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仿倪瓒古木丛篁图》

立雪听松山房

<p class="ql-block">此幅清代恽寿平所绘《仿倪瓒古木丛篁图》为清宫旧藏,乃乾隆皇帝所珍爱,入编于“石渠宝笈”,入藏于三希堂。现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处所登载的图片为涇縣訂制宣紙原大仿製 。</p><p class="ql-block">尺寸:纵81CM,横32.84CM 。</p><p class="ql-block">該图画一平坡之上立一巨石,石边一寒树獨立,树旁又有双竹挺立,並分向左右弯曲生長,其周围亦有細篁数丛,用笔仿倪瓒遗意,技法上,画树以鹿角法,画石以折带皴,二者皆用淡墨干笔,画竹叶亦以轻盈简率的介字点法。构图简洁,画面丰富,为倪瓒作画特色。</p> <p class="ql-block">恽寿平是一代大家,与“四王”、吴历并称为“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p><p class="ql-block">他的山水画直溯宋元,深得古人笔法和意境,又能汲古开新,于潇洒秀逸的用笔中以神韵情趣取胜,此处选他仿古山水册中第一开《仿江参溪山雪雾图》和第四开《仿王蒙溪林秋霁图》,来呈现他笔下的溪山古意。</p> <p class="ql-block">倪瓒是影响后世最大的元代画家,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明清大师们追逐的对象,如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倪瓒亦是一个以复古为旗帜,而追求艺术个性化的书法家,他与张雨、杨维桢一样,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属于这个时代,这就是艺术对时代的超越性价值。</p> <p class="ql-block">倪瓒诗书画三绝。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代四大家”。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以淡泊取胜。作品多画太湖一带山水,构图多取平远之景,善画枯木平远、竹石茅舍,景物极简。其画多以干笔皴擦,笔墨极简,所谓“有意无意,若淡若疏”,形成荒疏萧条一派。在元四家中,倪瓒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明何良俊云:“云林书师大令,无一点尘土。”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数百年画坛有很大影响。至今乃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p> <p class="ql-block">恽寿平此图仿倪瓒古意,画古木丛篁。运用折带皴和叠糕皴画竹石树木,似断实连,虽为仿古,却有自家风格。恽寿平师古而能汲新,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理论。细察中国绘画的层次与境界,我推崇恽寿平所言“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在我看来,这道出了绘画的形式美、笔墨的抽象美和由此所承载的生命精神之大美,三者间的层次、关联和统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