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节期间的最后一个喜庆日子就是元宵节了。 元宵节好像比过年那天更有节日气氛,赏花灯、猜谜语、放烟火,节目众多。过年那一天,家家户户忙着团圆。元宵节这一天则不同,人们纷纷来到户外。空中烟花四射,地上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我们忙着过元宵节的同时,可曾被孩子追问过,为啥要过元宵节,元宵节都要做什么呢?元宵节到来的时候,不妨给孩子讲一讲元宵节的传说、习俗和饮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在向孩子传递传统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宵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春灯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元宵节习俗</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春节的起源和传说解析春节的起源和传说)</p><p class="ql-block"> 而元宵节的主要习俗是吃元宵,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猜灯谜</p><p class="ql-block"> 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祝大家元宵节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