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个寒假,我去了安徽省安庆市的独秀园研学。</p> <p class="ql-block"> 独秀园位于安庆市郊的独秀山上,园中安息着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陈独秀先生。陈独秀,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进独透园内的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馆内悬挂着的一副陈独秀书写的对联“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这是他当年在狱中题赠刘海粟的一副对联,可这又何尝不是他自身的写照!我一边参观纪念馆,一边听讲解员讲解。我脑海里冒出了几组关键词概括先生:壮烈、硬汉、伟人……</p> <p class="ql-block"> 出了纪念馆是墓园区,整个园区占地150亩,高大挺拔的松柏树环绕整个墓园。墓园有座五门六柱汉白玉牌坊,牌坊宽19.19米,寓意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高10.9米,寓意陈独秀的生日10月9日。五门寓意陈独秀一生与五有缘,陈独秀一生5次赴日本、5次被捕、当了5届党的领袖、最后于1942年5月去世。牌坊上的“民主”“科学”四字是陈独秀一生追求的思想理念,是从他的遗稿中取用的。</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陈独秀铜像前。栩栩如生的铜像表现出陈独秀追求民主、向往科学昂扬精神。铜像两边,摆放了两块大石头,分别刻着“民主”和“科学”——这是陈独秀一生高举的两面大旗。据说这两块石头分别取自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寓意一代伟人陈独秀是由江淮大地孕育而出。</p> <p class="ql-block"> 独秀园内,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陈独秀先生写的《敬告青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虽然这篇敬告青年我没有完全读懂,但是我却感受到这篇文章的力量,它不但影响了当时的青年人,对于新时代的我们也同样有启发,引导我们去思考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陈独秀先生对青年应该也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 望着陈独秀的雕像,望着敬告青年,我鞠躬、驻足、沉思……</p><p class="ql-block"> 离开独秀园之前,我在新青年的打卡门前拍了一张照片,一是缅怀留念,二是心有所得,更觉吾辈之重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