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说起东北大秧歌,那可是东北一项古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它不是单纯的舞蹈,还有故事角色和捧哏逗等艺术形式,类似室外大型的多角色的地方戏“二人转”,喜气洋洋,妙趣横生。所以,二人转也叫小秧歌,估计是大秧歌的室内戏。东北大秧歌源于欢庆春节、元宵节集会表演,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穿上男子或女子的衣服,扮成各种故事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到春节城里的机关学校,村镇社区都会组织本单位的文艺骨干,组成秧歌队,在大年初二开始统一游街表演,迎新春拜大年。因为年龄太小,家长领着看完秧歌,回家化冻梨,嗑瓜子,天寒地冻美滋滋。那时候政府把每个单位出的表演队组合在一起,顺着主要街道表演。遇见大的商场广场或者是政府门前都要进行单独表演,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商家和政府都会出来人给打场子,放鞭炮 。锣鼓喧天,吹拉弹唱好热闹。这是那个年代大人孩子盼过年的一个理由。</p> <p class="ql-block">这是伊春著名摄影家王志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拍摄的胶片作品。经过30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大规模的秧歌表演尤其是踩高跷,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幅作品现在已经成为伊春市民俗文化遗产的典藏之作。广角俯拍,尽显摄影师的对于完成这幅作品早有预谋,事先找好机位,一挥而就,便成经典。</p> <p class="ql-block">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型的秧歌表演队,在一个广场为市民表演。整幅作品以踩高跷为圆形画框,中间有地秧歌挑花篮,跑旱船,"傻柱子”和"大家老婆”;高跷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有《白蛇传》 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等。除了舞龙和耍狮子没有,东北大秧歌中的重要角色,这幅片子里都有,可谓集大全了。画面人物服装色彩艳丽,动作节奏欢快柔美。表演队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曲调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尽情的挥洒着冬日里,北方人刚柔并济,豪放诙谐的天性。正可谓:“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尤其,关注点上的一红一绿的对舞,体态相貌呼之欲出,充分体现了东北秧歌的精髓和魅力。表演队的外围观众很多,秩序良好。左下角着深绿色工装的公安干部维持现场。正是这个元素,为这张照片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幅作品不仅仅对民间传统的迎新春的娱乐活动的精彩瞬间的真实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精神面貌的真实体现。热情质朴,心无旁骛,干劲十足。作品永远为我们珍藏着这份单纯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在三年级的时候也参加过学校的秧歌队,也练过踩过高跷。但是因为近视,老师怕有危险,没有表演过。我们那时候不唱,腰间系一条大红绸子,跟着鼓乐队的鼓点,扭动起来。所以也叫扭秧歌。踩高跷有很多说道,它也分高、低两种:高的为"高跷”,低的叫"踩寸子”。高跷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有头跷和二跷,虽一样打扮,但头跷是表演队的指挥。还有上装下装,还有傻柱子、白蛇、许仙、青蛇等戏曲人物。互相扭逗,双人对舞。由上、下装为一组,称作“一幅架”。最好的一幅架排在队列的最后,叫作“底鼓”或“压鼓的”,集体表演时,乐队根据他俩的示意变换鼓点,全队行进由头跷率领并指挥。我在高中上学的时候,看见过一次类似王老师作品这样的高底跷表演,都是一些壮汉打扮成各种故事角色,欢快逼真的把扭、扮、唱、逗、耍、杂等多种表演技巧,演绎的活灵活现,精彩纷呈。这个表演是一个力气活,体力不支可不行。还有一次在2019年青岛啤酒节,看到着现代流行时尚装扮的高跷,完全失去了东北大秧歌中高跷的诙谐逗趣,反倒是尽显魔幻美女的妖娆。</p> <p class="ql-block">今天,类似照片上这种大型综合的东北大秧歌的表演已经日渐远去。民间组织的小型地秧歌还有日常表演。但是,对于那一段美好时光的记忆,不会因为录音机取代唢呐,明星影剧替代秧歌队而消失。相反,那份心性的纯真和对新事物的热望将于王老师的作品一起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历久弥新!窗外焰火满天,灯下莺歌燕舞,这就是2023年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烟花作品作者:张向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