,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张弼士去世后,蓝屋由其最后一个儿媳唐秀美女士负责照看和打理。现在去蓝屋参观,展厅内陈列的女式服装,均是唐秀美女士所捐赠出来的。1989年,张弼士最喜爱的儿子也去世了,唐秀美因独自一人无力继续照看蓝屋,便在 1990年将蓝屋整体出售给槟城的华商,后由四名当地富人合资买下,再一次验证了富不过三代的规律。1995年,新业主对蓝屋进行了全面重修,工程完成后,这座百年老屋就成为一座气派不凡的展览馆,对外开放。到了2011年,澳大利亚《孤独星球》旅游丛书,曾评定过全世界的“十大豪宅”,这栋“蓝屋”名列第二。大家以后如果有到槟城,一定要到蓝屋看看。</p> <p class="ql-block"> 郑景贵(1821-1898),广东增城人。父辈因生活无着只身漂泊南洋,留下他母子相依为命,久无音讯。郑景贵奉母命到南洋寻父谋生,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随父经营工商业,其父在马来亚经营小本生意,仅可糊口。郑景贵去后,以其机灵聪敏,助父一臂之力,生意渐有起色。</p><p class="ql-block"> 到了咸丰十一年,40岁的郑景贵已跻身富商行列,成为马来西亚侨领和锡矿业巨子。此后曾倡建增龙会馆,兴办华侨学校,热心公益事业,被英国殖民当局授予其“甲必丹”武官职衔。同治九年(1870)直隶大水灾,郑景贵捐巨款赈济,李鸿章上报朝廷褒扬其义举,获赐“急公好义”牌匾于其故里。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殖民军侵犯南疆,郑景贵再捐巨款支持抗法,获赏赐二品荣誉官衔并封赠三代。郑景贵曾在家乡买良田1000多亩,收田租用于家乡修桥整路,赈灾恤贫,兴办教育。后来又出资建设增江书院,并为县学捐进庠册金(奖学金)。</p><p class="ql-block"> 槟城侨生博物馆坐落在槟城打铜仔街,该博物馆是由郑景贵故居改造而成,这座四合院融合峇峇娘惹住宅风格,不只房屋外观和结构保持完整,内部更是收藏了上千件古董和珍贵藏品,以及金光闪闪的峇峇娘惹文物,精致典丽,喜气洋洋。整体建筑物中西结合,精致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其中陈列的纯金皮带和餐具,老沛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下,老沛从小就是一个无神论者,更谈不上什么宗教信仰,所以一辈子对寺庙都不是太感兴趣。这次来到槟城,极乐寺却引起我特别的关注,原因是我的家乡古田县,也有一个历经千年的极乐寺,老沛就想从中探个究竟。到了槟城以后,特意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我才发现槟城的极乐寺虽然历史不长,却大有来头。极乐寺始建于1891年,于1904年全面竣工。寺庙依山傍海,占地120,000平方米,为东南亚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华人佛寺。据记载,槟城极乐寺内的“大雄宝殿”和“海天佛地”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御笔。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御赐了《龙藏经》。可能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槟城极乐寺的开山住持妙莲法师,在寺庙刚刚开张之际,就将募化来的数万银元,献给清朝承担“庚子赔款”,赤子之心,日月可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