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赋(续集)

南溟候鸟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播放过程中可能有一红包出现 ,此非制作者所发,系平台附加,其中有无良内容,切勿点击打开,以免受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  除夕夜发布了美篇《奇石赋》,意想不到竟收到众多美友与石友的关注,访问量三四天便过万,有些朋友还发来热情的赞语。这样的反应让奇石的收藏者——沪上的那位老收藏家备受鼓舞,这充分表明对他的藏品价值的肯定。老先生希望我更多地向诸友推介他的奇石,我欣然从命,于是就有了这个续集。</p><p class="ql-block"> 续集比上一集增加了篇幅,共介绍了二十八块奇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美友与石友们对《奇石赋》的观赏,相信《奇石赋》续集也会继续吸引诸位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就像一棵树上不会生长出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所有的奇石都有着各自的外貌以及蕴含,奇石的观赏是不会重复不会乏味的,每一块奇石都是举世无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石明白无误地描画了一幅“孤松图”。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柏历来是孤傲高洁、刚正不阿的象征,为众多文人墨客赞颂。苏东坡先生在一篇文中如此写道:“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拔地千尺,皮厚犀兕,心坚铁石,须发不改,苍然独立。”而这块奇石让我们看到的正是一棵平地兀立、枝干遒劲的苍松,也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不媚不谄、昂然立世的铮铮傲骨,这或许是世上最为稀缺的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与前面的孤松图的景别完全不同,这块奇石表现的图景俨然是大远景的构图,如果是画成国画,大约须用八尺以上的宣纸方能显出它的宏浩气魄。</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象,你面对的是泰山、华山、峨眉这样的巍峨高山,层峦叠嶂的远近山峰一览无余,可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观感,胸中豪气横生:“地球就在我的脚下!”但也可能会在高山巨峰面前,崇敬膜拜之心油然而生,禁不住要喟叹:“造物主真伟大!”顿觉个人的渺小,犹如浮土微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有人看到这块奇石的图像时,可能会误认为是医院的彩色B超影像:这胎儿可不小了,快生了!但是随即又会奇怪:怎么会戴着鸭舌帽啊?这块奇石上的形象确实酷肖已足月发育良好的胎儿,他(她)俯首低眉,双眼微闭,仿佛静静地等待着来到世上的那一刻。很明显,黄色的皮肤表明这是个中国人的孩子。确实多了一顶帽子,或可说是连帽的披风,许是观音娘娘为呵护他(她)而送的,以御人间太多的寒邪。贾宝玉不也脖上挂着一块石头降生的吗?</p><p class="ql-block"> 如此生发下去,不定可以编出个多么引人入胜的故事来。这真是一个有故事的奇石,也许可以题名为“故事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块奇石或可命名为“水怪”,它分明就是一只浮泅于水中的巨物,似鳄似蟒,只有头部显露,那圆瞪着的眼睛正搜索着水面。若是在野外遇见,那是要吓得魂飞魄散的!也许它真就是亿万年前侏罗纪或是白垩纪与恐龙共存的野物,侥幸没有被凶猛的霸王龙吞噬,最后化身为石,直到21世纪又见天日。此时它就不再令人恐惧,而成了供人观赏的案上玩物。 </p><p class="ql-block"> 这好像又要编出一个故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看完水怪又看另外一种水中巨物。那是一只海岸边的海狮吧?周围浪涛翻滚,它昂首怒目,发出咆哮,似在激烈撕咬甩打什么刚捕获的猎物,是条鱼?还是小海豹?小企鹅?这是一个让人惊心不已的猎杀场面,溅起的浪花一定被鲜血染红。生存斗争的血腥残忍,似乎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有发生。</p><p class="ql-block"> 联想到人类,不也时常处于类似的争斗之中?只是没有这般赤裸罢了。岁月静好,常常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又一只海狮,这一次不是它猎杀别个动物,而是它自己将被猎杀。头部向下的是一只年轻的北极熊,第一次进攻它未能击倒海狮,于是喘息片刻准备再搏。