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端欢喜》

王敏

<p class="ql-block">看余秀华的散文,缘于她这些年来一直是文学热点。她立了一根标杆,活得勇敢,不同凡响,苦难坚强,泥沙俱下,面目苍凉有着明显的血污且躁动难安,她说:我就是要和这庸俗的、没有意义的生活死磕到底!</p><p class="ql-block">只是读诗于我是件为难的事,看诗费脑,要揣测,得有联想力,胡思乱想,费劲吧啦云山雾罩又理解不到点子上。余秀华的诗看得少,印象深的有几首:“而岁月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心惊肉跳的|春天”“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我只喜欢看这种讲得明白又深深隐痛的诗。</p><p class="ql-block">先是偶然看到她的一篇散文《人与狗,俱不在》,家门口草木葱郁,在又一次的春风里发出新枝,这些春天的景象让我有对春天无端的热爱和对生命没有根由的轻薄的热忱。奶奶活了长长的一辈子,活不成永恒,她照顾的老狗死了,她还活着,很多年后奶奶也死了,腾出空荡荡的房间。平静的描白,没有情绪,这是我喜欢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后来晓得她有散文出版,《无端欢喜》,书名取得好。她拖着沉重的摇摇晃晃的身体,艰难前行,仍然说有着无端的欢喜。她说“有时候我觉得活着本身就是对生命的赞美,残疾本身就是生命的思考。思考的过程当然允许痛苦。”,“而让我一次次回头的,不是那沟壑本身,也不是沟壑里的荆棘和毒物,而是照着沟壑的月亮和在沟壑里颠簸的月光。”。面对余秀华,更多人对她是心生敬佩又怀悲悯吧。</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她都是围绕着自己,写日常生活场景,写生命的苦难,谈爱情和人生理想。</p><p class="ql-block">“世界能不能接纳一个人是次要的,首先自己能不能接纳自己才是根本,因为快乐从来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接纳这个不接纳我的世界,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点很重要,自己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所谓顺从内心,我们做任何事情,目的是要让自己觉得心安舒适。</p><p class="ql-block">“我以为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本身,如同爱就是爱的本身一样,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是一定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目的的东西大多数是美好的东西,因为它是纯粹的,纯粹是快乐的根本。”很多时候,我们为活着而活,像树木一样,沐风栉雨,扎根土地,求一点甘露一丝雨水,简单生长。“这心情首先就是平常心,然后就是平常心上的一点爱好,只有爱好才是能够真正取悦自己的东西,其实庸俗好像一个地基,因为没有比他更低的东西了,有了庸俗做基,我们可以构建出许许多多的事务,如此多好。”</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悲哀之处在于,她在追寻爱情的时候依旧保持着对爱情的警惕,爱情的欢愉无法超过她对爱情本身的怀疑。”很多人因她和杨猪厕的事件,说她吃相难看,太不清醒。不清醒何尝不是真性情。之所以喜欢余秀华,不就是她为自己而活,活得真实不做作吗?只可惜遇人太不淑,竟不能说聊胜于无。</p><p class="ql-block">我很喜欢她散文的写作手法,对生命苦难和亲情的阐述都节制而冷静。</p><p class="ql-block">写奶奶年迈离世,母亲癌症离世,以及母亲和奶奶在世时的争斗和相骂,她写得平静。最喜欢她穿插写景,无处不在,一草一木,她把自然环境用轻轻柔柔的语言温柔描述赋予诗意,让人沉浸于心灵的宁静的同时表达出对自然生命的感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