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广信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

广信区民政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社会救助基本原则</b></p><p class="ql-block">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社会救助制度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司路,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坚持统筹兼顾,加强政策衔接,形成兜底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合力,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b></p><p class="ql-block"> 根据《江西省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规程》(赣民发〔2020〕7号)和上饶市广信区民政局关于印发《城乡低保审批权限下放镇(乡、街道)工作实施方案》(饶广信民字〔2021〕41号)的通知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申请城乡最低生活保障。</p><p class="ql-block">—、提出申请</p><p class="ql-block"> 对持有上饶市广信区户籍(持江西省内户籍在上饶市广信区居住满一年),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或多人因病、因残、因学、因年老体弱(指赡养、扶养、抚养人履行义务能力较弱或无能力的)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我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我区规定的,给予最低生活保障。</p><p class="ql-block">二、申请方式</p><p class="ql-block"> 分为窗口申请和网络自助申请两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在户籍所在地或者实际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交以下资料,主要指“一证一书”:</p><p class="ql-block"> (一)一证: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非共同生活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及其配偶的居民身份证原件,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可以提供户口簿、护照等公安部门发放、认可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p><p class="ql-block"> (二)一书:《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p><p class="ql-block"> (三)前款所述对象原则上进行电子授权,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电子授权的填写《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并签字、按捺指纹,并注明未电子授权原因。因在外地无法在《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上签字、按捺指纹的,应当提供《个人委托授权及法律责任声明书》。</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通过网络自助申请的,按照以下程序办理:</p><p class="ql-block"> (一)申请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或者非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使用实名制账号登录支付宝APP→赣服通→民政专区→社会救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如实填写申请信息;</p><p class="ql-block"> (二)参照窗口申请,提交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非共同生活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及其配偶的身份证件;</p><p class="ql-block"> (三)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电子授权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应当承诺主动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入户收取《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个人委托授权及法律责任声明书》。</p><p class="ql-block">注:申请人所提供全部信息需真实完整,愿意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如存在虚报、隐瞒、伪造申请资料按照《江西省社会救助对象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理。</p><p class="ql-block">三、认定标准</p><p class="ql-block">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经济状况同时符合以下情形的,确认给予最低生活保障:</p><p class="ql-block"> (一)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22年城市为825元每人每月,农村为600元每人每月);</p><p class="ql-block"> (二)家庭金融资产总额低于户籍所在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含2倍);(注:202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52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92元)</p><p class="ql-block"> (三)家庭成员名下无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二轮和三轮摩托车)、船舶、工程机械和大型农机具;</p><p class="ql-block"> (四)家庭成员名下无工商登记,不存在雇佣他人从事各种经营性活动的行为;</p><p class="ql-block"> (五)家庭成员名下拥有的住房不超过1套,且名下无商铺、办公楼、厂房等非居住用途不动产;</p><p class="ql-block"> (六)家庭成员无买卖有价证券或者其他商业投资行为;</p><p class="ql-block"> (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经调查核实,可以视为维持家庭生产生活的必需财产,审核确认时可以视情予以豁免:</p><p class="ql-block"> (一)拥有作为唯一谋生工具的小型经营性车辆;</p><p class="ql-block"> (二)无住房,但有唯一一处商铺、厂房、酒店式公寓等非居住用途不动产,并将该非居住用途不动产作为家庭唯一居住场所,且家庭人均建筑面积低于户籍所在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建筑面积;</p><p class="ql-block"> (三)有大额存款且累计持有时间未超过12个月,能够提供自申请或者动态管理之日起前12个月内三级乙等及以上级别医院开具的医学诊断证明书、治疗方案等医学证明材料,确认存款用于治疗重大疾病的,可以按照该病种平均医疗费用酌情予以豁免;</p><p class="ql-block"> (四)有工商登记,但投资经营规模较小且无雇员,或者属于扶贫对象统一参加当地合作社、集体所有制企业等经济组织;</p><p class="ql-block">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 非共同生活的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赡养、抚养、扶养家庭原则上不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p><p class="ql-block"> (一)拥有2套及以产权房,且家庭人均建筑面积高于户籍所在地上年度居民人均建筑面积;</p><p class="ql-block"> (二)有非经营性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船舶、工程机械或者大型农机具,且交易价格高于户籍所在地当年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p><p class="ql-block"> (三)人均金融资产超过户籍所在地上年度居民可支配收入1.5倍;</p><p class="ql-block"> (四)在各类企业中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10万元(含10万元);</p><p class="ql-block">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特困人员供养</b></p><p class="ql-block"> 根据江西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特困人员认定实施细则的通知(赣民发〔2021〕7号)有关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人员,可申请特困供养。</p><p class="ql-block"> 一、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p><p class="ql-block"> 对持有上饶市广信区户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应当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p><p class="ql-block"> (一)无劳动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无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 (三)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p><p class="ql-block">二、申请方式</p><p class="ql-block"> 特困申请分为窗口申请和网络自助申请两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在户籍所在地或者实际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会救助服务窗口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交以下资料,主要指“一证一书”:</p><p class="ql-block"> (一)一证: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提供申请人本人身份证,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需提供申请本人及义务人的身份证原件。未办理居民身份证的,可以提供户口簿、护照等公安部门发放、认可的有效身份证件原件;</p><p class="ql-block"> (二)一书:《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p><p class="ql-block"> (三)前款所述对象原则上进行电子授权,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电子授权的填写《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并签字、按捺指纹,并注明未电子授权原因。因在外地无法在《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上签字、按捺指纹的,应当提供《个人委托授权及法律责任声明书》。