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岳母马彩珍,1938 年4月28日生。兄妹九人中排行第七,饱尝辛甜,历尽坎坷,2012年12月3日(农历十月二十归真,享年74岁。</p> <p class="ql-block"> 前排:岳祖母锁禄凤</p><p class="ql-block"> 后排左起:岳母马彩珍、大姨妈马孝珍、四姨妈马翠珍、舅爹马建祖、</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马月珍、杨荟芳、锁禄凤、杨荟芬、马克斌</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马丽珍、马汝嫒</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马孝珍(抱着马克萍) 、马翠珍(抱着杨荟君) 、马彩珍、马鹤珍</p> <p class="ql-block"> 左起第三人为岳母马彩珍</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岳母马彩珍的学生时代;那时,学校里好学、忧国、知天下、求进步,渐成潮流。</p> <p class="ql-block"> 岳母马彩珍学生时代在打耙场上</p> <p class="ql-block"> 岳舅公锁石臣、马丽珍孃、马再朝、岳母在回民公墓</p> <p class="ql-block"> 岳母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营盘邮电所工作。那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家经济正处在最困难时期。别说吃好的,就是想填饱肚子都很难。她曾告诉我,到营盘工作将近一年,心里充满了对母亲(岳外婆)的思念。孤身一人,走了近百公里山路赶回家,全部行李只有一小包饼干。</p><p class="ql-block"> <b>三尺柜台传暖意 一张笑脸带春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9年下半年,岳母从营盘邮电所调到凤庆县百货公司工作, </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最普通的工作,也需要赋予最大的工作热情和最认真的工作态度。在那个商业的蛮荒年代,对商业系统服务态度的抱怨,持续了二十多年。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县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且集中于街子天,加之物资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或凭票证购货。也许是由于岳母有乡村生活的对比和深刻感受,深感工作岗位虽然平凡,但责任重大!所以苦练售货技术、珠算和心算法。一生站了二十多年的柜台。童叟无欺、公平买卖,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多次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还积极投身县妇联、县伊协等社会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70年与同事合影。左起依次:刘荟英、罗仙芝、岳母马彩珍</p> <p class="ql-block"> 岳母与同事杨秀英</p> <p class="ql-block"> 岳母曾担任过百货公司的采购员,走南闯北去参加订货会</p> <p class="ql-block"> 参加凤庆县伊斯兰协会留影</p> <p class="ql-block"> 前排依次:赵桂荣、施淋兰、马彩珍、曾菊莲、杨竹仙(笔者的三姨奶、祖母的三姐)陈育芬、(余二人略) 、杨文英</p> <p class="ql-block"> 2002年10月摄于凤城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前排依次:马学敏、马品德吾梭、马阿訇</p><p class="ql-block">二排依次:马 英、杨克宽、丁美廷</p><p class="ql-block">三排依次:马彩珍、樊宽裕、丁荣廷(笔者的大舅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勤俭持家存厚道、友亲睦邻传家风</b></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马睿鹏、杨克宽、马翠珍(抱着马向娟) 、马孝珍、曾娜娜、小阿婆杨绣麟、马向文、马学珍、马丽(抱着丁相阳) 、马彩珍(抱着丁相汀) 、高荣棠</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杨荟芳、高红军、杨荟君、杨荟书、高淑华、马卫</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任建雄、杨勇 、高云鹏、马克斌、杨成栋、李汝凯、马勇</p> <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马孝珍、杨绣麟、马学珍</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马翠珍、马丽珍、马彩珍</p> <p class="ql-block"> 岳母与大姐马孝珍</p> <p class="ql-block"> 岳母与大哥马建祖</p> <p class="ql-block"> 翻阅一幅幅在清真街时的老照片,那一排二层楼房,朴素而和谐。回忆从前在那里生活的日子,内心觉得这里才是人生与生活的本源。在那些阴雨绵绵的日子里,在那些心情烦闷而焦灼的日子里,也能使人宁静许多。