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对岁月流逝的感悟与体认,有如激流滑过指尖一般,清晰而又带着丝丝苍凉!</p><p class="ql-block"> 那些历代先祖承载下来的历史记忆、那些镌刻在无数人心中的、过往岁月中的欢乐点滴,可能都随岁月的流逝而成为翻过的一页书简或远去的一朵浪花,有些可能永远消失,有些可能简化成一个简单的记忆符号,供后人从故纸堆里去研究与凭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 冠病肆虐三年之后,古城长沙在兔年春节期间对烟花禁放短暂解禁了。除夕午夜十二点,憋屈三年之久的攘攘星城。以满城烟花迎接兔年新春的到来。站在城市高楼的阳台上,面对这唯一支撑年味的满城烟花和此起彼伏的烟花炸裂声,久居城市的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儿时故乡的年味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乡的年味儿是岁月的陈酿,持续时间悠长而久远。记忆之中,从每年父母挖红薯的第一锄开始,年味儿就开始了。时间大概是每年农历的九月左右,父母总要说今年的红薯个头大,咱们的年猪(过年时宰的猪)可以长得又大又肥了,于是每天用红薯来喂年猪就是我和姐姐妹妹们必干的活,而每天望着年猪变大变肥,我们的味觉可以无限远地想象到活猪变成浓香滴油的腊肉、变成乌黑圆胖紧实耐嚼的猪血丸子,年味儿在想象中暗自滋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味儿的消退却要持续到来年的五一节左右。那时候,年后解馋的唯一浑腥就是腊肉,五一已是大农忙时节,跟着父母从田间地头回来,吃一口母亲用干椒炒的或是清蒸的腊肉,那醉人的浓香和满口的油汁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记忆中,每年五一前后,腊肉也差不多吃完了,年味儿也随着腊肉味儿的淡去而渐渐消退。每年这时节才在布谷鸟的鸣叫和初夏新蝉的嘶鸣里真正迎接新一个轮回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故乡年味儿的高潮,始于农历腊月初八,终于来年农历正月十五。农历腊月初八简称“腊八”,北方人喝“腊八”粥的日子。老家在湘西南的山村里,没有喝“腊八”粥的讲究与习俗,但却有“杀年猪”的习惯,一般人家都会在这一天把辛苦养育起码八个月之久的肥猪宰杀了,新鲜的猪血用于制作猪血丸子,猪肉则用于腌制腊肉。猪血丸子的制作就是用新鲜猪血、新鲜豆腐、新鲜肥肉、盐等四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进行充分搅拌,然后从经过充分搅拌的豆腐、猪血、猪肉泥中抓取拳头大小的一块,在两个手掌间一左一右地进行交换拍打,最终将这块豆腐肉泥拍打成立体隋圆形状,再放入早就准备好的竹制或铁丝制成的篮框内,为了防止新制成的丸子与篮框底部粘连,篮框底部一般都要放入一层新采回来的马尾松的松针,丸子制好后再把篮框悬挂在经常生火的灶堂正上方一点五到两米处,借日常用火(也有有意增加用火量的)的火焰进行熏制,等丸子变黑变硬之后,美味可口的食品“黑珍珠”就算制成了。食用时取出一枚丸子洗净切片,炒制或清蒸皆可,食用时丸肉不松不紧,外加满口的肉汁和浓香,实在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味!</p> <p class="ql-block"> 与猪血丸子相比,腊肉的制作要简单得多。年猪宰杀完后,按猪排骨的走向分割成肉块,一般每块两到三斤的样子,卤入一定份量的粗盐放入木桶内腌上两天左右,然后取出来一块块悬挂在灶堂的上方,高矮、用火量均与熏制丸子的方式差不多,等肉块变硬表层变黑后,腊肉即算是制成。</p> <p class="ql-block"> 猪血丸子与腊肉的制作看似简单,但也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每个人制作的丸子和腊肉都好吃。