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年前,中央台开始播放电视连续剧《三体》。《三体》早在看电影《流浪地球1》时就听说过,但当时观感的体验一般也就没有在意。前几天,在喜马拉雅听书中发现余秋雨教授居然也在关注《三体》,这让我有了好奇。听着看完了《三体》三部的妹妹,边看电视边津津有味地聊,我便决定放下原来的读书计划,立刻“插阅”《三体》。但,我一定是要先看原著的,因为单看电视是不能理解和欣赏到原著的精髓所在和细腻的刻画描写的,而这正是我需要感受的。</p><p class="ql-block"> </p> 脑洞全开,想象爆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都说第一部读起来有些难懂,叙述的节奏有些拖拉,但对于有点了解了大概情节的我来说,却没有那样的感受,反而似乎要从前面的文字当中寻找什么答案似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汪淼视网膜前的“倒计时”,还不算什么的话,那游戏当中的“脱水”“浸泡”就让我脑洞大开。还有这样的生存方式啊!一声令下,“脱水”,人们立刻变成一张纸,还可以卷起来,背着走。一声“浸泡”,这些纸片,就能遇水膨胀,泡发,继续变成活生生的人,太奇特了!直接拉开了我对生存方式的多样性的想象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乱纪元”,会有三颗太阳照在天上,而且还是不规律地运行。那巨大的单摆,竟然是为了催眠三个太阳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古筝行动”中,人们用纳米丝来摧毁一艘“审判日”号巨轮,纳米丝就像古筝中的琴弦一样,把巨轮切割成40多个厚度是半米的薄片,而巨轮被摧毁时,“像一叠被向前推开的扑克牌”,而那些薄片“看上像布片般柔软,很快变成了一堆复杂的形状,让人无法想象它曾是一艘巨轮!”可以说,普通的场景都有着超越读者预期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 周文王、墨子、孔子、秦始皇、牛顿、哥白尼、亚里士多德,都可以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读来既熟悉又新奇,读着那些对话,中外混搭,古汉语与当代俗语对撞,又显得真实而特别搞笑。</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冯诺伊曼和牛顿,居然借用秦始皇的30万大军,用人体演示了计算机回路,还称为秦1.0版操作系统,一本正经得让哑然失笑的读者了解了计算机设计的原理,又能感受到作者想象得是那么气势宏伟,那么蔚为壮观!这种想象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科技的力量感,在历史和现实中穿越得游刃有余,有着强烈的纵深感。</p> 构思奇特,别出新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汪淼玩的“三体”游戏,其中的场景不只是在描述一个游戏,而是三体星人实际的生存状态。三体星人生活的就是在乱纪元中靠脱水、浸泡来生存。文中进入游戏五次,其实就是三体星人在研究如何改变现状作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三日凌空”“三日连珠”“双日凌空”宣告失败。游戏的最后是这样结束的,“192号文明是三体文明的里程碑,他最终了证明了三体问题不可解。放弃了延续191轮文明的徒劳努力,最后奠定了今后文明全新的走向。至此三体游戏的最终目标发生变化,目标就是:飞向宇宙,寻找新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对于文中重要的三体星,即将毁灭人类的这样一个星球,反而是通过一款游戏来介绍。当文中后半部读到三体星人制造智子1号时,读者就能够顺利“嫁接”来龙去脉,同时也了解了为什么三体星人要迫切需要进攻地球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构思实在是别出心裁,耐人寻味!</p> 真实感强,恍若真事 <p class="ql-block"> “我一直认为好看的科幻小说应该是把最真实最疯狂的想象,写得像新闻报道一般真实。”刘慈欣在后记中提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刘慈欣是做到了。作品真实感太强,叶文洁的父亲在文革中被批斗致死,她被白沐霖冤枉,三个红卫兵过了很多年还不知悔过,让她毅然决然地背叛人类,导致三体星的智子封锁地球文明发展。这些历史、这些描述的事实就发生在那个时代,太真实了。因此,读者可以理解叶文洁在那个时刻的想法,哪怕那么极端。也因此,整部科幻作品有了立足之地,所有的科幻的思想就像参天大树长在大地上一样,那么根深蒂固,那么真实。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连“乱纪元”中的三个太阳,都能让人想到“后羿射日”这个神话传说。既然曾经有10个太阳,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三个太阳在天上呢?那这个“乱世纪”的这个设想也是可能真实存在的哟。