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暖阳下,白洋淀碧波荡漾,优良的水质和丰茂的水草,吸引了上千只赤嘴潜鸭在这里越冬,它们时而畅游嬉戏 ,时而潜水觅食,姿态万千又呆萌可爱。赤嘴潜鸭俗称大红头,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主要繁殖在内蒙古乌梁素海、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青海柴达木盆地等,越冬在西藏南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红色总给人一种激情、朝气和活力的感觉。自然界对红色也甚为偏爱,无论是花朵,抑或羽毛,种类繁杂的物种都会与红色发生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赤嘴潜鸭就是一种“嘴唇”红艳的鸟种。</p> <p class="ql-block">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我国候鸟迁徙通道上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雄安新区设立五年多来,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为鸟类、鱼类、底栖动物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也吸引了大批迁徙鸟类秋冬季来到白洋淀越冬或过境栖息。截至目前,白洋淀已发现野生鸟类2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5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193种。昔日“候鸟天堂”生态美景正在白洋淀重现。</p> <p class="ql-block"> 赤嘴潜鸭,俗称大红头、红嘴潜鸭等。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狭嘴潜鸭属的一种鸭类,个体比绿头鸭小,体长45-55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雄鸟额、头侧、喉及上颈两侧深栗色,头顶至颈项冠羽淡棕黄色。下颈至上背黑色,具淡棕色羽缘;下背褐色。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具绿色光泽;尾羽灰褐色,具近白色羽缘;两肩棕褐色,基部有一块显著的白斑;翼上覆羽及三级飞羽土褐色。</p> <p class="ql-block"> 赤嘴潜鸭,外侧初级飞羽羽端及外翈褐色,内翈白色第一枚飞羽全为褐色,仅羽缘白色。内侧初级飞羽除羽端外,大都白色;次级飞羽白色,羽端灰褐色,形成宽阔的白色翼镜和翼镜后缘的褐边。翼缘白色。下体黑色,两胁白色,形成大形白斑。雌鸟额、头顶至后颈暗棕褐色,羽冠不明显;头侧、颈侧、颏和喉灰白色。上体淡棕褐色,腰部较暗;翅同雄鸟,但初级飞羽内翈和翼镜灰白色。</p> <p class="ql-block"> 赤嘴潜鸭,下体淡灰褐色,胸及两胁较浓而微沾棕色,尾下覆羽污白色或淡褐色。 雌鸟非繁殖羽似雄鸟,但羽色较暗,下体杂有浅棕褐色,翼镜白色。 虹膜雄鸟为红色或棕色,雌鸟棕褐色;嘴雄鸟红色、前端较淡,雌鸟灰褐色,外缘粉红色;跗蹠雄鸟土黄色,雌鸟淡黄褐色。跗鳞盾片状;雄体气管有不对称的膨大部;两者鸣声不同,通常羽衣及行为亦异;配偶关系及家庭生活维持时间短;一年换羽2次;雄体常换“蚀羽”及鲜艳的婚羽各1次;幼雏的绒羽有明显花纹;雌体有“逗引”表演。</p> <p class="ql-block"> 赤嘴潜鸭,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淡水湖泊、水流较缓的江河、河流、河口地区、三角洲或盐碱湖。也常出现在公路两侧的水泡中,特别是有水边植物和水较深的淡水湖泊最为喜欢;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捕鱼区偶尔也见有活动。春季于4月初至4月中旬从南方越冬地迁往西北和内蒙等繁殖地,亦有迟至4月末5月初才到达的。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迁徙时常集成群。</p> <p class="ql-block"> 赤嘴潜鸭,性迟钝而不甚怕人。不善鸣叫,常成对或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上百只的大群。休息时多成群停息在有水草的滩边沙洲和湖心岛上,也会与其他野鸭混群。常潜入水中觅食藻类,鱼虾等。繁殖期在芦苇丛中筑巢。飞行笨重而迟缓。主要通过潜水取食,也常尾朝上、头朝下在浅水觅食。觅食多在清晨和黄昏。白天常在水面开阔处游泳嬉戏,或一动不动地漂浮于水面。食物主要为水藻、眼子菜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嫩芽、茎和种子,有时也到岸上觅食青草和其他一些禾本科植物种子或草子等。</p> <p class="ql-block"> 赤嘴潜鸭,繁殖期4-6月。通常在越冬地时即已成对,4月中旬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多芦苇和蒲草的湖心岛上、水边草丛和无水的芦苇丛中,有时也在湖边干芦苇堆里。孵化期26-28天,主要由雌鸟孵卵,但在雌鸟离巢取食时,雄鸟亦承担孵卵任务,6月初即可孵出雏鸟。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南北组合《大约在冬季》</p><p class="ql-block">拍摄地:河北省保定市白洋淀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