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国剧”。自清代乾隆年间兴起至今,一直被广大京剧爱好者所喜爱。</p><p class="ql-block"> 据博兴县志记载,传承和弘扬京剧艺术,利城“庆字班”,在博兴京剧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周边地区影响深远。创始人李锡田先生,字伯庸,清光绪侯补河工县丞,博兴利城人;祖父李鸿裕,是清九品衔例赠修职郎晋封文林郎;其父李发祥有子士田(进士)、义田(举人)、成田、锡田、俸田,人才济济。1914年(民国三年),李锡田成立“庆字班”,俗称“利城京剧小班”。招收了庆安(三花脸)、庆花(旦角)、庆贵(老生、孙希贵)等30多名儿童演员,先后顾用了丁玉堂、朱花奎等9名教师和两名看工。排演了《定军山》、《凤鸣关》、《天水关》、《战北原》、《九更天》、《二度梅》、《孝玉贤》、《伍子胥》、《借荆州》等28出京剧和《富春楼》、《缝扎包》、《花园赠珠》、《错中错》、《送灯》、《南北台》、《考火山》等七出河北梆子。学员入班3个月后开始登台表演,边唱边学,日渐成熟。该班演出阵容强大、服装道具驰名周边各县。演出地点以本县境内为主,有时也到寿光、昌邑、潍县等地演出。1918年解散,演员还乡,皆成农村京剧业余演出的主力队员。为博兴京剧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利城“庆字班”,历时四年的蓬勃发展实属不易。因为1914年成立当年,小清河满溢成灾,两岸30万土地颗粒无收,当地民众饥荒。1915年(民国四年),全县蝗灾,五谷不收。1917年(民国六年),秋天涝灾 ,粮食歉收。1918年(民国七年),军阀混战,土匪猖獗,疟疾流行,民不聊生。1919年(民国八年),河流枯竭,大荒年。连年灾荒不断,给“庆字班”的生存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不得已而宣布解散,实属博兴文化发展史上的憾事。假若当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利城“庆字班”的京剧事业不可限量。李锡田先生这位京剧传承人,胸怀宽广,倾其财富,广纳人才,好善乐施,繁荣京剧艺术的高贵品质和历史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大家怀念,在博兴京剧文化发展过程中名留青史。</p><p class="ql-block"> 民国期间,演唱京剧的村庄还有陈户、兴福、寨郝、纯化、乔庄、湾头、东关、赵楼、安柴、通滨、见桥、辛朱、三岔、蔡寨、庞家、顾家、梨园、北营、郑官、赵赵、官厂、王海、村魏等村庄。演出地点多在本村自演自乐,有时也到邻村友好演出。演出时间一般在春节、清明节和庙会期间进行,深受戏迷欢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0年,全县教育系统京剧汇报演出,利城、兴福、城关、纯化、阎坊、陈户等六处完全小学排演了新编历史剧《九件衣》、《小仓山》、《牙山举义》、《三打祝家庄》等,齐聚博城演出轰动全县。 </p><p class="ql-block"> 1954年,惠民地区人民京剧团下放博兴县,易名博兴县人民京剧团,全团60余人。1956年转为国营性质。1966年之后,全县百余村庄有业余京剧团,上演剧目为《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现代京剧。1983年县剧团达鼎盛时期,年演出二百多场。演出地点除在本县和邻县外,常活跃在淄博、济南、烟台、潍坊等地及胶济铁路沿线一带,影响颇大。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庄户剧团演出日益减少,但梨园村业余京剧爱好者时常来利城演出,增进了两村京剧文化艺术交流。进入新时代,博兴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京剧艺术的振兴又迎来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