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评价多元,助推学生劳动素养提升 ——向阳区第二十三小学开展“家务劳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佳木斯市第二十三小学

双减背景下,第二十三小学不断深化实施劳动实践教育,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坚持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总体目标为准则,准确把握各个学段目标之间的连续性、顺序性、进阶式螺旋上升的要求,围绕学生成长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有效落实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以劳树德、以劳益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 生活处处皆学问,学校劳动教育基于经验,联系生活,从课程到活动,从知识到实践,使劳动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坚持劳成系列、劳贵持久、劳在日常、劳有特色,真正让家务劳动成为一种习惯。 各个年级把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劳动”作为实施重点,以“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电器使用与维护”四个领域为主题内容,学校以学段为单位提供劳动清单、实施建议、活动目标及评价建议,全校学生共选择了23个日常劳动项目,创设了46个劳动场景,学生们以设计、探究、操作、录制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出力流汗,接受锻炼、感受辛苦、磨炼意志,让劳动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做”出来、“美”出来,从劳动中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有效掌握基本的家务知识和技能,体悟到正确的劳动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品质。 教育实践活动中,建议多指导少代劳,多鼓励少责备,充分发挥评价激励和导向作用,采用多样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知识技能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比如:劳动任务评价单、劳动过程记录清单、劳动奖章、语言评价等,设立“劳动光荣奖”“劳动之星”等项目,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参与评价,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切身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喜悦与美好,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

劳动

评价

教育

学生

家务劳动

实践

以劳

活动

第二十三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