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凛冽的寒风在故宫上方呼啸。冰面平滑如镜的什刹海上再不见往日皇家的肃穆庄严,变成了人们和同伴家人一起欢乐滑冰的场所。中轴线就像一条巨龙,静静地感受着时光荏苒,守望着那老去的辉煌岁月和新生的日新月异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中轴线,真美啊!</p> <p class="ql-block"> 骑入中轴线,自行车的轱辘在硬石板上悠然前进。街边的四合院和灰瓦白墙的小铺子,充满了质朴的韵味。一辆几乎已经绝迹的电车从身旁哐啷啷地前进。在一楼平房中充满科技感的摆设,让我感受到了两个时代的重叠。隆冬为我妆上了它的标志,虽然身体已麻木,但感觉和这条脊梁有了更多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 经过了小半天的骑行,我来到了中轴线的最北端:钟鼓楼。它顶天立地,傲然耸立在刺骨的寒风中。前面的红旗猎猎作响,更显出它的庄严和古朴。</p> <p class="ql-block"> 以前听爸爸说,钟鼓楼在整点敲响,声音可以回荡在整个老北京。现在,鼓楼已经被英法联军捅破了声带,只剩一面残破的主鼓。而钟楼悠扬的鼓声也被掩埋在了嘈杂的现代城市中。只有在天安门到钟楼之间还能听到似微微叹息的钟声。</p><p class="ql-block"> 怀着近似朝圣的心情,我来到了通往原鼓群房间的楼梯。那楼梯共98阶,二十多米高。坡度近似45度。好似一条穿越时空的“天路”。</p> <p class="ql-block"> 登上之后,眼前浮现出空旷的大厅,和四周复原的鼓阵。唯一一面从鼓楼建成开始就屹立到现在的主鼓已经在列强的刀枪下和时光的荏苒中,骨架发黑,木材削落,鼓面更是残缺大半。仿佛就是帝王的气息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看着周围复原的鼓,我觉得曾经的那些辉煌并没有远去。它永远烙印在人的心里,一代一代地向下传承,在精神上永不消亡。</p> <p class="ql-block"> 我终于踏上了南回的路途。一路上行故宫,天安门,正阳门,好不风光。但令我这个吃货最深刻的是前门的美食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我原以为,前门只有老北京的一些特产,如豆腐脑,冰糖葫芦等。没想到就连老北京,也能玩出新花样。</p><p class="ql-block"> 烤鸭一鸭二吃,肉做成烤鸭肉,骨头做成鸭架汤。爆肚蘸酱后跟米粉一起吃,还有章鱼小丸子鱿鱼等外来食品,体现了老北京强大的创新力和接纳力。真是劝君速吃莫踌躇,看被南风吹作竹啊。</p> <p class="ql-block"> 最后离开中轴线时,手触碰到了粗糙坚硬的永定门石头墙壁,那瞬间,我仿佛触碰到了几百年来中轴线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帝王时代的万人之上和帝都之魂,和革命时期被洗劫,凌辱却从不倒下。建国后的修补创伤和重获新生,现在的英雄落寞却充满自豪。</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变,但她从来不曾被毁灭,反而因时间的妆饰而更加成熟,彰显国都大气本色。时间流逝,她却越来越年轻,有潜力。至今,这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向北延伸至燕山山脉,向南延伸至北京新大兴国际机场和永定河水系,全长88.8公里。世世代代的北京人,中国人,用自己的热血,用那股永远不愿倒下的顽强劲儿,使中轴线更好,北京更好,中国更好。</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用自己不断的创新和努力,造就了他们国度的象征—中轴线。而中轴线也成为了国都的脊梁和人们心中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离开前我最后深情地望向了中轴线—这条烙印在人们心中的中轴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