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峰高跃

小荷听雨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莲峰镇的秧歌中,因其地理位置原因,高跃的样子颜色均不同于渭源其他的乡镇。许是从小看惯的缘故,一直觉得在许多秧歌中,一眼看到的大红高跃自是十分亲切。老人们称其为背篼高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跃大致为椭圆形,先要扎高跃架子,准备一根大约直径3公分,长约60公分的木棍,光滑乘手,在手柄的最上端,用一个厚约一寸许,约碗口大的圆形木板铆接在木棍上,圆形木板上面沿着一圈钻八个很小的孔,匠人们把劈好的约30公分长的韧性竹条一端插进小孔,把竹条拉直,八根短竹条顶端用一根长的竹条横向连接扎好,形成棱台形状,再取八根约70公分左右的竹条在棱台顶部分别竖向固定,往上按一定弧度围到圆形木板正上方的顶部,如此往复,八根竹条在最顶端平缓收接于一个点固定,大约形成一个圆弧形,在下方的棱台与上方弧形相接的位置,用竹条在弧形的侧棱上,纵向向外用短竹条垂直相接,长竹条横向围绕,在扎好的弧形架子外围出一个约三寸左右的圆环,这样高跃的大体框架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糊高跃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记得以前糊高跃的大多是庄上平时糊纸火的人,在他们的巧手装扮下,扎好的高跃很快就如待嫁新娘般焕然一新,夺人眼目。高跃的上半部分,先将大红的纸用浆糊红灯笼般细心糊上,再顺着竹条扎的竖棱子,粘上剪成火焰状的黑裙边,红黑交映,煞是好看,在顶部收接的地方并不糊满,留出直径约二寸有余的圆,露出扎的竹条,以便飘出放置在高跃里面点燃蜡烛的青烟,最顶端簪一朵黄色或绿色的纸花,中间横向的圆环一般糊成白色,边上粘上下垂的黄色或绿色或蓝色、粉色流苏(颜色与顶部纸花不同),圆环下面到木板中间,竹条围成棱台的八个上宽下窄的侧面,用易于书画的白纸糊好,留一个侧面的三面纸不沾,便于晚上秧歌出行时点燃烛火。上面匠人们画上图画、题上诗句,多为梅兰竹菊或喜迎新春的句子,每个面的侧棱上,竖着粘上大红色的火焰裙边,最下面的圆形木板上也粘上彩色流苏,一般与顶部花朵颜色相同,红,黄,绿,蓝、粉、黑,白,色彩斑斓夺目。木板中间有一个凹槽,用来插蜡烛,这样,一个庄重大气的高跃就基本完工,剩下的,就等着秧歌出来的夜晚点亮了。</p> <p class="ql-block">  一架秧歌一般有四个或六个或八个高跃,多由年轻小伙子举着跳,我们通常叫做跳高跃或耍高跃,在秧歌里面,跳高跃很是浓墨重彩的一部分,秧歌大多时候在晚上耍,一般正月十五除外(这天一个地方的秧歌都要去地方的各个庙宇敬神,白天集中热闹的耍上几场,晚上继续),高跃里印出昏黄的烛火,在出村或出街道的路上走时,锣钷家什声音平缓悠长,高跃也很不跳,只是跟着鼓点搭上走,以保存体力,到了街道或者进了村庄,或者到了接秧歌一家的院子或门前,伴随着连续不断的鞭炮声,鼓点也摇身一变,旋律变得急促有力,跳高跃的人也会精神一振,在激昂的锣鼓声中,几人节奏一致,一起身材或伏低,或跃起,前后滑动,左右开合,手里的高跃也快速转动,或放低,或高举,随着跳高跃人的闪步腾挪,高跃灵活起伏,烛光微微,流苏飞扬,看的人心情舒畅 。在秧歌场舞龙舞狮或跑旱船的时候,举高跃的人在四角站立,围成一个大的方场,便于整个的秧歌表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也许是高跃的颜色,也许是高跃的形状,也许是耍高跃人的精气神,也许是鼓点中高跃的起起伏伏,大红的高跃,就这样深深的刻在记忆中了,如秧歌里的灵魂一般,多少年来,一直如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