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彩石记忆:元宵节

蓝山咖啡

<p class="ql-block">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是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西彩石老人的口中,元宵节直称之“正月十五”,或称“灯节”,很少有称“元宵节”者。“元宵节”三个字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才普遍流行的名词。按照传统习惯,村人把元宵节作为春节的一部分,过完正月十五,“年”才算是过完。故村中有顺口溜曰:“过了年,再盼节;过了节,没啥盼,觍着驴脸拉粗线。”其中的“节”,就是元宵节。</p><p class="ql-block">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许多传说,大凡传说多是闲人编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其实元宵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定制下来,有一个演化渐进在过程。古人称正月为元月,夜为宵,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称为“元宵节”。至于元宵节张灯赏灯风俗,据历史典籍记载,商周时期宫廷就有燎祭的习俗,即夜晚于庭院内外燃火祭天的仪式。《周礼“秋官”司恒氏》中说:“凡邦之大事,其坟烛庭燎。”意思是周代王宫中有大事行大礼时,都要在门内外燃火举行仪式。在庭门外燃的大火堆称“坟(大)烛”,庭内较小的火堆称“庭燎”。其中的“庭燎”非常类似于彩石一带除夕夜的“照庭”。后来这一习俗又扩大到国家朝觐、会盟、迎宾等重要仪式中。《诗经》里面有一首诗叫《庭燎》,其中一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行止,鸾声将将。”元宵节张灯习俗,最早就是由庭燎演化而来。</p> <p class="ql-block">  东汉永平年间(58—75 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佛教的燃灯礼佛形式,将宫中放灯风俗带到了民间。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民间庆元宵活动也开始盛行。隋炀帝时,每岁正月十五灯火光照天地,彻夜不灭,歌舞也夜以继日,直到正月三十日。</p><p class="ql-block"> 至唐代,元宵节张灯、赏灯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皇宫、街道上到处挂灯,还建有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代元宵节张灯一般为一日,少数时期也有三日的。据五代时期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韩夫人做“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彩夺目也。”</p><p class="ql-block"> 宋代,元宵节已成为国家的定制节日。北宋时期规定三元张灯,太宗淳化元年(990年)六月,免去中、下元,只保留上元张灯习俗,并沿袭了三日张灯的习俗,最终形成一种制度。宋代城乡欢度元宵节的繁华盛况,也反应在古典小说中。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描写元宵之夜赏花灯的场景至少有两处。一处是第三十三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采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土地大王庙内,逞应诸般社火。家家门前扎起灯棚,赛悬灯火。……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到这清风镇上看灯时,只见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不计其数。”