白熊多日未进食,这一次捕猎对于它很重要,但经验不足的它未必能够获得成功,接下来的拼搏中海狮命运难卜。在他们的生死相搏中四周的海水都被惊起层层激浪飞沫,又一个弱肉强食的惨烈图景被这块奇石永久记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想象力,观赏这块奇石时定会进入中国古诗画的意境中去。这不知是哪里的河(江)流,水流荡荡。水边似有一些水生植物如芦苇之类,蒹葭苍苍。极目远眺,好像还看见有沙洲出现在烟波里,那里有一艘顺流而下的江船正徐徐进入视界。近处河面上飘荡着一条小船,船上有个戴着笠帽的人儿,只能看到背影。这已是落霞时分了,他还在独钓寒水。</p><p class="ql-block"> 这联想串串,竟串出了一首四言小诗:“水流荡荡,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渔舟晚唱。”此乃石中有画,画中有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杂树交错、荆莽丛生的山岗上,一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它的前方是一只松鼠,正在啃食刚刚觅得的野枣或是榛果。小鸟并不是来与松鼠争食的,它口中叼着一根树枝,忙着要去筑巢呢!</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这一块奇石向我们呈现的“黄雀松鼠生态图”。世上的生灵都是终日里为生存而忙碌,就如这两个小动物一样。不有那么一句话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网络语言中有个新词“社畜”,来自于每日匆匆为稻粱谋的打工族,顾名思义,社会的牲畜。大家都生活不易,众生皆苦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块石头乍一看不甚起眼,平均分布的密集线条,几乎无变化的色调,看不出什么显眼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但是你如果细细审视,甚至用放大镜察看,会有令人欣喜的发现。它那些千变万化的曲线组合起来,如飞云奔突,如激流洄旋,如尘烟翻滚。绝没有一根相同的线条,每一根线都有着自己的个性,自由地变化,随意地延伸,构成了一幅看似平淡实为不凡的奇妙图景,耐得观赏耐得寻味,且具浓重的装饰美,平淡中显神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粗看也是貌似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内容,其实不然,它蕴含一个颇有意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故事发生在大洋深处,水深几百米甚至几千米以下生活着一种鲜为人知的海兽,它们素来不受人的侵扰。可是有一天来自人类的伤害还是降临了,一个被渔轮丢失的拖网沉入海底,把一头母海兽紧紧缠裹,甚至缠住了嘴巴。它无力挣脱罗网,渐渐沉向海底。它的幼崽尚待养育,稚弱的幼兽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是奇怪妈妈为何不去捕食也不给它喂食,饥饿的它游向妈妈寻求食物。而妈妈心知已经被死亡笼罩,自己的死去也就意味着孩子同样不能存活。母兽竭力扭过头来怜爱地看着幼兽,眼神里有深深的哀伤与无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生命故事,也是一个环保故事,呼吁人们保护地球上尚存的所有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面对这块奇石,首先注意到的是类似禽鸟的形象,小圆脑袋上一只隐约可辨的眼,棕红色的鸟喙让人确认这无疑是一只鸟,只是难辨认它是只什么鸟。它的身后有很长的翎毛,状似孔雀,但它的头顶却没有孔雀特有的那三根冠羽。它的头部像极鸽子或者斑鸠,但身躯却过于颀长。尽管这是一只几不像的鸟,但它身上显现出的安详、优雅和灵动让人认定它是一只标志着华贵、和睦与平安的吉祥之鸟。单凭这一点,就可说这块奇石具有平和人心、安抚精神的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只有黑白两个极端的色,在众多五彩缤纷的奇石中间显得特立不群。这就像在一堆彩色照片中间,一张黑白照片的出现反倒会分外惹眼。这大约是视觉艺术的审美规律所致,万绿丛中一点红。</p><p class="ql-block"> 细看下来,石头上的黑白色块与线条的分布达到了一种天然的均衡,整个色调是很简朴素雅的,不无独特的美感。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好像是人为涂抹上去的,画刷和画笔的笔触清晰可见,感觉是很随意很洒脱的任性涂画。画面效果似是在表达一些抽象难识的意念,但也可能只是表现一种形式美。