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立春,真正的充满希望的春天到来了!不禁想起小时候读朱自清先生《春》的文章,对“吹面不寒杨柳风”印象深刻,读起来特别舒服,尤如春风拂面。还记得这是谁写的诗句吗?对了,是南宋高僧志南和尚所写;但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这位志南和尚还当过天台国清寺住持,与天台关系密切。</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七言绝句:</p><p class="ql-block">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p><p class="ql-block">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p><p class="ql-block">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江南的诗情画意尽显笔下,但我以为这首诗描写的可能就是国清寺周边的春天风景。志南和尚在南宋诗坛本无多大名气,但凭借这一首《绝句》已经永载史册,现在的小学生几乎人人会背。南宋大理学家朱熹非常喜欢这首诗,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说他的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没有当时文人的酸腐气,是僧人诗中的上品。</p> <p class="ql-block">志南和尚就是指堂禅师,生卒不详。据《国清寺志》记载:“指堂禅师,名志南,字明老,号指堂,会稽(浙江绍兴)人。绍熙元年(1190)任国清寺住持时,在宁海神运庄建庄屋三十余间,规模雄伟,储蓄赢年,时称“治山法师”。且善诗文,工书法。国清寺、佛陇、万松径均有其石刻手迹。与朱熹、韩原吉交游。有《指南集》行世。”这不足百字的简介,信息量却很大。</p> <p class="ql-block">志南和尚为天台山留下了非常珍贵的三处摩崖石刻。这是旧时的“万松径”石刻。万松径是当年天台古城通往国清寺的小道,旧时人们进入万松径就是进入国清景区。可惜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修公路,飞鹤山西端的山体被炸,“万松径”摩崖也随之消失。幸运的是天台学者陈甲林先生在他所著的《天台山游览志》一书中,还有详细的描述:“‘万松径’三大字,平列,正书,纵横各七尺六寸,旁署‘指堂’。”这方摩崖石刻老照片则是陈甲林先生<span style="font-size: 18px;">的同事、天台中学美术教师曹吉民先生所拍。两位先生的所记所拍为我们后人留下这难得一见的人文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2020年11月,天台园林处在三角坦对开山后留下的山体岩壁作整修加固,并根据县政协委员陈政先生的建议重刻了“万松径”。重刻的“万松径”三字,依图片中志南和尚的题书复原放大,字径4米,比原刻更大,现在已成为一个新的视觉亮点,<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真是一件值得赞赏的功德好事。</span></p> <p class="ql-block">志南和尚在佛陇圣地亲书“佛陇”两字。这两字刻在修禅寺去“智者大师说法石”的路边山岩上,这里附近一大片地方号称佛陇岗,是天台佛教圣地中的圣地,因为真觉讲寺长眠着佛教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何为“佛陇”?《法华经三大部补注》中有曰:“天台山西南隅一峰名为佛陇,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是故云也。”据记载,“佛陇”两字,平列、正书,高二米、宽四米二十六厘米,字署“指堂”,包涵着他对智者大师的崇敬之情,也寄托着天台宗源远流长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志南和尚还有一处摩崖石刻,可惜已消失。去年12月24日下午,在太平村88岁老人陈孝卓先生的引路指点下,我和徐晶同学终于找到摩崖石刻“天台山”三个字的准确位置,就在原来的修禅寺东南、智者大师说法石旁边,可惜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岩采石。老陈说:“这个地方我们叫‘天台岩’,因为有‘天台山’三个字,岩壁最高地方有十米,长达六七十米,三个字从上到下每个字有一人多高,朝东方向,非常显眼,当时村里人不懂文物,现在想想老实可惜。”虽然石刻已毁,但以前有无照片留下?我久查不得,甚感失意。</p> <p class="ql-block">据民国《台州府志》记载:“天台山三字,直刻,正书,纵五尺八寸,衡六尺四寸。”对此,传灯大师《天台山方外志》以及邑人陈甲林《天台山游览志》也有类似记载,印证了陈孝卓老人的话,也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今年1月8日一天,金建荣老师微信发我:他在国家图书馆网站,终于寻到志南和尚“天台山”三个字的摩崖老照片了,照片载于陈友琴《萍踪偶记》一书的《上天台》一文。啊,我魂牵梦绕的“天台山”真的出现了,不禁喜出望外!查资料得知:陈友琴(1902一1996),安徽省南陵人,原中央日报特派记者,后担任教师,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他写过两本游记:《川游漫记》《萍踪偶记》。自1936年3月29日起,陈友琴游天台山诸景,他模仿徐霞客,将游天台山这篇《上天台》,置于《萍踪偶记》之首,成为开篇之作。最令人惊喜的是,这篇文章图文并茂,里面有30张民国时期天台山风景照,非常难得和珍贵,当然这张“天台山”摩崖石刻,在我眼里更是贵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此外,台州范围内还有一处摩崖石刻与志南和尚有关,那就临海市杜桥镇的惠因寺后山上的“墨池”两字。去年9月11日上午,我和台州市政协文史学习委副主任梁立新先生一起前往考证,通过当地人引路,找到这方摩崖石刻所在。看到“墨池”两字左下方落款“米老作指堂立”,米老即赫赫有名的米芾,指堂即志南和尚,也就是说摩崖石刻“墨池”两字由米芾所写,志南和尚所立。</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摩崖石刻见证了志南和尚不俗的书法功底,那么下面这件事看到的是志南和尚杰出的治寺才能。南宋时期的国清寺寺僧众多,而且过往信众也多,接待任务较重,粮食有时难以为继。绍熙元年(1190),志南和尚接任住持后,在宁海县神运庄建庄屋30余间,规模雄伟,储蓄赢余,一下子解决了国清寺的粮食不足问题。<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治寺有方,志南和尚又有“治山法师”之称。这</span>在南宋天台县令刘潮撰文的《景德国清寺千门塗田记》中有讲到。刘县令叙述了国清寺道逵、晓林、志南三位住持接续奋斗,在当时的宁海县围造万亩海塘的事迹,尤其评价赞美了志南法师“开拓前人未竟之功”。查《天台县志》,刘潮:福建福清人,淳熙十五年到任天台(1188),绍熙三年(1192)离任。这篇《千门塗田记》是刘县令写于绍熙元年(1190)8月15日,由国清寺监寺可文法师立石,后碑佚文存。</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志南和尚与朱熹交情甚厚,留下一段佳话。朱熹曾两次担任天台桐柏崇道观祠禄官,期间与志南和尚建立了良好关系。离开天台后,朱熹写信给志南和尚(见《朱晦庵与南老帖》),嘱咐志南和尚校刊重刻《寒山子集》,并且建议字体稍大以方便观览。志南和尚遵嘱予以印刻。宋刻本《寒山诗集》是第一本结集而存世的刻本,自此以后,文士骚人、帝王官宦,备为推崇。可以这么说,没有志南和尚的发心结集,未必有今天流传甚广的寒山诗。这是志南和尚对天台山文化所作的又一重大贡献。这么一位有诗情、有治才、有贡献的高僧大德,理应值得我们天台人尊敬和怀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