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元宵节,2月3日下午五点,我们相约新教育故事会阎里站点,走进鲜活跳跃的文字中,感受故事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首先小义工张艺宸为大家分享的是 《学会坚强不脆弱》。她讲故事抑扬顿挫,不急不躁,娓娓道来,特别吸引人。</p> <p class="ql-block">接着,邢老师带来传统节日——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p> <p class="ql-block">元宵节习俗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p><p class="ql-block">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元宵节习俗</p><p class="ql-block">1、吃汤圆</p><p class="ql-block">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又名“汤团”“元宵”。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生意人则美其名日:“元宝”。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元宵又有咸、甜、荤、素之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猜灯谜</p><p class="ql-block"> 赏灯猜谜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项目。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中国最大的一次灯谜盛会是1979年在南京举行的“九城市灯谜会猜”,设有灯谜上万条,3天里参加的人次达两万多人。</p> <p class="ql-block"> 3、赏花灯</p><p class="ql-block">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p><p class="ql-block">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4、踩高跷</p><p class="ql-block">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p><p class="ql-block">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高跷中扮演的人物多是戏曲中的角色。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p><p class="ql-block">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p> <p class="ql-block">5、舞狮子</p><p class="ql-block">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p> <p class="ql-block">开卷读书,打开世界之窗。与经典为友,享受读书的快乐,让我们的校园溢满浓浓书香。下次故事会再见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