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手工:郑盛仪<br>摄影:唐 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郑盛仪老师继草编作品之后的又一精美手工呈现,彩绳中国结DIY民族风。<br>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在远古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时还有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结有着复杂曼妙的曲线,却可以还原成最单纯的二维线条。《说文》云:结,两绳相勾连也。也就是结在一起永不分开。但凡希望某种关系永不分开、中断,都会想到结。两人相好定终身的称“结发夫妻”,国家友好称“结盟”,把各种人聚在一起称“团结”,皆出此意。 <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结在中国早就存在,不过古时不叫中国结,如女子头上的蝴蝶结,中式的盘扣等,古人喜用锦带绾成连环回纹式的结,取名同心,唐朝诗人温庭筠的《织锦词》有云:“锦中百结皆同心,蕊乱云盘相问深”,表达男女相爱情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说到中国结,不能不说吉祥文化。因结与吉同音,故中国结作为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得国人喜爱。吉祥文化源自哪里?起于何时?已无可考据。但吉祥对于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通过各种手段、形式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结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出自于太初人类生活的基本工具。 在很多传统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时,吉祥文化从未衰退并且有新发展,中国结在春节特别火可见一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线绳编制而成,每个结都有它的编造规律,每个结又都根据其形、意而命名,如果把不同的结相互结合,再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起来便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品,不同造型的组合表示一种强烈浓郁的美好祝福,赞颂传达衷心至诚的祈祷和美好心愿,可以说每个中国结都体现着我们的聪明才智。<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中国结是国人们追求幸福,快乐,平安的一种愿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能错过吉祥文化,更不能错过中国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斗转星移,数千年弹指一挥间,人类的记事方式已经历了绳与甲骨、笔与纸、铅与火、光与电的洗礼。如今,智能手机这方寸之间,轻触手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可以尽在眼前。小小彩绳早已不是人们记事的工具,但当它被打成各式结绳时,却复活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