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侯公园位于广西柳州市柳江北岸,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占地16公顷,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柳侯公园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有着“柳州颐和园”的美誉。 <b>柳侯公园平面图</b> <b>柳侯公园大门</b> <b>柳宗元雕像</b><br>进入公园大门,就是一尊柳宗元的石雕像。<br>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815--819年)。<br> <b>柳诗篆刻</b><br>在公园里,看见篆刻家们把柳宗元在柳州所作的诗歌,以印章的艺术形式篆刻于一组硕大的青石之上,面积有普通印章的数百倍。<br> <b>罗池</b><br>游人进入公园后沿着林荫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br>罗池原来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在罗池旁而名声大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游柳州时,专程访问过罗池。<br> <b>柳侯祠</b><br>柳宗元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因而纪念柳宗元的祠堂称为“柳侯祠”。 <br>柳侯祠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对其进行过修葺及扩建。现址为明代柳侯祠庙址,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在原址上重建。解放后,柳侯祠几经修葺,现存的柳侯祠建筑结构为清代三进制木砖结构,面积约2000平方米。<br> 柳侯祠分前、中、大殿三进,内有柳宗元石刻像、柳宗元塑像以及“荔子碑”等历代珍贵石刻40余方。祠后有柳宗元衣冠墓,东侧有纪念与柳宗元同称为唐二贤的政治家、柳州司户参军事刘蕡的贤良祠,并有柑香亭、罗池、讲堂、山长住房、斋房、回廊、院门等附属建筑。<br><b>柳侯祠平面图</b><br> <b>柳侯祠大门</b><br>祠堂大门上高悬的“柳侯祠”金字匾额是当代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的手迹,豪迈奔放,苍劲挺秀。 门联为韩愈诗句集结而成,书曰:“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为清末永州知府杨翰所书。<br> <b>柳侯祠头进</b><br>柳侯祠头进保存有自宋至今的历代碑刻20余块,其中的两块“荔子碑”嵌座在中殿最为引人注目处。碑文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 因其句首云“荔子丹兮蕉黄”,后人便称“荔子碑”。 诗赞柳侯,作者韩愈,字为苏轼亲笔,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故后人亦称之为《韩文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此碑为柳侯祠的镇祠之宝,其刻石技艺刀法恣肆狂放、深浅奇正、随笔赋形,与苏东坡雄奇、深厚的书法相得益彰,被人推为苏东坡书法碑中第一。<br> <b>荔子碑</b> <b>荔子碑拓印</b> <b>碑廊</b><br>柳侯祠头进两侧为碑廊。至2000年柳侯祠共收藏自宋至今珍贵碑刻45方。 另外,现代著名的碑刻有郭沫若先生1961年2月10日的题诗、杨成武将军1993年春的题词、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到柳侯祠留下的题字等。<br> <b>杨成武题词</b> <b>柳侯祠三进</b><br>柳侯祠第三进为正殿。正殿门楣上匾额“福四民”三字,取自龙城石刻文中“龙城柳,神所守;驱厉鬼,出匕首;福四民, 制九丑。元和十二年。柳宗元 ”。 龙城石刻传为柳宗元所书。堂门上匾额“芒寒色正”四字,出自刘禹锡《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中“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一句。<br> 正殿内是柳宗元及三部将的铜塑像。堂内“魂归东河”匾额为民国时期教育家,曾任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等职务的国民党元老马君武所题。 柳侯祠院内还有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1961年3月22日种植的纪念树。 <b>柳宗元衣冠墓</b><br>柳宗元衣冠墓位于柳侯祠后,墓碑为郭沫若所题。<br> <b>唐代诗人三彩陶塑像</b><br>柳侯祠西侧的过道两旁安放着20位唐代诗人三彩陶塑像,个个栩栩如生。<br> <b>柳宗元</b> <b>韩愈</b> <b>孟浩然</b> <b>王之涣</b> <b>王勃</b> <b>骆宾王</b> <b>高适</b> <b>岑参</b> <b>王维</b> <b>李商隐</b> <b>崔颢</b> <b>杜牧</b> <b>李白</b> <b>杜甫</b> <b>白居易</b> <b>刘禹锡</b> <b>元稹</b> <b>薛涛</b> <b>张继</b> <b>李贺</b> <b>柳侯祠讲堂</b> <b>贤良祠</b><br>贤良祠位于柳侯祠东侧,始建于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是为纪念与柳宗元同称为“唐二贤”的政治家、柳州司户参军事刘蕡而建的。<br> <b>山长住房</b><br>山长住房位于罗池北面,原为清代柳江书院建筑之一,建于清乾隆年间。门上有联曰:乐追唐虞承孔圣,勤载桃李续柑香。山长,是唐、五代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宋元时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现在,山长住房内,是柳宗元生平陈列。<br> <b>柑香亭</b><br>柳侯祠左面隔着罗池,有一座六角长亭,这就是“柑香亭”。当年柳宗元曾在这里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后人因此修建此亭。它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桂花丛中,颇具特色。<br> <b>毛泽东主席手书柳诗碑</b><br>在柳侯祠旁,矗立着一尊毛泽东主席手书柳宗元诗《别舍弟宗一》的石碑。全文如下:<br>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br>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br>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br>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br> 毛泽东<br> <b>《雷塘祷雨文》碑</b><br>公园内,还有刻有柳宗元《雷塘祷雨文》的石碑。<br> <b>柳侯公园凤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