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浙商的大西北创新苦旅:“创新确实太难了,但也很诱人!”

章轲

<h5>章轲 文/图</h5> “创新确实太难了,但也很诱人!”这些年,池立群无数次对朋友们这样说。但他一直撑着,始终没收手。<br><br>池立群是一名浙商,曾经负责上海机电产品在浙江的销售。上世纪90年代,他独闯西北荒漠,埋头20多年、投资超过10亿元研发硅钙石复合材料,终于“点石成金”,攻克了传统陶瓷行业的多个难题。<br><br>2月4日,记者在西宁见到了这位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西旺实业)的董事长。温文尔雅的他一张嘴就说:“明天是元宵节,你们回京的航班能否改早一点?这样你们回家过节,我也想差不多时间赶回去,和家人过个元宵节。”<br><br><b>颠覆传统陶瓷行业</b><br><br>触发此次见面的,是池立群发现了一个“奇迹”:<br><br>西旺实业前些年曾委托通用公证行(SGS)对其旗下的三款产品:台盆、小便器、座便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和计算。同时用相同的计算方法学,对南方某著名陶瓷生产基地的同类产品做评估和计算。<br><br>两份评估报告出来后,池立群因忙于手头的研发并没有太在意。但今年1月,几位专家到西旺实业考察,翻看评估报告时竟发现,池立群研发的“昆仑晶石”产品减碳量巨大!<br><br>据评估报告,评估的温室气体(GHG)排放计算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以及氢氟碳化合物、全氟化合物、氟化醚等。<br><br>以座便器为例,南方某著名陶瓷生产基地生产的一个重35.5千克不包括配件的陶瓷座便器,制造阶段能耗产生的碳排放为68.7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而西旺实业生产的一个重26.5千克不包括配件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座便器,制造阶段能耗产生的碳排放为21.8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br><br>也就是说,西旺实业生产的座便器平均每千克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及市场上同类产品排放量的一半。评估结果显示,西旺实业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最低只有传统陶瓷卫浴生产过程的1/8,达到国际领先标准。<br><br>“2021年仅座便器全国消耗达到9800多万件,如果加上台盆、小便器、蹲便器等,年消耗量将突破2.5亿件,若用我们的生产工艺,将减少碳排放上亿吨。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池立群说。<br> <h5><i>西旺实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产品进行测试。摄影/章轲</i></h5> <h5><i>SGS碳足迹计算结果显示,昆仑晶石卫浴产品生产能耗远远小于同类型同行业陶瓷卫浴产品。</i></h5> <h5><i>2月4日,专家们在西旺实业产品展示厅参观。摄影/章轲</i></h5> 这些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陶瓷卫浴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br><br>传统陶瓷卫浴烧制过程需耗费大量煤炭、液化气、电能等能源,且需要1300℃的高温长时间烧制。另外,由于生产工艺废品率很高,废品和使用后的产品均不可回收,不仅污染环境,更加剧了陶土资源的枯竭。<br><br>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统计核算,全国每年要开采高达3亿吨陶土矿。2020年全国陶瓷砖总产量为84.74亿平方米,超过全球瓷砖产量的一半。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卫生陶瓷产量为2.23亿件。<br><br>陶瓷行业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日趋严重,据估算,仅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碳排放量每年约为1.4-2.0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总量的1.5-2.0%。<br><br>“我国的陶土资源已日渐稀少,尤其是高质量的陶土更是‘一土难求’。”陶瓷业专家、资深工业设计师龙光灿对记者说。<br><br><b>建筑材料未来的“黑科技”</b><br><br>“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更应该利用替代性颠覆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优势,并占据行业制高点。”池立群说,青海作为环境特别敏感和脆弱的地区,更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br><br>他告诉记者,找到“昆仑晶石”这种能替代陶瓷的新材料,很偶然,也很艰辛。<br><br>上世纪90年代,池立群到了甘肃白银,在这片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的土地上寻求发展。得知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有一个铜矿在找人接手,于是又踏进了柴达木盆地。<br><br>接手铜矿后,池立群不赚反亏。搞铜矿不成,那就搞铁矿。他的企业成立第一年就完成产值2000多万元,相当于当年都兰县GDP的一半。<br><br>2002年,当不少投资者在寻找金属矿山,尤其是金矿、银矿、铜矿时,池立群又另辟蹊径,将眼光瞄准了青海省资源储量巨大的非金属矿——硅钙矿石的开发和应用。<br><br>他承认,从开采“黑矿”到探路“白矿”,确实是在冒险,因为非金属矿产存在附加价值低、开发难度高、市场应用转化率低等一系列难题。“从2002年开始,我们先后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国内权威非金属矿研发机构,在上海成立了研发硅钙矿的专业机构。”池立群说。<br><br>历经十几年的探索,池立群和团队终于将“白矿”变成了一种具备高强度、耐腐蚀、高硬度、耐磨、可循环使用特性的新型复合材料,把青海的绿电转化为低温热能,一次性造型,不利用天然气、煤气与煤炭。