另一处是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东京果是天下第一国都,繁华富贵,……转过马行街来,家家门前扎缚灯棚,赛悬灯火,照耀如同白日。正是: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这些描述,都客观反映了北宋时期青州清风寨和京都汴梁城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南宋继续传承的北宋的节日习俗,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了杭州城元宵节盛况:“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著名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则曰:“东方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南宋都城临安元宵节的热闹程度不亚于北宋东京汴梁城。</p><p class="ql-block"> 明代的元宵节更是从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到了清代,元宵节张灯观灯的习俗城乡已成为城乡的民风民俗。道光《济南府志》载:“元夕张灯放花炮,食饄圆,试灯(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风恬为收灯,主丰年。试毕布诸门庭谓之散灯,付诸流水谓之放河灯,群游谓之走百病。”道光《章丘县志》载,“元夕设灯棚、具傩戏,次日过桥走百索,试灯。前后三夕,无风为丰年兆。”根据府志和县志的记载,济南周边元宵节除了张灯观灯、具傩戏驱鬼神外,还增加了“试灯”的习俗。所谓试灯,就是通过元宵节张灯,预测农业的丰欠。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三天中如果某一天风清月朗,就主对应的农作物丰收;如果三天都是月明风清,将是一个主要农作物都丰收年景,是为“收灯”。元宵节后将灯挂到门外是为“散灯”,放到河里顺着流冲走是为“放河灯”,打着灯群游是为“走百病”。元宵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根源于商周时期的坟烛庭燎和汉代以来的张灯祈福古俗,又陆续融入了一些佛教、道教文化和民间的愿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使整个节俗内容丰富多彩起来。</p> <p class="ql-block">  西彩石的元宵节虽然没有史书、志书上是记载的那样复杂,但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挂灯笼、扎花灯、放烟花、玩龙灯、踩高跷,全村男女老幼倾巢而出观灯巡游,彻夜狂欢,是一个比过年还热闹的节日。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中的元宵节习俗主要是:</p><p class="ql-block"> 吃饺子 在村俗中,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吃饺子,没有志书上记载的元宵节吃元宵习俗。元宵在村人的眼中是城里人和南方人元宵节食品,普通农家鲜有过元宵节吃元宵者,这应该与北方农村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因此而形成的饮食习惯有关。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元宵也进入普通农家的日常饮食,吃元宵已经是司空见惯。但在村中,元宵仍不是正月十五的节日正餐,只有元宵节早餐或晚餐才吃一顿元宵,中午的正餐仍然是水饺。西彩石人对饺子有着特别的情感,凡遇重要节日和尊贵客人所至,首选一定是水饺。</p><p class="ql-block"> 村人对正月十五的吃饺子也特别重视,即使生活困难时代,家中主妇在这一天也要千方百计让全家吃一顿饺子。一是村人历来把正月十五作为春节“过节”的结束日,旧时过了正月十五外出打工或闯关东的才动身,在交通和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外出工作一去就是一年,这顿饺子有着送行饺子的含义,寄托了家长对出行家人的留恋和美好祝福。