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实验小学教育联盟改变原有形式,实行全学科组“大集备”,让集体备课中的问题可以及时“抛出来”,又能有人“接得住”。数学大集备活动于2023年2月2号在第三实验小学进行,实验小学教育联盟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活动。</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进行了全册备课、单元备课、例1和例2的备课。华德征老师进行了例3⃣️的课时备课。王永丽老师进行了练习1的课时备课。</p> <p class="ql-block"> 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第一单元《负数》大单元备课,以及例1、2和例3、练习一的课时备课。</p> <p class="ql-block"> 全册备课:教材总体介绍,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别是:负数、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鸽巢问题、整理和复习。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其中,负数、百分数(二)和比例三个单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圆柱和圆锥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六个主题活动;数学广角安排了鸽巢问题,属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关于第一单元《负数》的大单元设计,我制定的题目是《整体把握,感悟一致性》一 六下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我从编排意图、教材分析、教学建议、教材目标、教学设计(前置作业设计)对第一单元进行了分析。华德征老师和王永丽老师分别进行了课时的教材分析。</p> <p class="ql-block">研讨环节🌹🌹:六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学完这一册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将进入初中学习,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何做好中小学的教学衔接,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六年级下学期,学生处于面临这个变化的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心理等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做好数学教学的中小学衔接,小学阶段可以做些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1.学习内容方面,做好一些教学内容的“过渡”。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是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到变量、从直观形象的几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几何的过渡和转变过程。小学阶段要把握好知识的前延后伸,既要把握好当前教学的“度”,又要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并形成一定“延展度”。如数学中的很多知识是按“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的,很多知识是在小学通过活动体验、初步理解,到中学将明晰概念、提炼规律等,如这一册中学习的“变化的量、正比例和反比例”等,到中学将进一步明晰“变量、函数”等概念的定义,教学中要把握好前后的关系、目标定位等。</p><p class="ql-block">再如在解决问题学习中,既要重视用画图、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也是中学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同时,可以适当强化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符号意识的培养等,促进学生代数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从“算术”走向“代数”。</p> <p class="ql-block">2.学习方式方面,到小学高年级,教师要特别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学、学会独立“想问题”、自主完成作业等。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独立学习,有的适合学生自己“先学”的内容,可以采用学生先学、再交流讨论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利用“导学稿”“课堂工作纸”等方式帮助学生自己“先学”。</p><p class="ql-block">其次,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内容相比,每节课数学知识容量、知识难度增加,一节课的教学密度也自然增大,习题中变式往往又较多,部分学生会不适应。因此,作为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教师可以适度增加一节课的教学密度,并引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跟上课堂的学习节奏。</p> <p class="ql-block">3.学习习惯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尽快适应中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记笔记、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题后反思的习惯等。如本套教材一直重视学生复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到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梳理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和养成复习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再如记课堂笔记能力的培养,中低段小学生一般不要求记课堂笔记,到了六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慢慢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笔记可以直接让学生记在数学书上,笔记的内容可以记思路和方法,即将老师讲的、同学讲的或者自己想的一些好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知识要点等记下来;记自己的疑问,即将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等及时记下来,便于向老师或同学询问、讨论。学生记笔记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只要学生慢慢形成记笔记的意识和习惯就可以了,不过过于追求统一要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