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曾几何时,随着袁家村仿古小镇营销的巨大成功,三秦大地上类似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到处开花。尤其是以西安周边最多,仅仅我亲身体验过的就有咸阳的马嵬驿,高陵的高陵场畔,富平的和仙坊,蒲城的重泉古城,三原的张家凹,汉中勉县的三国小镇,当然,泾阳的茯茶镇更是先后去过几次。西安市区也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仓,大汉宣平里等。但是,由于这些小镇的运营模式高度雷同,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人们去过一两个就有了视觉疲劳,体验感很差。特别是最近三年,受疫情影响,这些动辄投资过亿甚至数亿的小镇个个都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很少有人光顾。绝大部分早就偃旗息鼓,鸣锣收金了,不仅巨额投资颗粒无收,而且给所在地留下一片狼藉。能挺过疫情,在口罩事件之后还能继续开门迎接八方来客,汇聚天下游人的仿古小镇可以说寥寥无几了,而茯茶镇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对于茯茶镇的出现,我一直有一个疑惑:关中地区并非产茶地区,为什么却能有一种这样名扬四海的茶品。而且,还因为这个茯茶衍生出一个如此红火热闹的小镇?带着这样的疑惑,有一次和我老同学贾德建(他家就是茯茶镇附近的)闲聊,就这个问题专门咨询了贾同学。原来,泾阳的茯茶不仅大有名堂,而且还有着一段令人唏嘘的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又称“封子茶”,“泾阳砖”,是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泾阳茯茶工艺复杂,多达29道筑茶工艺,并有三不制之说“离开泾阳水制不了、离开泾阳人制不了、离开泾阳气候制不了”这三大无法复制的硬性条件。“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中国丝绸之路外销的货物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泾阳是南茶北上必经之地,古时,泾阳茯砖茶沿“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等四十余个国家,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丝绸之路上的黑黄金”。历史上,茯茶西运主要靠骆驼驮、马载,销售后,回来带的主要是兰菸,甘、宁、青的毛皮、药材、香料、珠宝等;至明、清、民国时期,商品生产和商业贸易进一步扩大,过泾茶叶量不断增大,茶叶西去运输问题突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增加运量,茶商设法改进茶叶包装,压缩茶叶体积,开始筑制砖茶,随之诞生了“泾阳茯砖茶”。明清到民国正是泾阳茯砖茶发展的鼎盛时代,除销往西域各地外,更远销至俄国、西番、波斯等四十余国家。据卢坤《秦疆治略》记载:“泾阳县官茶进关,运至茶店,另行检做,转运西行,检茶之人,亦有万余。”</p><p class="ql-block"> 而为什么会有泾阳茯茶三不制之说呢?这里面更是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明朝时期,有一位客商,以贩卖安化黑茶赚钱谋生。有一年,这位客商雇佣一艘船沿着渭河朔河而上,一路风尘仆仆,渴饮饥餐,期盼着到了西域可以大赚一笔。不成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船刚好行至泾阳境内,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将运茶船打入河底。可怜这位客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想着这个买卖是亏大了,真正是连裤衩子都要输没了。被河水浸泡了的茶叶肯定是喝不成了。怎么办?客商想来想去,牙一咬,脚一跺,不管怎么样,先运到西域再说,到了西域,不论贵贱,卖了赚个盘缠就行。客商说干就干,顾了驮队,将一船茶叶分别打包,几十头骡子浩浩荡荡继续西进。转眼间寒来暑往,路上难免车马劳顿,忍饥受冻,半年有余,总算到了目的地。将茶叶打开包装,发现茶叶不但粘成了块状,而且还出现了一个个金黄色的颗粒。客商不知这个茶叶还能不能喝,万一卖给当地人喝了出现中毒情况,那就把乱子整下了。客商想着,就自己先掰了一块煮了喝下去,喝完以后,不仅没有任何不适,而且觉得这个茶叶比没有泡水前口感更好,色泽更漂亮。客商这下放心了,就大胆开始销售。没成想,当地人喝了他这次运来的茶叶,反映极好,一船茶很快销售一空。</p><p class="ql-block"> 这次的茶叶为什么好喝?茶商是个聪明人,一想这是因为渭河水浸泡过,又经过几个月的发酵才有的效果。自此,茶商再贩茶的时候,每当到了泾阳地界就停下来,组织当地人用当地水浸泡茶叶,经过这样加工后,才运往西域。以后,别的茶商也开始这样效仿,并不断完善加工工艺,泾阳茯茶的名声越来越大,人们反而不知道茯茶的原产地,只知道泾阳茯茶了。奇怪的是,泾阳水能制度好茶,也并不是所有泾阳水都能制,只有茯茶镇附近大概三公里左右的水可以,出了这个范围就不行了。你说奇不奇怪?</p><p class="ql-block"> 癸卯正月十四,恰遇立春节气。天高云淡,阳光明媚,微风徐徐,不冷不热,正是出游的好日子。此时不游更待何时,可是,去哪里游呢?西安可游之地数不胜数,那些热门景点早已人满为患,政府号召本地人尽量不去凑热闹,把那些网红景点让给外地游客。所以,什么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回民街,钟鼓楼都不在考虑范围。想着择一安静之地,喝一壶清茶,听一会音乐,品几种美食,惬意之至。猛然想起茯茶镇,这个地方大概率可以满足我的这个愿望。而且路程也不长,半小时可以到达。这样,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马上成行。</p><p class="ql-block"> 谁料想,到了茯茶镇,和我想象的截然相反。离景区还有几百米,路两边的道沿边就停满了车,而且还不是单排,而是并排停放,个别地段还是三行。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一个停车处,携家带口急匆匆进了景区。啊呀,我的天呀,那个人多的真是乌泱泱一片。用一句古语来形容就是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挥袖如云,实在是不过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