二是元宵节也是团圆节,像八月十五一样“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所以正月十五的饺子也是一餐“团圆饺子”。三是旧时农家生活困难,平时吃饺子改善生活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许多农家元宵节过后的大半年中,几乎再也不吃水饺,下一次法定吃饺子的节日是七个月后的中秋节,故而这顿饺子也有一种仪式感。四是正月十五本身也是一个重要节日,应当改善生活予以欢庆。</p> <p class="ql-block">  挂灯笼、扎花灯 在村人口中,元宵节是“灯节”,过节自然少不了灯。这期间家家张灯,户户结彩,五彩缤纷的灯笼、花灯充斥大街小巷。旧时村中家家都有一个小型灯笼,绝没有电影中地主家那种阔气的圆形大宫灯。灯笼有长型和圆形两种,长型灯笼高约30厘米,直径约25厘米,两头平缓束进约5厘米,总体上呈两头略有缩进的圆柱状;圆形略矮一些,但直径相似,看上去像一个小西瓜。那时的灯笼都是春节前从集上买的,用细铁丝编制成网状,网内糊上结实的白色宣纸,灯笼底部再缀上流苏剪纸,整个灯笼显得美观漂亮。糊灯笼是个技术活,农家自己干不了,临近春节集市上会有糊灯笼的手艺人,一般都会赶在春节前糊好。灯笼一侧画上红绿相间的花卉图案,另一侧贴上自己家的堂号或仅写一个姓氏。每到正月十五晚上,大人会在灯笼内插上一只红烛,点燃后或挂在临街的大门外,或挂小巷的街口。那时候农家虽然没有后来宫灯、花灯的奢华,但家家挂灯,元宵之夜满大街的辉煌灯火,一片喜庆景象。家中有小孩的则让孩子们提着灯笼在大街上穿梭,待到扮玩队伍到来,跟着大队人马满街巡游。巡游过后,家中大人会把灯笼挂在大门口,待到整个赏灯活动曲终人散才收回家。但挂灯笼也有一项讲究,门前绝对不能挂红灯笼,老人说那种灯笼只有妓院门口才挂。除了家家挂灯笼外,村人也轧制花灯,但多是小型的荷花灯,上面敞口,点上蜡烛提着巡游或挂在街上,也有图省事者直接把牲口“笼嘴”糊上彩纸倒提着做花灯。全村轧制花灯最好的是六大队谢玉成老人和党家街中段路东一王姓老者,两人善轧斗鸡灯,元宵节之夜点亮后在大街上一边表演一边随着游人走动,惟妙惟肖的斗鸡表演吸引着众多观众。</p><p class="ql-block"> 除了挂灯笼、扎花灯,元宵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就是照灯。所谓照灯就是元宵节之夜家长提着灯笼照院内的黑暗处,如墙角旮旯、与邻道和大门、房门后边,甚至鸡窝、猪窝、草垛等,都用灯笼照一遍。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给来年带来好运。在家中照完之后,还必须到自己家的场院上转三圈,据说照了场园可五谷丰登。这些风俗,都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是人们心中朴素的美好愿望。元宵节过后,灯笼则用来照明,特别是老人和孩子,阴雨天夜里出门都要打上灯笼。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手电筒和马灯流行,灯笼的照明功能才被替代。伴随灯笼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一句村中老一代人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p> <p class="ql-block">  放碗灯 西彩石放碗灯习俗古已有之。早期的碗灯是使用小碗或碟子,里面加上灯油和灯芯,元宵节晚上点燃起来。到六七十年代,碗灯简化为用油纸包裹着碾碎的蓖麻籽或棉花籽,然后加上煤油或柴油混合而成。这种碗灯的特点是燃烧快,非常明亮,但随着燃料烧尽很快就熄灭了,一个碗灯最多持续一刻钟。放灯地点集中在村子北部,一处是北庙关圣祠前,另一处是白土山顶的大圣院。关圣祠前面是一平旷的高地平台,宽阔的平台南面一溜半米宽的石围栏,下临大隅头北街,其间由高高的十七级台阶连接。元宵节晚上,石围栏上和台阶两端的护栏上都会放碗灯。放碗灯必须等到龙灯、高跷队来临才点燃,届时天上一轮皎洁的圆月当空高挂,人间的龙灯、碗灯、花灯、灯笼交相辉映,空中的烟花砰然绽放,伴着铿锵的锣鼓声和龙灯、高跷队的精彩表演,整个庆元宵活动也达到高潮。</p><p class="ql-block"> 另一处放碗灯地点在白土山顶的大圣院。旧时元宵节来临,寺院的和尚和村民会僧俗一起放灯,碗灯把整个寺院照得通亮,远远望去犹如空中仙境。