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碑阴、碑侧文字的书法 审美特征

彭国亮

<p class="ql-block">  礼器碑以存字量多且完整著称。有碑阳、碑阴还有碑侧。一般研习礼器碑(以下简称礼器)者,多以碑阳文字为重点。常人分析礼器的艺术特色也多以碑阳文字为例。</p><p class="ql-block"> 在汉隶碑碣遗存中,有各种审美特征的名品,但它们的审美特征较为单一。而礼器碑阴、碑侧文字的书法审批特征却兼容了诸多汉碑的审美特点。经过作者多年的研习、比较,礼器碑阴、碑侧文字具有清雅、方整、瘦劲、古拙、俊逸的审美特质。且听细说。</p><p class="ql-block">一、清雅</p><p class="ql-block"> 书法审美中,清而不浊,雅而不俗,是大众审美评价标准之一。赵孟頫行草可以天下一等一的清雅,曹全碑在汉隶中也可谓格外清雅。清者,书之格调。雅者,书之风神。混混沌沌,可谓浊,即不清。油光轻浮,可谓俗,即不雅。常言道,雅俗共赏。雅、俗可谓常常是并存的。在智者眼中,雅与俗是不同的,有明确的分界线。在庸人眼里,雅也变成了俗,因为他们没有雅的标准。礼器碑阴文字,清雅者居多。</p> <p class="ql-block">二、方整</p><p class="ql-block"> 在汉隶中,鲜于璜、张迁者最为方整。有整肃、雄强之美。在礼器碑阴、碑侧文字中,也有方整的。在清雅、瘦劲的队伍中格外张显出雄强、磅礴的力量。有画龙点睛之奇效,为书法艺术节奏的调节起到了两拔千斤的效果。方,在审美中往往代表力量;圆,在审美中往往显示柔美。在礼器碑阳中这种方、圆的线质普遍存在。而在碑阴、碑侧中圆线居多。故方整之美,在碑阴、碑侧中属于锦上添花的美。</p> <p class="ql-block">三、瘦劲</p><p class="ql-block"> 瘦者,精神清也。劲者,仪态清也。瘦硬的线质,是礼器碑最重要的审美特征。在碑阳文字的中后段,尤其突出。碑阴文字延续了其特质。瘦而不弱,细而有劲。犹如小钢丝,外在纤细,张力内含。是铁线篆笔法在隶书中的拓展。在唐人楷书中,褚遂良传承了礼器碑的瘦硬之美。古语云:瘦小的精神,胖大动威风。故礼器碑阴、碑侧文字尤其精神。</p> <p class="ql-block">四、古拙</p><p class="ql-block"> 汉隶中张迁数第一古拙,但别字多(不是异体字)。还有郙阁颂也异常古拙。在礼器碑阳中像霜、相(见下图)这类字只是少数。在碑侧中拙味更浓。特别是碑阳旁边的附加文字古意盎然、大智若愚。在西汉文字中,隶书沒有完全成熟时,篆、隶相杂,高古气息弥漫,如祀三公山碑文字犹为突出。在东汉中晚期后,隶书高度标准化、程序化、美术化,古拙之气逐渐消失。像礼器碑这种高度优雅隶书代表作,还古风长存,实属难得。且文字规范的拙,实则不易。</p><p class="ql-block"> 隶书风格是多变的,审美特征也多重的。在学习中能从审美特征上着眼,手下之字自然不俗。能捕捉到礼器碑中的高古气息,作品自然而然的有古味!</p> <p class="ql-block">五、俊逸</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定要把礼器碑碑阳、碑阴、碑侧三部分区分开来,且有突出的审美特质的话,碑阳文字方整雄强,碑阴文字清雅流美,碑侧文字则俊逸飞动。碑侧文字章法也特别,与简书相似。气息与摩崖石刻石门颂相通。以我的临习经验,从礼器碑侧小字过渡到石门颂大字没有相违的问题,审美特质相同,过渡自然是相和、相洽的。很多人写大字,只会把小字写大。缺少支撑大字的核心内涵,故大字无大气象,大格局。像我们身边的欧阳荷庚先生,他小字精到,大字雄强,且小字有气象,大字很精致。这是他打通了小、大字的内核。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不知要付多少的思想与实践才能做到如此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好老师多的是,就在我们身边。放在我们书桌上,携带在身上的本本字帖,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老师呢?因为我们学习书法中的所有问题与困难,它都能帮你解决。字帖,是最好的老师!研究之,思考之,学习之!</p> <p class="ql-block">  学习是一个难艰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人的一生中,会学习很多本字帖,但只要重点弄透一本,足矣。其余,皆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写好其他。我近十年,只学了礼器碑。其它,石门颂、好大王、石门铭、平复帖、急就章、月仪帖都是为礼器碑服务的。</p> <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7日下午于集虚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