他们给这种新材料起名为“昆仑晶石”。2022年6月,中国房地产协会人员实地考察后,确认昆仑晶石复合材料为建筑材料未来的“黑科技”。<br> <h5><i>2月4日,专家们在参观西旺实业产品展厅。摄影/章轲</i></h5> <h5><i>青海西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池立群。摄影/章轲</i></h5> 2月4日,记者在西旺实业生产车间看到,一条全自动现代化卫浴生产线正在运行,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机械手正在为卫浴产品喷釉。车间干净整洁,完全没有传统陶瓷企业生产车间里那种被高温烘烤令人窒息的感觉。<br><br>“每3分钟就有一台座便器完成整机组装下线,每5分钟便可生产一个浴缸。”一位现场技术人员介绍,昆仑晶石实现了160℃至180℃的生产加工工艺,无需高温烧制,无废品产生,产品硬度与陶瓷产品基本一致,但重量却只有同类陶瓷产品的一半,而且由于新材料的特殊性质,未来产品100%可回收。<br><br>不仅是材料上的创新替代,在节水工艺上,西旺实业同样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展示大厅,龙光灿给参观者演示了一款智能节水座便器。他把一些塑料小球和一块抹布扔进座便器,摁下开关,一阵不大的水流声过后,这些东西全部被冲走。监测仪器显示,一次排水的用水量只有2.0升,远远小于目前市场上一级水效座便器耗水量每次冲水3.8升的标准。<br><br>“这款产品或许会成为‘爆款’。”池立群算了一笔账:相比普通的陶瓷卫浴,这款座便器单次使用可节约1升多水,按全国3.5亿个家庭、每家每天使用10次计算,全国一天可节水约350万吨,一年可节水12.8亿吨,相当于90个杭州西湖的储水量。<br><br><b>“绿色双循环”的商业模式</b><br><br>记者在西旺实业的展示大厅看到,许多日常家具、建材竟然也是用昆仑晶石材料制成的,包括吊顶、地板、内墙装饰板,以及桌椅橱柜等等。<br><br>厂区中的多栋建筑也用上了这一新材料。一个集装箱改造的房屋,外墙贴了用昆仑晶石制造的保温一体板,美观大方,立体感强。在经过了数年的风吹日晒之后,仍然色彩绚丽,光洁如新。截至目前,乌鲁木齐、沈阳、贵阳、郑州、哈尔滨等地的多项重大工程项目都安装了西旺实业生产的外墙装饰板。<br><br>“我们为全国上万套保障房在建项目提供了绿色材料和全装修服务。”池立群告诉记者。在他的规划中,用新材料替代陶瓷只是一个“小目标”,最终目标是实现“从摇篮到摇篮”。<br><br>“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回归自然。环保不应该只是减少废弃物,更应该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资源。”池立群说,按照这一构想,就必须在产品的最初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使用后的回收及重复利用方案。<br><br>充满创新创业活力的浙商特质又一次在池立群身上体现出来。他介绍,西旺实业创立了“绿色双循环”的商业模式:<br><br>第一个绿色循环为客户的资金循环。以100平方米整体家装为例,客户支付20万元可实现从墙、地、吊顶、整体卫浴以及柜体、家电等的全屋精装,在专业机构检测无甲醛等有害物质后,拎包入住。20万元中,西旺实业将3万元以客户的名义支付给保险公司作为有偿回收的保证金,并开具收据。<br><br>第二个绿色循环为产品使用后回到工厂再利用的产品循环。假如若干年后,客户需要更换装修风格,可持当年开具的收据申请上门回收,之后可在保险公司取回之前交付的3万元保证金。<br> <h5><i>西旺实业生产车间。摄影/章轲</i></h5> <h5><i>西旺实业生产车间。摄影/章轲</i></h5> “这种创新的模式不仅实现了产品从工厂到客户再到工厂的循环,减少了污染,节约了资源,更重要的是有偿回收让回收变得更容易、更有效。”池立群说。<br><br>据记者了解,这种“绿色双循环”的商业模式得到了市场认可,已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市房山区、江西省高安市、山东省淄博市、浙江省宁波市等地推广。<br><br>“如果中国的产业界采用我们的专利技术,能够一举打破几十年来洋品牌对中国高端卫浴市场的垄断,可以保护好一年近3亿吨的陶土资源,每年至少可减少1亿吨的碳排放量。”池立群相信,如果中国传统的陶瓷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卫浴行业也必然会因此改变。这一旦变成现实,对全球的碳减排贡献就更大了。<br><br>4日,正在青海省调研环保产业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表示,陶瓷行业节能减碳、污染物减排和资源节约潜力巨大,在“双碳”目标下,建材陶瓷行业需进行自我革命。“下一步,还需推动陶瓷行业的碳交易,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助于帮助企业形成碳资产,二是形成符合国家低碳政策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品质量和价格的市场竞争力。”<br><br>常纪文建议制定政策与配套规划,在建材领域推进陶瓷行业的绿色、循环、低碳材料与产品替代,推广先锋企业的生产制造和经营模式,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对于难以替代的,深入开展陶瓷产品的节能减污降碳行动。<br><br>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也表示,当今社会已进入到“碳约束”时代,西旺实业研发的新材料,替代金属、陶瓷、木材,既减少了能源消耗,也减少了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符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要求,这种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一定具有生命力。<br> <h5><i>2月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在西旺实业调研。摄影/章轲</i></h5> <h5><i>2月4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杜少中在西旺实业调研。摄影/章轲</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