大圣院最后一次放碗灯是“文革”后期,此时的寺院只剩遗址,后来没有再见过。那时还有一种农家给孩子制作的简易碗灯。一般是把一段白萝卜顶或大白菜根部(俗称“白菜疙瘩”)挖出一个洞,用三根线吊起来倒提着,在挖出的空间倒上少许豆油,用棉絮搓一根细细的灯芯,一盏精致的萝卜碗灯就制成了,点然后孩子们会用细木棍挑着碗灯开心的到处跑。</p> <p class="ql-block">  放烟花 放烟花是整个元宵节期间晚间的重头戏,村人称之为“放花”,观看烟花也称“看放花”。当时村中元宵节放的烟花有两种,一种是土烟花,即把土火药加上铁屑按比例混合好,然后装在花筒里用粘土封底砸结实即可,这项工作叫“錾(cán)花”。錾花技术要求很高,火药和铁屑的配比比例要恰到好处,花筒中装药的数量和压实程度也很有学问。压得太实太紧火药燃烧速度过快,火药剧烈的燃烧膨胀会把花筒炸裂,或者把底部的封泥鼓下来,村人称“鼓了底”;压得太散太松则烟花整个喷发过程松松垮垮,烟花喷的即没有高度也没力气,观众看着不过瘾。錾制技术好的烟花一开始即急速喷发,然后速度越来越快一直持续到结束,听上去呼呼作响,一直喷到十余米高在天空中散开形成一片火树银花。当时村中錾花高手是家住关圣祠的张洪烈,他錾制的烟花最受村人欢迎。村人制作烟花用的土火药称之“黑炸药”,可用导火芯子直接引然,村人采石甚至劈山开路修水渠都用这种炸药。而后来广泛流行用雷管引爆的硝铵炸药则称“黄炸药”。当时西小龙堂村有一处制作土火药的作坊,人称“炸药铺”,村中元宵节放烟花的火药都从那里购买。小龙堂炸药铺一直开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来在一次爆炸事故中灰飞烟灭。早期的烟花花筒多是用大圣院遗址里的立方体大方砖制作,每到元宵节临近,主事者便去山上拆几块方砖回来,将中间掏空填上火药即可。</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烟花叫“喷星”,实际上就是礼花弹,类似二踢脚爆竹,下面一节爆响后将另一节打入高空并在天空爆炸迸发出绚丽的花环。那时的礼花盒呈圆圈状,在圆圈的外端镶嵌着一圈约二十响礼花弹,而不是现在紧凑排列的方形盒装礼花。由于这种礼花盒外形像磨坊中使用的箩,村人称之“箩圈”,放喷星也叫“放箩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村元宵节放花的地点有三处,一处是老村子中心北极庙(俗称“真武庙”)前,二是北庙关圣祠前,三是村西下老井官地。三处地点依次燃放,舞龙队、高跷队、锣鼓队也依次先北极庙,后关圣祠,最后官地,舞龙队不到,烟花晚会不开始。每处烟花燃放点一般要放十个左右土烟花和一至三个箩圈。</p> <p class="ql-block">  玩龙灯 玩龙灯是元宵节村中最重大的一项民俗活动,村人把这项娱乐活动统称为“扮玩”。“扮玩”两字大致有大众聚在一起装扮娱乐之意,旧时村中老人们看玩龙灯、踩高跷都称之“看扮玩”。扮玩实际上是由一组民俗活动构成的集合体,主要有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舞狮子以及锣鼓队表演等组成,每一项活动都相对独立,但元宵节扮玩都是聚到一起,集体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舞龙灯:那时的龙灯都是用竹蔑扎制,一条龙有十节左右龙骨架,再加上龙头和龙尾组成。龙骨节外面糊纸,每节之间用布缝成圆筒连接饰成龙的形象,用蓝色彩笔在龙身上画上龙鳞。龙体内置蜡烛,后来改为干电池和灯泡,下面装一手忽口粗的木柄,舞者手持木柄挥舞。龙灯是整个扮玩队伍的核心,龙灯走到哪里,高跷队就跟到哪里。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全村只有四大队一副龙灯,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其他大队陆续添置了龙灯,增加到六副。舞龙在村人称为“玩龙”,舞龙灯也称“玩龙灯”。玩龙是个力气活,需要几班人轮流替换,一套班子下来另一班顶上去,总计需要近二十个人。龙灯玩得好坏关键看龙头,只要龙头引导好了,后面跟着节奏走就可以。舞龙头称“搓龙头”或“玩龙头”,搓和玩在这里是托举的意思。搓龙头者多是有经验的老把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村搓龙头最好的是四大队张国贞老先生,当时五十岁开外,身体粗犷结实,在他带领下舞起龙来如行云流水,虎虎生风。