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阴阳一调百病消》

肉宝的姥姥

<p class="ql-block">养生究竟养什么?养生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您知道吗?</p><p class="ql-block">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气,养生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调阴阳。这是《阴阳一调百病消》这本书告诉我们的。</p><p class="ql-block">作者罗大伦博士说,一切疾病都源于阴阳失调,并且告诉读者阴阳是怎么回事?怎么判断?失调了怎么解决?</p><p class="ql-block">奇妙的是,调阴阳的时候还要知道人体的中部有一个圆,维持着身体气机的升降,只有达到水火既济才能保持健康。作者说,“在人体里面,五脏六腑是上下分布的,首先肾在最下面,属水脏;心在上面属火脏。按照物性来说,火应该往上蹿,水应该往下流,但人体中的水火却与之相反,是水往上升,火往下降。”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被温暖之后,就开始往上升,从而使脾得到温暖;脾温暖之后,脾气上升,将一部分营养物质送到肺脏,与吸入的空气中的精微物质结合,再由肺协助向全身输布。总之,就是肝脾之气从左边上升,胃气和胆气在右边下行。</p><p class="ql-block">说实在的,咱普通人要读懂这些中医理念,还真不容易。慢慢来吧。</p> <p class="ql-block">怎么判断阴阳呢?</p><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说“治病必求于本”。《易经》告诉我们:“一阴一阳谓之道。”所以本就在于阴阳。一般来说阳是温热、明亮、干燥、兴奋、亢进的。阴是寒凉、晦暗、湿润、抑制、衰退的。如火是阳,水是阴;人体的气为阳,血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等。对于食疗和用药,《黄帝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p><p class="ql-block">罗博士说“身体有热舌苔黄,舌质淡白是寒象;寒则痰涕清白,热则痰涕浓黄;鼻红脾胃有热,额红肺上有火;气虚之人,舌有齿痕;气血两虚,舌质淡白;是否有瘀血:女看舌上瘀斑,男看舌下静脉。”</p><p class="ql-block">以过敏性鼻炎为例吧:虽然犯起病来都是鼻涕啪嚓,喷嚏不断的,根子也都是身体阴阳失调造成的气机升降失调,乾隆皇帝的御医黄元御治这个病却用不一样的方子。</p><p class="ql-block">a,鼻涕是清的,说明体内处在寒的状态,也就是阳气不足的阴阳失衡,用桔梗元参汤:桔梗九克、元参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可以升降气机,祛除寒邪。橘皮是辛温的,可以向外清透寒邪,寒邪出去了,阳气自然就可以恢复了。</p><p class="ql-block">b,鼻涕是黄的,说明体内有热,也就是阳气太足的阴阳失衡。方子就换成了五味石膏汤: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生石膏是一味凉药,可以把热邪透发出去,使体内的阴阳获得平衡,重新回到健康状态。</p><p class="ql-block">这两个方子的共性是都能“升降气机,其中茯苓祛湿,助脾气生发;半夏助胆胃之降;杏仁降肺气;甘草守中”。</p><p class="ql-block">其实,中医调阴阳的思路就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罗博士还贴心地给出十大属阴食物:苦瓜、空心菜、马齿苋、鱼腥草、菠菜、苦菜、莲、丝瓜、黄瓜、芹菜。还有十大属阳的食物生姜、韭菜、回香、川椒、胡椒、南瓜、香菜、栗子、洋葱、大葱。供大家食疗时选用。</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句,如果是夜里发病,或者经常是白天轻,夜里重,罗博士说这也是阳虚惹的祸。</p> <p class="ql-block">维持身体气机的左升右降,关键是脾胃。</p><p class="ql-block">中医有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当一个人问题很多,症候复杂,难以下手时,就可以从脾胃入手,因为脾胃属土,处于中间,抓住它就抓住了气机升降的关键。一旦气机上下通调,阴阳交泰,水火既济,身体就会自己恢复,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就会逐渐消失。</p><p class="ql-block">中医还有句话,叫“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先天的肾气,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后来长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脾胃。脾胃又被称为中气。</p><p class="ql-block">有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中学开始自慰,找罗博士看病的时候,症状多得没法说全:“体力不佳,稍一运动就满身大汗,喘息不止;浑身冷热不匀,经常下寒上热,腰腿发冷,头面上火,口腔溃疡;情绪总是不好,焦躁不安,思想不能集中,思考混乱;性欲强,但功能不行,几乎不能完成性生活……”</p><p class="ql-block">作者用了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再加入龙骨、牡蛎。这是张仲景调理脾胃的方子,里面有酸有辣,还有一点甜。酸的力量往下走,辣的力量向上走,两股力量一上一下一齐用力,气机一通畅,食欲就会大开。一味补肾的药也没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让这个小伙子的体质得到全面的改善,一共用了不到二十天,所有症状就都消失了。好神奇!</p> <p class="ql-block">中医很看重气机的升降。气滞会让人不舒服甚至生病,比如湿疹。</p><p class="ql-block">作者有位朋友,湿疹长在脖子的两侧,还有四肢的关节处。中医认为人体的两侧为阴阳交接的部分,所以脖子侧面的问题,可以从肝胆论治;而关节处,为筋之所聚,中医认为肝主筋,肝病也会引起关节处的问题,所以,他的判断是这个患者肝胆不和,疏泄不利,导致了水湿停滞,出现湿疹等问题。而引起肝胆失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情志失调。这时候单纯利水湿效果不好,得把根源问题调理过来才行。他开了调和肝胆的小柴胡类方。从头到尾,没用任何凉血解毒和祛湿的药,但六服药以后,病情就大有改善。又服用了不到二十服就痊愈了。</p><p class="ql-block">肝郁是病根,光祛湿不行。另外肝气不动,还会使血的循环不畅,色素沉淀物留在皮肤上就成黄褐斑。看来解决湿疹和黄褐斑的问题,就得想法子让自己不郁闷,不生气啊。</p> <p class="ql-block">《阴阳一调百病消》这本书太有用了!所有的知识都能指导我们的日常养生和保健。阴阳一调百病消嘛。</p><p class="ql-block">书里还讲到气虚、血虚、血瘀的表现是什么?怎么调理?寒热不均怎么办?还有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生脉饮,玉灵膏,八珍糕?常见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很多,比如用石膏快速退烧;去暑湿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水治寒湿感冒;用炙甘草汤滋养阳气不足的心脏;先扶正,再去邪;不上火的补气方是生脉饮;简单的补心血的方法是吃龙眼肉;直接能补脾的中成药是归脾丸;神奇的化瘀药是蚯蚓;鸡内金能消积化积等。治痔疮的秘方可是他家祖传的哟。</p><p class="ql-block">对于普通人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养生宝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