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即将开学的关键时期,市教科院于2月3日召开第二次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视域下“学习任务群”教学(线上)研讨会议,以“学习任务群”为抓手,促进教师们转变备课、作业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此次会议,如同及时雨,为每位教师在新学期的备课、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黄山镇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在陈中杰院长的期望和要求中,第二次“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会议正式拉开帷幕。 </p><p class="ql-block"> 首先带来课例展示和任务群设计分享的是临沂九曲小学的李英姿老师。李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要下雨了》,这一单元在课标学习任务群中的定位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所以李老师尤其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表达方面的素养训练,如,运用闯关的形式,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关注三处对话,读好对话的语气,学生自读,师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边做动作边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李老师在教学中不仅教会学生会读,会理解,更要会表达,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相信学生们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说出小白兔遇到了乌龟、小蛇又会说些什么。</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注重学习任务群落地的同时,也将语文学习的本味抓到了实处,结合插图、动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多种形式朗读巩固理解。读与写不可分割,一年级更要抓牢学生的书写,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们自主书写,依据评分标准来改进自己的书写,结合学情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训练巩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精彩的课例展示后,李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一下六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设计。通过对课标的分析,将本单元定位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接着对教材、学情、资源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单元学习组织与规划,以“邀请函”的形式,激发学生参加“‘我们爱夏天’大联欢”活动的兴趣,分别设计了“寻夏日踪迹”“品夏日真味”“探夏雨之秘”“展夏日之采”四个任务。在大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设计下,李老师注重对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中的体现,将评价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对三单(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的设计和使用。李老师的分享透彻、通俗易懂,契合学生的学情特点,为我们的单元设计树立了标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接着进行分享的是临沭县第五实验小学的徐启芝老师,徐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课例是《杨氏之子》,文言文的学习相较于其他文章,较为枯燥,且“花样不多”,那么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徐老师巧妙地将其设计为三个环节“读给百姓听”“讲给孩子听”“和文人一起议”,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承担着不一样的任务,“读给百姓听”初步解决将文言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感的目标,在“讲给孩子听”环节中,学生们用自己所学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讲给围观的孩子们听,在情境的设置中,落实对目标的达成,“和文人一起议”则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杨氏之子》会入选《世说新语》,明白杨氏之子的“甚聪慧”。三个环节设计精当,老师言语简洁,真是一场视听的盛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不仅环节设置巧妙,更巧妙之处在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在本课的落实,“思辨”要注重学生思考和表达,能从“言表之意”中明白“言外之意”,徐老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柳君平来了,杨氏之子会怎么说?黄君平呢?通过句式的对比,引导学生明白杨氏之子的聪慧不仅表现在反应快,能顺着孔君平的话来说,更体现在他在有力反驳的同时注重礼貌,真是个委婉有理、风趣幽默的孩子,在这里也注重运用关联词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再将本课学到的思辨逻辑性运用到拓展的文言文中,水到渠成、一气呵成,快哉!</p> <p class="ql-block"> 在课例展示后,徐老师为我们细致介绍了五下八单元的学习任务群设计,通过对课标、要素的分析,明确本单元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设置“风趣达人秀”为本单元的情境任务,设计了“寻找妙言趣语”“游历漫画王国”“解密幽默密码”“做风趣小达人”四个环节,在子活动中运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上午是一场视听的盛宴,下午的分享同样引人入胜。</p><p class="ql-block"> 包美华老师为我们介绍的是二下三单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设计,本单元是识字单元,新课标提出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那么基于此,包老师设计了契合任务群且详细有效的教学目标,以“争做传统文化宣传员”为情境任务,设置了“走进壮美山河”“走进传统节日”“走进中国美食”“走近汉字故事”四个任务,任务清晰,可操作性强。</p><p class="ql-block">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和启示:一是在活动设计中既要符合学生的学情,又要符合学习任务群的特点;二是对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落实,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在阅读中识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徐妍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设计,四下三单元是诗歌单元,本单元也有鲜明的特点,它将现代诗和综合性学习进行了统整学习,所以这个单元的设计较有难度,但徐老师的设计很巧妙,先进行任务启动,成立施设;收集诗歌,摘抄记录;仿写合作,分类整理;童趣汇诗歌,合作编诗集;童伴来荐诗,开个朗诵会。整个单元自成一体。</p><p class="ql-block"> “综合性学习”单元的教学,更要注重整体性,特别是在学习任务群的大框架下,我们可以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前置,在诗歌学习中,引导学生明白一定的方法,如: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等,为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陈淑娟老师进行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设计。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奇妙的世界”,阅读要素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结合课标和本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陈老师设置了“绘制《自然探秘手记》情境任务”,并设计了“探奇妙世界”“赏天地珍藏”“寻语言奥秘”“展探秘手记”四个任务。在此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中,我们更需要关注“实用性”的训练,在环节的设置和评价的落实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从课内到课外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由读到写、读写结合的有效落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王友梅老师进行分享的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设计。王老师特别强调,单元学习任务群的规划要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要有统整的学习主题,且能开展典型的实践活动。本单元的课文设置很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那么王老师也由此设计了“穿越时光,明文本观点”“回到过去觅古人智慧”“来到现在赏今人风采”“穿到未来叹科技进步”“回味穿越感思维之妙”五个环节。同时也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明确评价目标,搭建学习支架,设计教学三单。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在进行本任务群的设计时,要注重思维、阅读、表达等要素之间的有效关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位进行分享的是杨艳艳老师,她分享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设计。杨老师结合课标内容,指出跨学科学习有两大特点:一是跨而有根,要立足于语文学科,不能“跑偏重点”;二是跨而有归,无论如何跨,归根到底,是要为语文素养的形成而服务。杨老师也提到跨学科学习是综合性学习的升级,我们要有明确意识,跨学科学习要体现综合性、实践性等特性。</p><p class="ql-block"> 在本单元中,由多学科内容的体现,如:网上查阅资料则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想要了解汉字的文化,就会关联到《科学》中的相关内容;发现汉字的趣味,激发对汉字的兴趣,则与《道德与法治》有牵连等等。杨老师的分享给了我们启发,每一个单元或者每一篇课文或多或少都会有跨学科的内容,我们要认真分析,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高增砖添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七位教师的分享让我们如沐春风,陈院长的会后总结更是高屋建瓴,有着指导意义。陈院长指出学习任务群是对以往的深度学习的经验总结,它们有传承的关系,不要更不能割裂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学习任务群的学习任务主题更加明确,需要我们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实践中进行研究,且情境要有生活化,我们要在学习任务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我们要对学习任务群指导下的单元设计有着明确的认识,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敢于创新。</p><p class="ql-block"> 同时陈院长指出,我们要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不能流于形式。还要重视单元测评,做好补偿教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学习虽安排紧凑,却也是干货满满。黄山中小的小语人认真学习,详细记录,我们时而低头写笔记,时而低语讨论,时而自主思考,我们在努力跟上步伐,努力做出实效,为孩子们的未来在奋斗着。</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会后,李建欣主任带领各个年级进行教学研讨,老师们认真思考着:各任务群如何来理解?任务群类型如何确立?如何基于主题设计情境任务活动?如何设计基于任务群的学习评价?结合聆听的各位老师的分享和自己的理解,老师们各抒己见,议论纷呈,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思路渐渐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语文教学之路漫长而又艰难,但是只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相信我们在艰难的行进路途中也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收获。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势必将带给我们课堂全新的面貌,带给学生们不一样的成长,黄山镇中心小学的全体教师将继续努力,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相信黄山中小的未来会更加美好,黄山中小的学生会更加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