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是我一生最爱、最思念的外婆陈掌珠谢世20年的忌日,早上五点钟我便起了床,敬上了最心爱的手工藏香(重要日子用)打坐🧘♂️冥想,接受祖上给我的能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外婆);20年前的今天,您离开了我们,搬进了杭州南山公墓去陪外公了,外公孤独的在里面等了您十年,终于等到与您团聚。可您知道吗?,我咪咪没有您的20年是多么的想念您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外婆陈掌珠生于公元1914.1.24浙江桐乡一个大地主家庭,她在家排行老大,读过私塾,与丰子凯、茅盾、木心为邻,也具有着文人的天赋和古典女人的淑静与秀美,同时又有着新时代的思想,她在生活中的给我们讲出的道理,让你醍醐灌顶,有时又捧腹大笑,时而又哭笑不得,大姨娘时常对我说,我们有十张正嘴也说不过你阿布(外婆)的一张歪嘴,她留给了我许多金句良言,我至今在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左一是我的外婆、及与我太公、太婆全家人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舅妈告诉我,你阿布小时候在上私塾时,看见教书先生随地吐痰,她便写了一幅对联,贴在墙上,先生进来看到后说,你们不用给我告状,肯定是陈掌珠写的……我真想知道外婆是怎么写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呀!30年前,外公走后,山子巷的小楼以“折迁”的名义,让您和两个舅舅搬出了小楼,您去了舅舅艮山门的家,每年回去看您,再也没有宽敞的房子住,之后您去了三里亭养老院,走完了辛劳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我的曾祖父三兄弟(其中有上海著名作家程乃珊的祖父)在杭州山子巷12号(后改为24号)合资建盖的小楼,(小楼里的故事和历史人物我将会在家史里去介绍)祖祖辈辈居住了五代人,忽悠搬出来,却没有拆除,拥有六亩地的三份“房产土地证”也成了一张废纸,最终以政府“保留”的名义全部征用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小楼为三层,如蝴蝶型状,一楼中间的客堂厅,是全家人进餐的地方,我是不能与大人同桌吃饭的,旁边会有我的独立饭桌,文革中,红卫兵来抄家,把带有花纹五颜六色的折叠玻璃门也拆除了。无奈之下客厅也给弄堂里的外婆们来做伞用,那个特殊年代,也不敢收一分钱租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左手一楼也曾是祖上留用的“女宾会客室”室,土改时也一起被政府征用,一楼留下了中间的客堂厅归我们私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面对着小楼的右手边一楼,曾是祖上用来接待男士的“男宾会客室”,二楼是外公外婆和我的住房,我出生时,一楼己被土改,政府街道用来生产雨伞,也是大家知晓的“天堂”牌雨伞。(其实就是我外婆和街道里的老太太们做的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三年自然灾害后,我有幸的降生在程家您的怀抱里,剪断了脐带两个月,母亲就回到西北兰州爸爸和姐姐的身边。那时48岁的您,迎来了第三个外孙女,但我是您贴身的第一个,共同生活了13年,之后表弟表妹相继出生,与我为伴,最打趣的事,在我八九岁的时候,舅公的孩子临时需要您来照顾,与我们同住,兔兔(63出生)和牛牛刚八个月都比我小,但辈份上是我的舅舅,那时,我是您的小帮手,烧饭时,要抱牛牛舅舅,小楼里的人看到总会说一句:“外甥抱舅舅,家丁真兴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上的我,是舅舅和同学带我去杭州武林广场红太阳宫拍摄的,也是唯一的童年照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您一生相夫教子,给我贯输着程家做人的家训:“节俭、用功、谦和、孝顺、互助,”程家是个大家族,有着桐乡老家和上海支脉的亲属,来杭的都住在家里,用现在的话说,咱家是全国亲戚朋友的“驻杭办事处”,包括我的“狐朋狗友。”您都热情接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今天特别的想念您!翻出了我去兰州后,还保存的41封信,在兰州的日子,等待您的家书是我最幸福的感受,能读懂繁体字,也是在您二十年的书信中学会的,而且,对繁体中文字有特别的喜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闲暇之余,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帮您算了一下您的丰功伟绩,您总共哺养了14个孩子,自己生了八个儿女哺养成人,之后又帮助自己的弟妹带了四个孩子,再加上我们孙子辈的4个表弟表妹,真不敢想象,外婆那么弱小文静的淑女,怎么扛起程家这重担的,我是在您身边时间最长的外孙女,您平日的 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牛劲,也就这样传给了我这头小牛。(我和外婆都属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是我与表姐小雁表弟小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阿布:您还记得我小时候,每晚要缠着您讲故事,您非常爱看书,枕头边总有一本书,从我认字开始,就能在从《红楼梦》《官场现形记》里找出认识的字,您戴着一条腿的眼镜,(另条腿被我搞掉,您只能用线绳代替)抱着书,笑眯眯的给我讲:有个MOTO木头(杭州话有智障傻子的意思)儿子,妈妈教他要礼貌待人,客人进家时,要对客人说:“你来了吗,请坐请坐”招待客人要说“你爱什么就拿什么”客人走时要说,“你走了吗,不送不送”儿子很努力背记。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家里进来一个小偷,正好MOTO儿子在梦中背诵:你来了吗?请坐请坐,小偷一听止步,儿子又说,“你爱什么就拿什么,”小偷转身就逃,儿子又说:“你走了吗?不送不送”……听完这个故事,我会高兴的开怀大笑,在床上跳来跳去,必须惹到外公给我脑门上敲个“毛栗子”🌰才肯罢休,记忆中您二老的棕绷床每年都要修理,此时我耳边响起了棕绷师傅走街串巷、嘹亮的叫喊声;“阿有坏格棕绷修伐,藤绷修伐</b><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b style="font-size: 22px;">这也是我不能忘记做的“坏事”</b></p><p class="ql-block">(照片拍于三里亭敬老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晚年的外婆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免去她思念外公、思念家人的痛苦,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外公从末红过脸,吵过架,生过气,外公临走前住院,外婆就像丢了魂似的,二老的感情实在是太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每每我去敬老院,外婆都能认出我,能与我一起回忆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当我问她我现在哪里?她回答不上的,反之,用习惯性的思维,会圆滑的反问我,真服了我的外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敬老院的阿姨告诉我,你外婆经常晩上唱歌儿的,吃不完的水果都压在枕头下面,有人来,她拿出来会“招待”客人的,这就是我的外婆。</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很喜欢朋友们说,这张照片你长得很像你外婆。的确,我的一生,处处都在𨒂续外婆您的灵魂、您的品德、您的习惯,您的语气,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一生的才华和快乐,都来自于您,我是看着您的背影长大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