元宵之夜,他带领的龙灯队把一条龙耍得龙飞凤舞,从飞溅的烟花中滚进滚出,在铿铿锵锵的锣鼓声和鞭炮声烘托下,气势极为壮观和震撼。龙灯表演也有套路和曲目,可惜当时只是看热闹,没有仔细研究。</p> <p class="ql-block">  ②踩高跷:踩高跷是元宵节深受群众欢迎的民俗活动。村中的高跷分为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类,武高跷相对较低,踩此类高跷者要表演一些翻筋头、玩侧翻倒翻、磕牙子等闪展腾挪之类的高难度动作,所踩高跷相对低一些。文高跷则相对较高,角色主要才子佳人,所表演的也是一些“白蛇传”、“八仙过海”之类的文戏,没有高难度动作。</p><p class="ql-block"> 踩武高跷的主要有两个角色,一个是扮玩队伍里的灵魂“猴子”。猴子的装扮和做派就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但早期扮玩时队伍中没有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只有一个猴子,他的这一角色是不是孙悟空又令人生疑。扮猴子的都是年富力强技艺高超的青壮年,能翻筋斗,会耍棍,一根金箍棒轮得车轮般转,还兼有维持高跷队秩序和保护队员的职能。“猴子”在高跷队表演时要从围观人群中开出一片空场子来,村人称之“打场子”。上世纪中期,村中装扮猴子的先后有一大队康秉亚、党兴禹,二大队徐兆荣,三大队郭玉水、王相岭,四大队侯永来、王书中、李现忠,五大队郭为伦、张瑞图,六大队金成仁、郭为忠、荆春会等人。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一代人大部分已经谢幕人生,但他们的精彩表演和给村人带来的欢乐,却是那一代人的永远记忆。</p><p class="ql-block"> 武高跷中的另一个角色是傻小子。傻小子本来是高跷队剧目“傻小子扑蝴蝶”中的一个角色,他的装扮是穿花上衣,小儿背带裤,绑着朝天髻,脸上画着类似马戏小丑般的滑稽脸谱,手里拿着一个条编小花篮,活脱脱一个呆呆傻傻的半大小子形象。傻小子的搭档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大姑娘,手里的吊杆上用线垂着一只蝴蝶,表演时她挑着蝴蝶一起一伏地逗傻小子去捉,傻小子用花篮去扑,眼看要到手了姑娘把蝴蝶挑到了另一边。如此这般循环往复,姑娘也不断变换着套路,有时背对着傻小子,有时单腿挑着挑逗。傻小子在表演时也会即兴展示一些蹲高跷、跪着跳跷、翻筋头、打圆场之类的高难度动作。除扑蝴蝶外,傻小子的另一个职能就是辅助猴子维持队伍秩序,打场子。在我的记忆中,村里扮“傻小子”最出色的是一大队党兴禹和三大队党兴业。</p><p class="ql-block"> 高跷队里还有另一个帮着打场子的角色“脏鬼”。脏鬼不知道是何方神圣,肩扛一条扁担,后面挑一只塞满麦穰的兔子皮,前面挑一只破洋铁壶,内置牛粪或马粪,点然后直冒黑烟,人称“牛粪炉”。脏鬼反穿破羊皮袄,留着小胡子,手拿一把破芭蕉扇,类似济公活佛和古装剧里饭馆跑堂店小二的打扮,越到人多处,该人越往牛粪炉里扇风,冒出的黑烟里直往人脸上扑,熏得观众到处躲藏。由于该角色扮相龌龊,人称“脏鬼”。但脏鬼踩的是文高跷。</p><p class="ql-block"> 文高跷队角色非常多,队伍很庞大。“文革”前村中文高跷队主要有白蛇传、八仙过海、打渔杀家等戏剧人物,以及地方特色的插科打诨短剧人物等。早期的高跷队中有一对丑老婆,脑后带着一个用丝瓜瓤弯制发髻,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画着血红夸张的嘴唇,耳朵上挂着红辣椒,身穿清末民初老年妇人服装,类似古装戏曲中的媒婆。肥大的衣服内,或在肚子上扎一包袱装作孕妇状,或在脊背上扣一笸箩扮作罗锅状,手里拿一把芭蕉扇,或拿一挂着旱烟荷包的长杆烟袋,在高跷队中扭来扭去,插科打诨,用民间俚语对骂着逗乐。其中有一段“两亲家顶嘴”对话是:甲:亲家婆,你这个×,今天来到了你家里,准备的什么好吃的?乙:亲家婆,你这个×,今天来到俺家里。蒸的屁,煮的屁,一掀锅跑了屁。亲家婆,你的命不济,连个屁也担不得。</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发展高跷队的人物也与时俱进随之变换,例如“文革”初期属于“封资修”的才子佳人和“牛鬼蛇神”的封建糟粕角色被取消,代之而来的是“文革”中被打到的“刘邓陶、彭罗陆杨”等中央领导人,由解放军和工农兵群众持枪押着游街示众。