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晋一一中国电影第一人(10)

秦世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第一位最佳导演</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谢 晋</b></p> <p class="ql-block"> 谢 晋(1923——2008)</p><p class="ql-block"> 谢晋自1948年步入影坛以来,为发展中国的电影事业,孜孜不倦地奋斗着,他所编导的很多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之作,在国内外屡获殊荣。</p><p class="ql-block"> 中国电影“百花奖”和“金鸡奖”,分别是由观众投票选举和专家评定的两个最高电影奖项。</p><p class="ql-block"> 在1962年举办的第一届“百花奖”评选中,谢晋1960年导演的电影《红色娘子军》,荣获最佳导演奖;在1981年举办的第一届“金鸡奖”评选中,谢晋1980年导演的电影《天云山传奇》荣获最佳导演奖。谢晋不仅是获得中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的第一位最佳导演,而且,又先后五次荣获“百花奖”、四次荣获“金鸡奖”。同时,在国际电影节上先后十次获奖。</p><p class="ql-block"> 谢晋,不愧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巨匠! </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书香门第的反叛者</b></p><p class="ql-block"> 1923年谢晋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谢家是个世代书香的封建大家庭。祖父执教,是当地的名士,父亲在交通部驻香港办事处任职,是颇有地位的会计师。谢晋在家乡度过了童年,并上了一年小学,而后全家迁居上海。小谢晋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一套《小学生文库》,其中的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爱迪生、牛顿等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又是一个电影迷。除了学习之外,他的最大乐趣是陪同失聪的母亲去看电影,蔡楚生的《渔光曲》《迷途的羔羊》,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一些优秀影片深深打动了他。</p><p class="ql-block"> 1939年,谢晋回到上海读高中,这里已经沦为“孤岛”。他积极参加了由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业余戏剧活动,演出宣传抗日的话剧,还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受到黄佐临等艺术家的指导。于是,谢晋卷入到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也深深地爱上了戏剧艺术。</p><p class="ql-block"> 刚刚读完高二,便要报考戏剧学校,并因此与家庭发生了一场冲突。但是,面对去意已定的谢晋,家人无可奈何。于是,他考入了国立剧专话剧科。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曹禺、洪深、焦菊隐等著名戏剧家的爱国民主思想和艺术造诣,给谢晋以很大的教益。在此期间,他还大量阅读了西欧、俄罗斯的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是列夫·托尔斯泰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他的影响特别深。</p><p class="ql-block"> 一年以后,谢晋自动辍学,跟随马彦祥、洪深、焦菊隐到重庆的中青剧社工作,以便在艺术实践中提高自己。他不仅积极参与老师们的排戏工作,而且还认真组织学生业余剧团的排练活动。从此,谢晋更加坚定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1948年,谢晋应吴仞之老师之邀,到了上海大同电影企业公司,担任电影《哑妻》《欢天喜地》《梨园英烈》和《望穿秋水》的助理导演或副导演。使他熟悉了摄制组的各项工作,积累了导演工作的经验,为今后独立担任导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电影《哑妻》海报,1948年由上海大同电影企业公司出品。编导:吴仞之,由谢晋担任助理导演。</p> <p class="ql-block">  电影《望穿秋水》海报,1949年由上海大同电影企业公司出品。编剧:许之乔。导演:何兆璋,谢 晋。主演:韩 涛,王 岚,李 虹。</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彩色体育电影大放异彩</b></p><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诞生了,谢晋和同志们感到欢欣鼓舞。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谢晋认为应该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于是,他在1950年报考了华北革命大学。在八个月的学习时间里,系统地学习了社会发展史、马列主义哲学和文艺理论,对于他后来的电影创作,能够更深刻的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华北革命大学结业后,谢晋被分配到公私合营的长江影片公司。后来,“长江”和“昆仑”合并组成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在此期间,他担任了《控诉》《鸡毛信》和《妇女代表》的导演或副导演,和林农、郭维等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导演。</p> <p class="ql-block">  电影《控诉》剧照,1951年由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胡道柞、许秉铎、谢 晋。主演:高 博,钱千里,王人美,沈继禹,蒋 锐。</p><p class="ql-block"> 1956—1957年,谢晋编导了我国第一部彩色体育电影故事片《女篮五号》。</p> <p class="ql-block">  电影《女篮五号》海报,1957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谢 晋,陈星儿。导演:谢 晋。主要演员:刘琼(饰田振华)、秦 怡(饰林洁)、曹其纬(饰大小洁)。</p><p class="ql-block"> 影片描写的是正直的篮球名手田振华(刘琼饰),在列强欺侮的旧中国,生活无着落,与情人林杰(秦怡饰)失散。新中国成立后,田振华培养了林小杰等一批新一代运动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和情人重新团聚。