</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诠释不知是否确切,但无论如何,这块奇石置于厅室中绝对清雅不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真是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头,我们甚至不必细究画面里有何种象形的内容,似人似犬还是似树似花。仅仅是它典雅的色调和完美的构图便足以令人赏心悦目。在此又要叹服造化之功! </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定要确认这石头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意象的话,可以说它比较近似一片水生植物如莲、荷或者诗经中的荇菜之类,“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它的枝干摇曳于水面下,随水流倾向一方。落叶沉浮于水中,因腐败的先后呈现不同的色彩。在这里一切都是没有多少重量的,都轻轻飘荡在自己想停留的位置,构成了静态的梦一般的美妙画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寒地坼,暮色四合,三五棵不知名的枯败植物悚立在野地里,三三两两的枯叶悬于细长的茎干尽头,早已萎缩得看不出原本的形状。植株的顶端,是业已结了种子的干枯的花冠,曾经盛开的艳丽花朵,如今已是干瘪的黑色,花瓣早已落尽,只剩花托与花萼、子房,同样枯瘦紧缩。可是它们依然牢实地固定在枝头,寒风劲烈,也没能让它们脱落。它们紧密地包裹着植物的种籽绝不放松,这是它们担负的使命。来年春风再度,这些种子会入土萌芽,又将叶茂花开,延续生命。</p><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记录了生命过程中一个最艰难的时期,或可题名“寒夜之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又是一块人物象形石。它的特点是影像分明不含糊,画意浓重。图中人物头戴浅色巾帕,身披黑色大氅,面向右方,五官均可辨识,口微张,似念念有词。他身后是危崖高耸,一股飞瀑直下山涧,溅起的浪沫直迫他的近旁。流水哗哗,淹没了他的声音。他一定是为周围的山水佳境所感,由不得诗心激荡,口拈“飞流直下三千尺……” 也许,这里就是庐山香炉峰,他,就是诗仙李太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可以称作古代某官员的标准工作照,从乌纱帽来看年代可能是明朝。这显然是一位勤政守职的县太爷,正伏案细阅卷宗,脸上专注的神情可辨,某一件疑难诉讼案令其伤神。这县官有些年纪了,颌下一大把白胡须。这表明他不善迎逢上司,“不懂规矩”,所以多年未获升迁,还是七品芝麻官,还须事必躬亲。看来为官之道古今雷同。</p><p class="ql-block"> 石头呈现的图像构图严谨,人物轮廓鲜明准确,面部也有层次,画面偏冷的色调与内容的冷峻相谐,属难得的奇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如同一幅风光摄影小品,它选取野外一个寻常风景作为拍摄对象。镜头对准水边的一片树林,水中的盈盈波光衬托出一条条树干的笔直线条,即作品中的主体。摄影家采用长焦镜头,并使用大光圈小景深的技术拍摄,因而近景(可能是些比较杂乱毫无美感的物体)全部虚化,远景中的主体部分凸显。这样拉开了景物的层次,不仅很大程度增强了空间感,也突出了主体。这是典型的虚实对比的摄影手法</p><p class="ql-block"> 蕴含摄影技术手段的奇石倒是少见,奇石之妙,真是无所不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显现的影像里最象形的莫过于下方这只浅色的小白狗,它身后的形象有人说像一只展翅欲腾的恐龙,或说不定是什么,感觉它们就是家中幼儿的好多个绒毛玩偶随意地堆放在那里,似乎有马还有熊,还有人偶,你必须一件件提起来察看才知道哪一件是个什么玩意儿。</p><p class="ql-block"> 日常生活琐碎景象也会成为奇石蕴含的内容。大千世界,众生尽在界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一块奇石不显山水花木也不现人兽虫鸟,它是从遥远年代遥远地域穿越而来的历史影像。它是一艘西洋的三桅战船,在激烈的海战中被摧毁,中弹后燃起的烈火已经飞腾而起,遮蔽了半个天空。船帆灰飞烟灭,桅杆断折,船体歪斜,支撑不了多久,它将倾覆沉没。这或许是18世纪末英法大海战中的一幕,或许是加勒比海盗火拼中被击毁的海盗船。 </p><p class="ql-block"> 画面里无论是密布的战云,还是汹涌的海浪,都是以浓重的粗线条出现,令战争的氛围越发浓烈,视觉的冲击更为强劲。</p><p class="ql-block"> 奇石封存历史场面,可谓“重大题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莽苍雨林中的一只雄性大猩猩身上似发生了不平常的事,它身体前倾,左臂甩向后方,头上刚毛直竖,嘴巴大张发出怒吼,正要冲向前方。它像是要与另一只雄性一争高下,一场恶斗即将发生。