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孙瑞雪老师创办了大陆第一所蒙特梭利幼儿园和第一所蒙特梭利国际学校,后面还创立了蒙特梭利教育研 究中心。她的著作三部曲:《爱和自由》 、《捕捉儿 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长》 ,她的一 些书籍, 让一些蒙氏的基本概念得以普及。</p> <p class="ql-block"> 读《爱和自由》,真的是特别治愈,治愈了我儿童时期遇见的很多事,想通透了许多,也明白了新的育儿观念多么大爱无疆和宏伟蓝图。希望更多妈妈读到这本书,一起培育好祖国未来的希望,亦或是培育让家庭更幸福的因子。</p><p class="ql-block">简单提取关键词通俗的记录下读书感悟:</p><p class="ql-block"><br></p> 自由 <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在行动上的自由,进而在精神上的自由。6岁前儿童主要以行为活动为主要目的,在不停的实践中建构丰富自己,所以不应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禁锢儿童行为。精神上不将成人的意愿强加给儿童,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简单说就是只要不危及安全、只要不伤害他人、只要不违反规则的事情都可以让儿童去尝试尝试,环境越丰富,对儿童的启发越多,儿童大脑突触更密集,也会越来越有秩序感,后面也就会更顺畅。</p><p class="ql-block"> 限制儿童自由等于在扼杀儿童大脑细胞,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总在碰壁的脑子不会进发出精彩的火花的。</p> 真正的爱 <p class="ql-block"> 无论你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有没有静下心来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看着街上的人络绎不绝、匆匆忙忙的奔波,有多少人知道怎么去爱,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我才正式的想,我给孩子的是不是他所需要的爱呢。很多原生家庭常常充斥着打骂、责备、侮辱等不正常的爱,常常说为了你怎么样的话,可却常常做着不可取行为的事,好别扭、很可耻、很歪曲的爱,而很多家庭都存在,我不想听现在竟然还有这样的家庭,那可真是惨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想获得爱与被爱、关注与被关注、认同与被认同、自我价值感、尊重以及安全感,都是人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些需求不取决于你的成绩,而现实父母常常把这些与成绩挂钩。</p><p class="ql-block"> 尤其在儿童时期0-12岁时,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得到作为人的尊重,孩子从内心确定:我本身是有价值的、是可爱的、是重要的、我能带来快乐、这个世界_上没有我很多人会痛苦。真切感受到生命的至尊状</p><p class="ql-block"> 同样的,孩子们也会循环着这种状态到下一代,输出爱,孩子最能唤醒成人已经消磨掉的爱,与其你想怎么去爱孩子,不如想想你作为人类本身所渴求的,也正是生命之初,孩子也需要的。</p> <p class="ql-block"> 带着孩子一起回到生命之初,把生命原有的爱、失去的爱都找回来,该用言语的用言语,该行动的行动起来,孩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感受着这世界,感受着你的爱。</p> 好句分享 <p class="ql-block"> 1.所谓的感觉训练引向概念,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感觉训练是由自我完成的,由于感觉必须由自己体 验、自己经历,最后会得到一个结果一概念, 因此也被成为自我教育。</p><p class="ql-block"> 2.每一个婴儿的诞生,都是带着精神胚胎而来,精神胚胎蕴含了生命成长的所有密码。新教育认为,儿童成长不是教育和灌输的过程,而是儿童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破译生命的密码,创造自我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3.以爱的情感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p><p class="ql-block"> 4.爱必须学会表达出来,爱必须学会表现在动作中,爱必须学会表现在跟孩子每一个拥抱上,每一个眼神里,每一个感觉中,这样儿童才可以收到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