这部影片的成功,表现了谢晋特有的艺术才能。他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使影片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而且,表现手法清新明快,善于运用简练的镜头语言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女篮五号》荣获1957年世界青年联欢节影片展览“银质”奖,并于1960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这样,谢晋在新中国的第一代电影导演中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摘了“百花”捧“金鸡”</b></p><p class="ql-block"> 进入60年代,谢晋的导演艺术趋于成熟,是他电影艺术生涯的一个创作高峰期。</p><p class="ql-block"> 1960年,导演了电影《红色娘子军》。</p> <p class="ql-block">  电影《红色娘子军》海报,1960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梁 信。导演:谢 晋。主要演员:祝希娟(饰吴琼花)、王心刚(饰洪常青)、向 梅(饰符红莲)、陈强(饰 南霸天)、王 黎(饰连长)、金乃华(饰师长)</p><p class="ql-block"> 《红色娘子军》描写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党所领导的海南妇女武装斗争的生动而曲折的故事。塑造了吴琼花从一个自发反抗的女奴成长为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p><p class="ql-block"> 在这部影片中,谢晋采取了一系列艺术手法,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影片中场景多、矛盾冲突复杂。谢晋娴熟地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在各种矛盾的交织中,深刻的表现吴琼花苦大仇深的激情,刻画出她的倔强而深沉、勇敢而善良的性格,揭示出了人物的心灵美和性格美。在镜头的处理上,谢晋大量采用了表现力很强的特写和近景渲染人物激荡的情感,谢晋大胆地运用了当时并不多用的变焦距镜头。如在描写吴琼花参军、侦察违纪、路遇南霸天等情节时,运用远景急换成近景的两极镜头,产生了鲜明的艺术效果。</p><p class="ql-block"> 由于谢晋恰当地选用了祝希娟(饰吴琼花)、陈强(饰南霸天)、王心刚(饰洪常青)、杨梦昶(饰大管家)等演员,表演效果极佳。影片上映后,引起轰动。在1962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评选中,谢晋不仅荣获最佳导演奖,而且影片还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演员奖(祝希娟)和最佳配角奖(陈强),共获得四项桂冠。同时,在第三届亚非电影节上荣获“万隆”奖。</p><p class="ql-block"> 1962年,导演了喜剧片《大李小李和老李》。</p> <p class="ql-block">  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海报,1962年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编剧:于伶,叶 明,谢 晋,梁延靖,伍 黎,姜荣泉。导演:谢晋。主演:刘侠声,范哈哈,姚德冰等。</p> <p class="ql-block">  电影《舞台姐妹》剧照,1964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林 谷,徐 进,谢 晋。导演:谢晋。主演:谢 芳,曹银娣,冯 奇,高爱生,沈凤娟,徐才根。</p><p class="ql-block"> 1964年,谢晋执导了电影《舞台姐妹》。影片反映的是一对越剧姐妹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不同经历,表现了“台上悲欢人常见,谁知台外尚有台”。 在影片中,谢晋着力追求哲理性、抒情性和民族风格。把姐妹演戏的小舞台和社会的大舞台、把台上演戏和台下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揭示了富有社会意义的主题。同时,谢晋还以细腻的手法,抒发了深厚的姐妹之情,很多情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后来,由于受到错误路线的干扰,直到粉碎“四人帮”之后,影片才得以上映,立刻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并获得了1980年伦敦电影节英国电影学会年度奖。 </p><p class="ql-block"> 1980年,谢晋以一个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向生活的深度开拓,导演了《天云山传奇》。 </p> <p class="ql-block">  电影《天云山传奇》剧照,1980看上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鲁彦周。导演:谢晋。主演:石维坚,王馥荔,施建岚。</p><p class="ql-block"> 影片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反右”斗争后的20年,曲折动荡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批感人至深的银幕形象。影片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的心灵的揭示,非同一般,反响强烈。</p><p class="ql-block"> 《天云山传奇》大获成功,屡屡获奖一一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奖;第四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第二届“文汇电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奖;第一届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1995年,被上海影评学会评选为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之一)”。</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谢晋和许多艺术家一样,难逃厄运。1970年得以重返影坛。由于极左路线还没有清除,只得“遵命”执导,导演了《海港》《春苗》《磐石湾》等影片。</p> <p class="ql-block">  电影《春苗》海报,1975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集体创作(赵专强执笔)。导演:谢 晋。