这种真实是建立在神话基础上的真实,也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种真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你们是虫子!”在三体星人的眼中,人类 就是虫子一般。这一想象再一次让我内心深处一震。可转念一想,怎么没有可能呢?佛陀说:三千大千世界,又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就看你是从宏观的角度还是微观的角度去审视这个世界。从这样的角度,去审视“你们是虫子”的想象,不也具有真实性吗?</p> 描写手法,深度细腻 <p class="ql-block">文中太多的物理方面的名词,也涉及到了很多物理方面的知识,我对此不在行,只是囫囵吞枣读过去而已,但能感受其中的逻辑感相当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对于描写手法,我感受到了那种细腻,那种深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体星人在制造智子1号时,展开成一维二维三维,甚至六维、十一维会是什么情况时,描写得非常详细,细节描绘生动而奇幻。第1次失败,被展开成一维,是“一堆丝的暴雨”,每根丝“无限细但能反射可见光”;第2次失败,展开的是三维,是“环状、立体十字型、类似于莫比乌斯带的扭环,布满了天空”;当六维的质子看到三维空间时,可以“看到每个人的内脏,甚至还能看到内脏的内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普及了物理知识,又惊呼于想象的同时,我感受到了通过描写在头脑中形成的瑰丽的画面,感叹文学作家的描写魅力。这种画面又让这种想象具体而生动,读来如痴如醉。这种阅读真是一种享受啊!</p> 人性之恶,鞭挞反思 <p class="ql-block"> “对历史和现实的一次思想实验,将人类的灵魂暴露于冷酷的星空中,遥远的异世界如梦如幻,却像一面镜子更深刻的映照出人类自身。”著名的科幻作家王晋康如是评价。</p> <p class="ql-block"> 叶文洁按下红色按钮时,给外星文明发出信号时,就是对人性之恶的一种反抗。红卫兵对她父亲生命的漠视,白沐霖对她的栽赃陷害,她母亲的自私势利,人们对自然的生灵涂炭与漠然,都让叶文洁内心的善良逐步变为“憎恨”。这让读者在反思那段历史,在反思人类恣意破坏自然环境甚至到如今并未杜绝的所作所为,不禁心痛,不禁让人陷入深思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用光年的尺度来重新衡量那永远的伤痛, 在超越性的视野上审视苦难、救赎与背叛。”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锋对此高度的概括与评价,非常到位。</p> 蝗虫精神,自我救赎 <p class="ql-block"> 如果地球面临毁灭,人类又当如何?如果真的有一个比地球文明先进的星球,就像人类随便踩死一个虫子一般,那么轻而易举地毁灭地球,人类该怎么办?如果这个命题真的存在,人们应如何应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部作品读到最后,让所有的读者不寒而栗,“世界末日万岁”“虫子万岁”,无异于大多数人一定会像汪淼和丁仪一样无尽的悲哀,无尽的颓废,甚至崩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人类如何走出自我救赎?这部作品也给出了一个答案。那就是——“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多么倍感振奋的一句话!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多么令人震撼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反复在心中咀嚼着。史强带着汪淼和丁莹去看蝗虫,“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正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拒绝面,他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钱少。”是啊,没错,到现在为止,高度文明的人类还没有让这小小的蝗虫灭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里,被世界末日论笼罩着的颓废与悲哀中,顿时燃烧起了生命的火光,就像一片枯草的荒原中冒出了一颗绿色的嫩芽,那么鲜明,那么有生命力,那么有信心,那么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人类遭遇毁灭时,信念从哪里来?就从这个虫子上来,人类可以从蝗虫身上汲取力量,汲取抗衡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虫子”一语双关,不仅指蝗虫,更指的是三星体人眼中的人类。在广袤的宇宙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渺小到可以被看作是一只虫子。但被面临灭顶之灾时,人类也要有坚强的力量和信心,这就是文中为我们立下的不至于颓废的人类精神支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