如今群楼疯长,我们都搬进孤独的较过去可称得上“豪华洋房” 的住宅 ,却不知为什么会更加怀念那只有在梦中再见的老地方,会突然心生一种莫名其妙的伤感。</p><p class="ql-block"> 岳母家租住了二十多年清真寺临街铺面,这是一排建了近百年的老式民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清真街家家户户半启着门,老人在门前择菜,小孩在门前嬉闹。在安静的老人与活泼的孩子的身后,是他们各自的家。傍晚时份也常会端着饭碗互相串门。隔壁邻舍早晚相见,守望相助,出入相亲,和睦相处。傍晚时分,大人们座在门口的石橙上,一边忙活一边聊天,人世何等温馨……如今忆及,方觉那些年的日子珍贵。这里的所有的门,都是那样的相像,紧闭起来时,再分不出你、我、他。下班回到家,饥肠辘辘,那门帘被掀起,没看见做饭的岳母时先看见一盘盘热气腾腾的菜肴,那种诱惑和亲情实在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 鸣凤阁楼台烟雨,雾霭蹁跹。那一场繁华红尘,紫陌阡纤。</p> <p class="ql-block"> 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岳父母在世事沧桑中的相依相傍;在风雨同舟时、柴米油盐间贯穿一生的爱和信任。无论租住清真街的家、建在接官亭的家,还是住进迎春小区的家,都是儿孙绕膝,团结孝顺。在父母面前,我们敞开自己。在情感互动中培养出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年轻,生活神出鬼没,根本无序可言。岳母在家操办生活,从不计较儿女伙食钱交多交少;从不盘算自己为子女的付出值得不值得。有时加班,让岳母等冷了饭菜;有时贪玩,没有告诉老人不回家吃饭。但岳母从不抱怨。父母接受儿女的不完美,不只是给予儿女轻松感,还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将人生的如意和不如意照单全收,用自己的力量,化不完美为“完美”。 岳母热情好客,与族亲常来常往,兄妹间有什么事都会向她诉说。丰富的阅历教会了她沉着应变的能力,她有化解宿怨的妙方,有“忍耐丛中有恩典”的气度,也有“只向真主讨好”的豁达。2012年10月6日,已74岁的她还不顾旅途劳累,到营盘看望三姐马学珍。</p><p class="ql-block"> 岳母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她一定是懂得放下自我的执着,宽容儿女的小缺点,原谅他们的不完美,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德行。不给子女从小留下心理暗疾。自私会竖起一道高墙,挡住本来属于自己的光。</p> <p class="ql-block"> 摄于大蟒山凤城回族公墓</p><p class="ql-block">左起:高淑华、母亲丁贵廷、侄女左曼祎、岳母马彩珍</p><p class="ql-block"><b>敬真主坚守拜功 遵圣训乐善好施</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二舅妈赵庆珍、岳母马彩珍、大舅妈薛宝珍</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二舅马辉祖、三舅妈赵庆辉、三舅马明祖</p><p class="ql-block"> 斋月里,岳母与各位教亲一样坚守斋戒,守望新月的出现,等候落日的黄昏,虔诚举意,接受饥饿、饥渴的考验,全斋全拜!!每逢斋月,儿女儿媳们都会纷纷买好鸡和蛋给母亲,以表达对母亲的孝敬。祝福母亲虔诚的善功得到圆满!</p><p class="ql-block"> 儿女的生日喜好让岳母如数家珍,儿女的一笑一颦更是岳母骄傲的珍藏。老人家是惦记完儿女,又牵挂着孙子。儿女修房建屋,孙儿入学,参加工作,她都十分记挂。生怕儿孙犯难。可作为母亲的儿女,谁又能说清您何时黑发变白了,腰背何时弯下了……</p> <p class="ql-block"> 2012年的斋月的一天晚上,岳母在礼拜寺礼拜时突感身体不适,亲友及时通报并护送回家。岳母平日里很少生病,有时实在挺不过,就吃两片药顶一顶。而且很少说出来,总是默默地承受。我们把她送往医院治疗。可是岳母说住院会“坏了斋戒” ,坚持不打针不吃药,我们一再向她解释教义中打针吃药不是斋戒的范围,但母亲还是只住了一晚就坚持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2012年的11月,岳母病情加重,廋弱无力,这一次是严重了,我们赶紧送她去县医院。诊断的片子出来了,由于肺炎拖得太长,导致胸腔积水。住院期间,坐在岳母亲的病床边,仔细端详岳母那苍老的面容和满头的白发,再看她的手,瘦骨嶙峋而且长了很多的斑纹。双手紧握着,泪水扑簌簌的流……。</p><p class="ql-block"> 夜晚,看望的亲朋好友都走了,留下我们一家人。姐弟三家夜里轮流职守陪待。岳母的脸是苍白的,嘴唇起了干皮,消瘦的脸上写满沧桑。</p><p class="ql-block"> 2012年12月3日(农历十月二十),住院治疗的岳母因病不治突然离开了我们。含辛茹苦、操劳一生的岳母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呼天唤地,泪如泉涌,心痛不已,你给儿女太多的温暖,而儿女却还来不及回报万一;让儿女情绪如江河决堤。我们觉得不应该啊!你怎么就走了呢?你那么热爱生活,你那么疼爱儿女。苦日子过完了,您却老了;好日子开始了,而您却走了,让儿女心如刀绞。</p><p class="ql-block"> “想见音容空有泪,欲闻教诲永无声。”本以为来日方长,本以为退休后可以常听岳母的唠叨,多陪陪她,给她做做饭,帮她冼洗菜…… 这样的机会却永远没有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