另外还有样板戏人物,以及根据毛主席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诗意增加了唐僧、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骨精,成了一部完整《三打白骨精》故事。“文革”中后期则换成是林彪、陈伯达、孔老二和“四人帮”等。文高跷队里扮相最出色是大隅头东街张兴和妆扮的白娘子,扮相俊美洒脱,身段神态俱佳,活脱脱一个白娘子再世,“文革”期间则扮演白骨精。张兴和在高跷队活跃了二三十年,是扮玩队里的常青树。整个高跷队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几经变化,但其中永远不变的只有猴子和傻小子两个角色。</p><p class="ql-block"> 西彩石高跷队表演的节目主要有翻筋斗、劈叉、磕牙子、过仙桥、叠罗汉等。关圣祠前有十七级台阶,最窄处仅有十余厘米,坡度达七十度,村中的高跷队可以踩着高跷上上下下,即惊险又刺激。叠罗汉我只见过一次,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某年元宵节烟花晚会后的下老井官地。当时叠了三层,最下层几乎是高跷队所有参与者,第二层只有四人,四人肩上横扛着一人,最上面的第三层只有一人,骑在被横扛者的腰部,然后众人喊着号子齐心协力绕广场缓步转圈,场面十分震撼。</p> <p class="ql-block">  ③舞狮子:旧时村中元宵节也有舞狮子的习俗。因为舞狮子要穿狮子形状的道具,这种道具村人称“狮袍”,故而舞狮子被称之“玩狮袍”或“掉狮袍”。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村里有两具狮袍道具,每年元宵佳节都会出来在扮玩队伍中助兴。那时的狮袍是麻灰色,前面一个大狮子头壳,后面还有一个尾巴。每头狮子有两个人合作表演,一人舞头,一人撅着屁股舞尾巴,表演者伴着锣鼓音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边表演边跟着扮玩队伍行进,特别受小朋友们欢迎。后来这两副道具陈旧随之废弃,舞狮子在村中停了数年。改革开放后村中又购置了新的道具,舞狮子又开展起来,不过新式道具已经是影视中常见的那种大红色的新式长毛狮袍,外形与老式狮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p> <p class="ql-block">  ④跑旱船:西彩石扮玩队伍中此类项目很多,最常见的是跑旱船、推媳妇、跑毛驴、抬桥子等。跑旱船表演者大多是姑娘,划船的则由男士扮演的艄公。旱船多用以竹木扎成船形,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前面摆上一副假腿,如同坐于船中一样。一旁的艄公手里拿着桨,两人一个作划船姿势,一个作随水势起伏颠簸的行船状,彩船飘飘,边歌边舞。间或也会有扮演独自行船者,一个人自挎着小船在队伍中波浪形行进。与之相似的还有老汉推一手推车,车上坐一戴墨镜的小媳妇,身着大红袄,前面的彩被盖一副假腿。老汉肩挎车襻用力推车,前面一小丑拉车,老汉和小丑故作负重用力状。跑毛驴也叫“跑驴”,主角多为女性扮演,身上挎着一个驴形道具,后面跟着一赶驴的老汉,随走随表演,间或还会被毛驴尥蹶子踢到。有时队伍中也出现抬桥子表演,坐轿者或为小媳妇,或为官员,两个轿夫抬着颤颤悠悠地行进。改革开放以后,村民的扮玩内容也与时俱进,陆续增添了大头娃娃秧歌队、腰鼓队等。解放前村中元宵节扮玩还有“芯子”之类的民俗。芯子由一名强壮男演员和一名小演员组成,表演时两者相互配合,随鼓乐的节奏上下舞动,杆上小演员随杆颤动并舞动彩绸。解放后这一习俗在村中绝迹。</p> <p class="ql-block">  ⑤锣鼓队:锣鼓队是整个扮玩活动的灵魂,龙灯起舞,高跷队踩街,舞狮子和旱船队行进,都要伴着锣鼓队的鼓点节奏。锣鼓队在扮玩活动中也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列。每年春节刚过,扮玩队伍还没集结,各大队的锣鼓队就率先敲打起来,铿锵的锣鼓声令人兴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大队都有一组锣鼓,凡有重大活动锣鼓队都会出来助威。但多是直径半米左右的小鼓,只有四大队有两副大扁鼓,直径一米有余,敲起来震天价响,威风凛凛。