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 过幸福中国年 ——金明中学卓越八班毛钰博同学寒假实践

毛豆豆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个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自西汉起,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是民间祭灶的日子,家家户户都郑重其事的举行祭灶仪式。据民间传说,据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供玉皇大帝据以赏罚,于是百姓们共上红烛、糖瓜、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p> <p class="ql-block">  扫尘就是打扫卫生的意思,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习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  在许多传统节日都会吃饺子,因为形似元宝,在春节期间会有“招财进宝”的含义。另外除夕吃的饺子包有硬币谁吃到,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p> <p class="ql-block">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一年里最隆重的一顿饭。他象征着团圆和亲情,是家人的团团圆圆,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  放鞭炮,是传统的年俗之一,这个习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了表示喜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了庆祝。除夕是迎接未来一年新的开始,放鞭炮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又叫熬年。守岁的习惯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p> <p class="ql-block">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之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p> <p class="ql-block">  压岁钱,汉族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或者在春节拜年时,有长辈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的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p>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华文化 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结晶。我们一定要弘扬春节文化的优秀传统。突出辞旧迎新,团圆平安。</p>

春节

压岁钱

除夕

晚辈

祭灶

一年

放鞭炮

习俗

二十三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