</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通过网络自助申请的,按照以下程序办理:</p><p class="ql-block"> (一)申请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员或者非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使用实名制账号登录支付宝APP→赣服通→民政专区→社会救助申请→特困供养,如实填写申请信息;</p><p class="ql-block"> (二)参照窗口申请,提交本人和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身份证件;</p><p class="ql-block"> (三)申请人及义务人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电子授权的,申请人及义务人应当承诺主动配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入户收取《江西省社会救助申请及核对授权书》、《个人委托授权及法律责任声明书》。</p><p class="ql-block"> 注:申请人及义务人所提供全部信息需真实完整,愿意接受有关部门调查。如存在虚报、隐瞒、伪造申请资料按照《江西省社会救助对象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处理。</p><p class="ql-block">三、认定标准</p><p class="ql-block">(一)无劳动能力</p><p class="ql-block"> (1)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p><p class="ql-block"> (2)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p><p class="ql-block"> (3)残疾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肢体残疾人,残疾等级为一级的视力残疾人;</p><p class="ql-block"> (4)因患重大疾病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p><p class="ql-block"> (5)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二)无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 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财产符合当地特困人员财产状况规定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前款所称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等各类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的情形按江西省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评估的有关规定执行。</p><p class="ql-block">(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法定义务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本办法所称的无履行义务能力:</p><p class="ql-block"> (1)特困人员;</p><p class="ql-block"> (2)60周岁以上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p><p class="ql-block"> (3)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p><p class="ql-block"> (4)重度残疾人(一级、二级)和残疾等级为三级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p><p class="ql-block"> (5)因患重大疾病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本人收入低于当地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且其财产符合低保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p><p class="ql-block"> (6)无民事行为能力、被宣告失踪或者在监狱服刑的人员,且其财产符合当地低保边缘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p><p class="ql-block"> (7)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临时救助</b></p><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临时救助</p><p class="ql-block"> 临时救助是指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由政府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救助。</p><p class="ql-block">二、临时救助申请部门</p><p class="ql-block">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支出型临时救助审核确认以及经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特别救助审核确认等工作。</p><p class="ql-block">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支出型临时救助、特别救助的申请受理,急难型临时救助申请受理、审核确认等工作。</p><p class="ql-block">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临时救助相关工作。</p><p class="ql-block">三、临时救助申请流程</p><p class="ql-block"> 临时救助分为依申请受理和主动发现受理。</p><p class="ql-block"> 凡认为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或实际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急难型临时救助可以向急难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特殊情况也可以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直接申请。</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可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代理单位应当开具加盖单位公章的佐证材料,代理人应当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p><p class="ql-block">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及时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提出救助申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临时救助种类</p><p class="ql-block">1、急难型临时救助</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急难型临时救助:</p><p class="ql-block"> (一)遭遇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意外伤害以及突发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陷入困境,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p><p class="ql-block"> (二)其他特殊原因造成家庭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主要经济来源中断,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陷入困境,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p><p class="ql-block"> (三)在申请其他社会救助或慈善救助的过程中,基本生活存在重大困难,难以为继的;</p><p class="ql-block">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2、支出型临时救助</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支出型临时救助:</p><p class="ql-block"> (一)因在境内接受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本科及以下)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经教育部门救助后仍需负担的学历教育学费、住宿费、保育教育费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二)因在医疗机构治疗疾病、住院照料产生的必需支出超过家庭承受能力,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及其他社会保障措施后,负担仍然过重,导致基本生活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三)因在就业过程中,必须支出的就业成本突然增加,超出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p><p class="ql-block">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 支出型临时救助申请人在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家庭人均收入,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当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p class="ql-block">3、特别救助</p><p class="ql-block"> 申请人或者其家庭成员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特别救助:</p><p class="ql-block"> (一)特困供养人员、孤儿,重大刚性支出经扣除各种社会保障、其他社会救助、社会帮扶后,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其自付部分超过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p><p class="ql-block"> (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大刚性支出经扣除各种社会保障、社会帮扶后,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自付部分超过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的;</p><p class="ql-block"> (三)低保边缘家庭对象、支出型困难家庭对象重大刚性支出经扣除各种社会保障、社会帮扶后,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自付部分超过上年度当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倍的;</p><p class="ql-block">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p><p class="ql-block"> 重大刚性支出是指用于维持基本生活、因病、因残、因学、必要就业成本等支出的总和。</p><p class="ql-block">4、以下情况不予临时救助</p><p class="ql-block"> (一)故意隐瞒家庭真实收入、财产、支出和家庭人口变动情况,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p><p class="ql-block"> (二)拒绝配合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致使无法核实相关情况的;</p><p class="ql-block"> (三)各类服刑期内人员(经司法行政部门认定的社区矫正人员除外);</p><p class="ql-block"> (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p>

救助

申请

生活

家庭成员

申请人

人民政府

义务人

家庭

社会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