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急诊人的“阳康”之路

安人医急诊护士

<p class="ql-block">急诊人的“阳康”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医护不能回家,三年后医护不敢回家︔放开前最难的是医护,放开后最难的还是医护!随着全国疫情政策的放开,安化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患者数量激增,压力更是可想而知,绿衣执甲、奋力坚守,他们是冲锋陷阵的战士,但也是一个个普通人。</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2月1日起,急诊科平均每日就诊量多达到225人次,几乎高出平时就诊量的2~3倍︔日出诊量平均约20人次,高出平时日出诊量的2~3倍,且患者多为新冠感染或合并基础病加重的患者。12月9日起,由于反复接触新冠感染患者,加上劳动强度大,不到一周的时间,半数以上医护人员就核酸阳性且都伴有较强烈的身体不适,而患者数量却是之前的几倍,急诊科每天都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战斗性减员是最大的困难。在这危急关头,龚漾主任带领全科室人员勠力同心,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责任与担当。有的高烧40度依然吃着退烧药去完成12个小时的夜班工作,他们深知,自己多干一分钟,同事就能多休息一分钟,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去休病假,就是在这样的信念中所有人坚持到了"阳康",甚至有的同事发展成肺炎。谁能懂她们内心的那份煎熬?她们甚至下班不敢回家,不敢见家人,她们不怕自己感染,只怕感染幼小的儿女和年迈的父母。这时的急诊人没有人退缩,没有人惧怕,他们充分展现了一个急诊人的使命和担当。</p> <p class="ql-block">  接诊路上布满荆棘,急诊人亦是风雨无阻,哪里有病痛,哪里就有我们“绿衣战士”的匆匆身影。没有担架工,医护人员和120司机就充当起担架工,狭窄又凹凸不平的小道转身都难,他们硬是靠双手和双脚抬出一条生命的通道,在漆黑又寒冷的夜晚,给患者开辟出一条条生命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  午夜的急诊输液室,依然爆满,打完一批又一批,永远的无底洞,虽然觉得自己已经是疲惫不堪,但所有人都是抱着同一个信念,就是齐心协力打下这场攻坚战,让安化的百姓都能看上病,看好病,平平安安的回家去!</p> <p class="ql-block">  急诊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专家说,不能高强度工作,阳了以后要多休息,道理谁都懂,可是如果我们都请假休息了,谁来接替我们?如果我们都休息了,患者谁来看护?全国的医疗挤兑这么严重,如果医护都休息了,全国患者怎么熬过这个严冬?正是我们深知千千万万的医护工作者身上背负着这样艰巨的使命,才让我们更加的知道生命的可贵,才能做到敬畏生命,不辱使命!</p> <p class="ql-block">  在抢救频繁、危重症多、且人力资源和床单位非常紧张的时候,总能看到身着白衣的胡青副院长,在指导、指挥、协调,真枪实干的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急诊科“一床难求”的问题,更合理有效调配全院病床资源,院领导班子、医务处紧急协调优先保障急诊患者入院,还紧急购入和调配萨博机、呼吸机、监护仪、氧气装置等急救物资,保障了危重患者所有需求;护理部也紧急安排了其他部门的护士姐妹到急诊科增援。至此,急诊科的整体应对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急诊也成功开展了多项新技术,如CRRT、Art、自动体外心肺复苏术、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高流量持续加温湿化治疗等。</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医院是帮助身在险境中的病人重生的战场,那么急诊科就是面对危险的最前沿。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用尚在病中的羸弱之躯,挡在生死线上病人的身前。就是这些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成为冲锋陷阵的勇士,成为从天而降的英雄。急诊人会一直努力到阴霾散尽,和所有人一起期待着接下来的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图文、编撰:熊妹稀</p><p class="ql-block">初审:龚漾、刘灿星</p><p class="ql-block">复审:廖巧丽</p><p class="ql-block">终审:胡青</p>

急诊

急诊科

医护

患者

阳康

休息

医护人员

感染

回家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