主演:李秀明,达式常,白 穆,高宝成,张 瑜,李玲君,冯 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老当益壮再辉煌</b></p><p class="ql-block"> 20世纪80年代 ,谢晋已是年逾六旬。然而,他的艺术青春依旧。继60年代的辉煌之后,又出现一个电影创作高峰,可谓优质高产,导演出一批在中国电影史上堪称经典的影片。</p><p class="ql-block"> 拍完《天云山传奇》之后,谢晋马上执导了又一部重大社会性题材影片《牧马人》。</p> <p class="ql-block">  电影《牧马人》海报,198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李 准。导演:谢 晋。主演:朱时茂,丛 珊,刘 琼;牛 犇等。</p><p class="ql-block"> 、影片描写的是许灵均(朱时茂饰)被错划右派后,下放到草原放牧。当分别30年的已经成为富翁的父亲(刘琼饰)从美国归来,让他脱离艰苦的环境,而他却决意留在洒过血汗的大草原。谢晋导演的影片,不是单纯垢讲故事,也不是只追求表面效果。而是通过人物命运的曲折历程,揭示出人物的心灵美、情操美,展示出人生哲理。《牧马人》中的许灵均(朱时茂饰)、李秀芝(丛珊饰)、郭口扁子(牛犇饰)和董大爷(雷仲谦饰),情感质朴、真实感人。谢晋运用含蓄、冷峻的艺术处理,向人们提出了关于人生、爱情、道德、信仰等深层次的思索。影片荣获第六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男配角奖。</p><p class="ql-block"> 谢晋还导演了《秋谨》《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和《最后的贵族》等一批力作,共计获得两次“百花”奖、三次“金鸡”奖和多项国内其它电影奖项,获得了四次国际电影奖项。</p> <p class="ql-block">  、电影《秋谨》海报,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原著:夏 衍,柯 灵。编剧:黄宗江,谢 晋。导演:谢 晋。主演:李秀明。李志舆,陈希光,张 潮等。</p> <p class="ql-block">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海报,198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李存葆,李准。导演:谢 晋。主演:吕晓禾,唐国强,盖 克,何 伟,王玉梅,童 超,斯琴高娃,倪大红。</p> <p class="ql-block">  电影《芙蓉镇》剧照,198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阿 城,谢 晋,陈敦德。导演:谢 晋。主演:刘晓庆,姜 文,郑在石,张光北,徐松子,祝世彬,刘得年,麦文燕,徐 宁。</p> <p class="ql-block">  电影《最后的贵族》海报,198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白先勇,孙正国,白 桦。导演:谢 晋。主演:潘 虹,濮存昕,李克纯,肖 雄,卢 玲,卢 燕。</p><p class="ql-block"> 在 20世纪最后10年中,谢晋又导演了一批影片,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1997年导演的《鸦片战争》,也是一部重大历史题材影片。</p> <p class="ql-block">  电影《鸦片战争》海报,199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编剧:倪 震。导演:谢 晋,主演:鲍国安,林连昆,苏 民,郎 雄,邵 昕,姜 华,鲍勃·佩克,西蒙·威廉姆斯。</p><p class="ql-block"> 电影《鸦片战争》,描写的是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泛滥,民不聊生,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禁烟。腐败无能的道光皇帝,屈服于英帝国主义的炮舰,罢免林则徐,割让香港。影片再现历史烽烟,雄浑悲怆,令人感慨万千。影片不愧为大题材、大手笔,轰动中外。获得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最佳摄影、最佳男配角、最佳录音、最佳道具奖;获得上海影评人奖“永乐杯”1997年“十佳影片”荣誉称号;获得1997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同年还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美洲特别大奖”。</p><p class="ql-block"> 在20世纪的后50年,谢晋可以作为中国电影的象征,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仅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而且担任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印度国际电影节等五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委。</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跨入21世纪的时候,谢晋已经78岁高龄。他仍然是才思敏捷,壮心不已。一部新的经典影片又在酝酿之中。</p><p class="ql-block"> 然而,2008年10月18月,谢晋却因心源性猝死,在故乡浙江省上虞县不幸辞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 谢晋的逝世,给中国的电影艺术留下了永久的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中国电影第一人》(电影艺术人物传略1一10,待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1998 年初稿,原载 2007年7月24日 新浪个人实名博客,2023年1月2日修改并制作美篇。资料来源:哈尔滨市图书馆、黑龙江省图书馆,“百度”。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秦世营 :1943年生,哈尔滨市退休教育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b><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span><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会员。从1964 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在文学、史学期刊和各类报纸上发表了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大量文学作品,出版过个人散文集,近年文学作品散见于纸媒或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