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习任务群,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临沂市第二次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视域下“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会议

许士燕

<p class="ql-block">  通过临沂市第一期“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讨活动,我们一线老师至少明晰了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的基本行走路径。</p><p class="ql-block"> 2月2日上午,我校刚刚开展了寒假集备展示活动。老师们通过认真研读新课标,展示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老师们开始尝试站在新课标的视角解读教材,各备课组也能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3年2月3日,我们临沂第九实验小学全体语文教师在教研员刘洋主任的组织下,集中参与临沂市第二期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视域下“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会议。</p><p class="ql-block"> 通过假期里自己深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相信经过此次市第二期“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心中的很多困惑和问题可以得到解答,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流程和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定位会更加科学合理。</p> <p class="ql-block">  首先,此次活动由九曲小学的英姿老师执教的《要下雨了》拉开序幕。基于对教材人文主题的确立主题——夏天,以及对单元本体教学内容的横向梳理和对单元语文要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了纵向梳理,然后创设了一个真实有趣的单元学习情境——“我们爱夏天”大联欢。</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以“我们爱夏天”大联欢这一情境性驱动任务,重构单元教学内容和确立了四个子任务:“寻夏日踪迹”、“品夏日真味”、“探夏雨之秘”和“展夏日之采”。</p> <p class="ql-block">  其中,李老师展示的课例《要下雨了》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她以“夏日故事配音秀”的选拔这个真实的学习活动为一条内隐的学习轨道,将低段语文课堂学习中一些重要部分:识字、写字,信息提取以及人物对话的朗读指导等作为课堂教学的本位。</p> <p class="ql-block">  一节课例和一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细致解读,让我们更加明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流程:首先要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的要素,然后确定单元任务,创设适切的单元学习情境;与还要关注学情分析,最后定位本单元归属于哪一类“学习任的基务群”。</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李老师将多样的过程性评价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评价的过程中随时检测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达成程度。</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临沭第五实验小学的徐启芝执教文言文《杨氏之子》及五下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创意表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解读。</p> <p class="ql-block">  课始,徐老师不着痕迹地将杨氏之子这一人物和《世说新语》之间建立了联系,确立了该课时的子任务——寻找妙言趣语。当然,也悄悄地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学习情境:站在百姓的视角为他们读——站在儿童视角给他们讲——站在文人的视角议一议。</p> <p class="ql-block">  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还注重关键处慢读,读出停顿为理解做好铺垫。理解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环节,徐老师在理解环节为孩子们搭建了多样的学习支架:1.图表支架2.问题支架3.材料支架。</p><p class="ql-block"> 其中,徐老师利用故事的情节图、桥梁图,巧借关联词语,聚焦文本的两处关键句进行反复读,进而读出其中的言外之意。</p><p class="ql-block">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p><p class="ql-block">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带着三个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进而感受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言语妙趣。</p> <p class="ql-block">  整个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大情境聚焦“趣”字,设计了“演得有趣”——“想得有趣”——“画得有趣”——“讲得有趣”——“读得有趣”等一系列的子任务,每一个任务下的学习活动都有了教学清晰明确达成的方向,有的指向阅读,有的指向表达。但最终本单元的学习走向生活,语文的学习有生活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的评价机制贯穿始终,通过家长、教师和学生三个层面的评价参与,实现了教与学在评价中促进。</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一场报告,由来自蒙阴的包美华老师解读二下二单元识字单元教学。她将本单元的任务群定位为“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p><p class="ql-block"> 包老师主要从单元教材解读、教学目标、组织与规划、单元学习评价和助学设计这五个方面对本单元任务群进行细致讲解。本单元整体教学流程比较清晰,为我们低年级大单元教学做了很好的示范。</p><p class="ql-block"> 陈院长点评:1.如何有效实施识字单元,资源整合要开阔,比如“节日”、“美食”和“汉字由来”的资源拓展可以涉及到“传统文化”。2.要关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重视本位学习。</p> <p class="ql-block">  郯城团队分享四下三单元——现代诗歌,此单元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任务取向为“文学阅读与创意性表达”。徐妍老师首先对教材编排的诗歌单元及要素进行了纵向分析,围绕本单元两个阅读要素“初步了解诗歌表达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收集”,制定了单元学习任务为:轻叩诗歌大门,制作有声诗集。</p><p class="ql-block"> 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境主题也非常贴近学生们的生活,激发孩子学习诗歌——创作诗歌——摘抄诗歌——录制音频并做成二维码,最终制作有声诗集。</p> <p class="ql-block">  陈院长点评:1.现代诗歌这样一个特殊单元,从中梳理出“认识现代诗歌的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和“收集”两个观点,孰轻孰重?注重把握好层次。2.学习冰心诗三首,要学会整理并引导学生在收集中发现“冰心诗集”的特点,由点到面,读懂冰心。</p> <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来自平邑团队的陈淑娟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单元任务趋向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她从单元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任务的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和单元学习情境创设等方面对实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的教学进行了解读。</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安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火烧云》和《海底世界》三篇课文,通过解读单元要素为“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价值取向读中学写。</p> <p class="ql-block">  陈院长点评:文言文的学习要处理好思辨、阅读、表达和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要紧密联系,不仅要关注任务群的学习,更要关注“语言文字品读和理解”本体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最后,罗庄教科研中心的杨艳艳老师借助五下三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这一单元,为我们解读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美好的模样。单元跨学科学习要坚持“跨而有根,跨而有归”的原则。这个单元给我们一线老师一种新的课堂思维模式,只有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理想途径。当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不断地实践。</p> <p class="ql-block">  会议的最后,陈院长进行会议总结。</p><p class="ql-block"> 首先他再次带领大家梳理了单元整体学习活动设计的流程:1.明确学习任务主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2.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和达成目标;3.设计系列学习活动,不是为了名称的变化,目的为了调动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合作等方式主动学习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然后,陈院长为我们提出下一步学习计划:1.围绕相关内容,做好深度研究;2.落实集体备课,提高教学效果;3.重视单元教学,做好补偿教学。</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思想的充盈,每一次前进都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蜕变。春已立,愿我们带着希望,带着坚实的步伐,在最平凡的日子里耕耘,静待陌上花开遍野!</p>

单元

学习

教学

任务

老师

情境

设计

陈院长

学生

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