</p><p class="ql-block"> 丛林法则下,大多数雄性动物都必须经历殊死搏斗来择偶,虽然残酷,似也直接公平。到了现代人类身上,已经演变成了复杂的活动,情感,伦理,经济甚至政治,种种因素交杂,还演绎出了多少堪称伟大的作品。而在野性世界里,它就像这块奇石所示的那么简单。这其实就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看上去质地细腻,色调简洁,显示的图像十分鲜明,画意十足,很具观赏性。</p><p class="ql-block"> 图的主体像是齐头并进的几只貌似牦牛类的大牲畜,但是看它的头部尖嘴突眼龅牙,却找不到可以与它对应的已知物种。思忖良久,竟然想起著名的封神榜人物姜子牙,他的坐骑就是这样的一头神兽,四不相(像),非牛非马非驴非鹿。据考古证实,姜子牙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的坐下骑十有八九就是这块奇石中的神兽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蛮有美感的小景。该是早春二月时节吧?河边成排的柳树开始放绿,从低垂水面的柳梢的间隙中望去,荡荡春风之下微波泱泱,冰封雪盖了一个冬季的河水缓缓流过,它们已然变得那般碧澄和灵动。“拂堤杨柳醉春烟”,好一派田园诗一般迷人的景致啊!</p><p class="ql-block"> 观赏奇石时,石头上天然形成的纹理、线条和色彩的变化,进入观赏者主观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内化为种种审美意象,可谓真善美的交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也是一件雅致的山水小品。石块虽不大,但石质晶莹,蕴含的影像构图和色调简练,宛如一幅淡泊而精致的小画作。溪流漫漫,奔向不可知的远处,两岸生长的植物参差错落,此长彼消,大树枝繁叶茂,百花烂漫遍野。同样是春天,却已是生机勃勃的四月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这一块奇石,简洁的画面,却韵味清雅,三两枝飘逸的貌似水草的枝条,周围是浓淡相宜的水墨渲染,左面边缘又似画家落款的红色印章,简直就是一幅完美的国画佳品。它与前面那两枚奇石可谓是异曲同工,美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而这一块奇石,是不是像寒冬月夜里的一片枯萎的芦苇,早已告别了蒹葭苍苍的灿烂时光,惨淡月光照耀下显出或摧或折或零落的败相,让人感慨岁月蹉跎。</p><p class="ql-block"> 这画面虽具萧杀气象,但仍不无美感。这又是凭藉赏石融自然的生命形态与人的心灵为一体的一次审美体验,画意的魅力与顽石同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到象形的画面石。画面中有薄云轻雾飘拂在空中,下方有一只身材修长的小鸟立于枝头,它的侧面身影在天空的映衬下十分显眼,犹如剪影。它鸣啭不已,许是在呼唤配偶,或是在讴歌万物复苏的春天。画面清爽明丽,构图简洁,是奇石中的上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完全是一个小顽童的形象。你看他乱发蓬松,歪着脸斜眼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模样。显然是闯了祸在挨训但心里不服,转着小脑子在想怎么还嘴呢!生活中总可见到这样的孩子,让人又爱又恨。他们其实都很聪明,甚至天赋非凡,引导得当,有望成才。</p><p class="ql-block"> 这块奇石人物形象完整,还有神态的表现,实属罕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又一块出现人物形象的奇石。它的稀罕之处在于它是一个完整的全身像,而且着装、发式等都很明白。显然是一位女性,身姿颀长而绰约,有些前倾,似站立于石岗在等待何人。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她必是在等待出远门久未归来的夫君,这就是一块“望夫石”。民间多种“望夫石”传说有助于此说得到多数人认同。</p><p class="ql-block"> 有异议的是女子身背的那个貌似包袱样的部分,加之她身上有一些类似束带的物件,衣着挺像和服,头部发式也不像汉族旧时女子,就有人提出这是个日本妇女的说法,这自然不无根据。然而这样一来似牵涉“民族问题”,于是有点复杂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这毕竟是块石头,图像不是人为的,再多的说法都是虚的,石头才是实的。承认它是块难得的奇石,那才是正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其余尚有数十块奇石,不再一一赘述,均展示于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谢谢观赏!诚望转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