扁鼓在行进中演奏时,要由两个健壮的小伙子抬着。当时四大队扁鼓乐队不仅鼓大,锣鼓乐谱也多,花样多,技艺高超。记得扁鼓乐队常演奏的曲牌有《九龙翻身》、《狮子滚绣球》、《金蛇狂舞》等,春节过后就在东南隅头或制锦堂等处敲打起来,曲子粗犷豪放,铿锵有力,咚咚仓仓的锣鼓声吸引着全村观众。</p> <p class="ql-block">  按照村中旧俗,元宵节扮玩正月十二拉开序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才结束。整个活动日程及内容大致是:</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二日取水。取水是元宵节扮玩活动的开始仪式。所谓“取水”,即由龙灯、高跷队在锣鼓声中到附近水井旁焚纸祭拜,然后从井里打上一桶水来,这桶水要保存至元宵节庆扮玩动结束时的送水仪式。这种仪式大致是龙离不开水之意,表示对司雨神祗龙王爷的崇敬,期待接下来的一年龙王能适时行云布雨,让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三日“杨公忌”。杨公忌是民间传说中唐代风水宗师杨筠松根据“二十八星宿”顺数订定的“杨公十三忌”,其中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等十三个日子不能开张、动工、嫁娶等等。“神仙留下十三日,举动须防多损失”。这一天百事禁忌,龙灯队、高跷队、锣鼓队等停止活动一天。</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是元宵节欢庆活动,其中元宵节当日最隆重。村中扮玩队伍从正月十三开始集合“踩街”。所谓踩街就是龙灯和高跷队在全村巡游拜年和进行表演,走遍全村大街小巷,龙灯所至以,好运一年。踩街活动每天两场,白天和晚上各一场。白天是上午十点左右全村六个大队的龙灯和高跷队汇集到老村子中心北极庙老集前,集合后沿主要大街踩街拜年。龙灯和锣鼓队在前,依次是高跷队、舞狮队、旱船队、秧歌队,配合着锣鼓的节奏边行进边表演。队伍行进到谁家门口,主人便烧纸燃放鞭炮,龙灯随即上下起舞,拜年祈福。村中龙灯拜年也有许多讲究,主人跪着烧纸,玩龙灯者也要跪着玩,结束后龙头要对主人点头三下致谢。全村大小“三十六条街,七十二隅头”,大街小巷一遭走下来,整个队伍已经是精疲力尽。晚上的活动是七点前后在北极庙前集合,按照烟花晚会开始的次序依次行进夜间巡游。元宵之夜全村大街小巷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男女老少倾巢出动,熙熙攘攘的人群塞满街巷,随着龙灯队伍前呼后拥行进,煞是热闹。晚间扮玩主要是配合烟花晚会进行表演,除烟花燃放点的途径路线外,龙灯和高跷队不再进行全村踩街。</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六日送水。十六日烟花晚会结束后,扮玩队伍“收跷”,随即进行“送水”仪式。送水同样是到水井上焚纸叩拜,将取水仪式上取的水倒入井中送还龙王。送水也叫“收龙”,仪式结束后龙灯入库,高跷队卸妆解散,整个元宵节扮玩活动遂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  至于地方志书中元宵节猜灯谜、走百病等节俗,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中已没有此类民俗活动,反而是有一句谚语在村中比较流行,即“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广为流传,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意思是说,当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阴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圆月,来年正月十五就会阴天或下雪。谚语虽然这样讲,有时的确也会灵验,但有时也不尽然,俗话说“天有不测之风云”,毕竟连利用现代化手段预测发布的天气预报有时都预测不准的天气状况,也不会是一句农家谚语就能完全预测准的。</p> <p class="ql-block">  注:文中图片多数源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