制好的丸子和腊肉可以保存很久(特别是腊肉,如果制作保存得当,可以保存数年),一般人家,过年制作的丸子和腊肉一般都是来年一到二季度用于解馋和招待客人最佳食品。上好的腊肉切开蒸熟之后,肥肉部分的肉质呈黄色,吃一口油汁满口且油而不腻,入嘴即化而无渣,在那个年代,总觉得人间美味无过于此。</p> <p class="ql-block"> “腊八”过后,宰杀鸡鸭、制作油泡豆腐和其他腊制品、购置年货等便是父母的日常工作和邻居叔伯间的聊天话题,而我们却在日常的简单劳动和学习中热望着除夕与新春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故乡年味的核心部分则是农历腊月二十九日晚(腊月月小的年份则是二十八日晚)到来年的正月初一。这三天,故乡的年味高潮迭起,一系列的过年仪式,将过年的安乐详和及浓烈的过年气氛推上前所未的欢乐峰巅。</p> <p class="ql-block"> 仪式之一是“煮年锅”。按照故乡的习俗,二十九日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用洗净的腊猪肘子和大白萝卜放入一口大锅内,用大火煮熟,俗称“煮年锅”。这时候,平时再好的邻居兄弟也不会来窜门聊天。年锅煮熟后,因担心我们小孩子会早睡,父母会把煮得烂熟的猪肘子尽快放到切菜的粘板上,把油腻浓香、带着新鲜萝卜汤汁的猪肘子迅速分成一小块一小块,全家老少人手一碗,俗称吃“年锅肉”或“粘板肉”。围着旺盛的灶火、吃着香气四溢的新鲜腊肉,全家、全村人都沉静在浓烈的过年气氛中。这时节,烦恼、孤独、失落、抱怨等所有的不快都消失在九宵云外,连空气都是团聚的欢欣、丰收的分享、家人的祝福和对来年幸福的热望与祈许!</p> <p class="ql-block"> 仪式之二是大年三十和新年初一早上的两餐年饭。按照故乡的习俗,这两个早餐是特别讲究的。一是吃饭的时间必需早,务必在天亮之前吃完,且有越早越好的味道。二是上桌的菜品有讲究。两个早餐的菜品必需成双,要么六个菜,要么八个菜,条件好的也有十个菜甚至更多的,寓意是好事成双。三是三十早上的菜品中必需有一个是鸡,寓意吉祥如意;初一早上的菜中必需有一个是鱼,寓意年年有余。听老辈人讲,有些条件差点的家庭,即便没有鱼,都得用木头制作一条假鱼,以示年年有余。四是吃饭时必需放鞭炮,先放十个左右的单个的拇指大小的大炮,再放成串的鞭炮。寓意是除旧迎新!</p> <p class="ql-block"> 夹在吃年锅肉和三十、初一两个早餐这三个过年最高潮部分之间的,还有三个最令小朋友开心的仪节。一是大年三十的糍粑制作。大年三十的早餐吃过后,全村家家户户的大人们便开始抬着早就浸好的雪白的糯米到河里去洗净,然后抬回家上蒸笼蒸煮。因为全村十来户人家只有一个石碓,因此,大人们仿佛早有商量,蒸糯米的时间自然就有先后顺序,谁家的先熟,就谁家先把石碓抬走,不用吆喝,全村人自然就会到这家人家里去帮忙打制糍粑,就这样全村人轮流制作,谁也不讲累,谁也不偷懒。又妨佛约定俗成,这一天,谁也不会因为人家讲错什么话而不高兴,谁也不会在这一天讲那些不愉快的事,倒是那些平时可能有些小矛盾的人家,大部分也会因这一天的祥和气氛而和好如初。</p> <p class="ql-block"> 二是大三十晚上炒制瓜子花生。条件稍好的人家都会事先准备好瓜子花生,在大年三十晚上烧火炒制,以备大年初一及新春期间待客之用。炒制瓜子花生有个小讲究,就是教育小孩子不能讲炒瓜子花生,而要讲“炒虫”,寓意是把来年庄嫁地里的虫子炒死,祈祷来年丰收。老家的习俗是不用守岁的,但另一个习俗就和全国各地一样,就是等候父母给那两分、五分或者五毛、一块的压岁钱,钱不多,但确实充满期待,因为第二天可以拿着那点压岁钱去街上买小气球玩。小孩子的欲望就是那么简单和易于满足。</p> <p class="ql-block"> 三是新年初一一大早小孩子的群体拜年。老家的习俗,大年初一天亮后(早餐在天亮前就吃完了),全村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不约而同地出门去每家每户给所有长辈拜年,既不用拿什么礼品,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礼节,就是跑到左邻右舍的家里,看到长辈后就喊一声伯伯、叔叔或婶婶,我给您拜年!然后,对方就会从早就准备好的花生果盘中取几颗饼干、花生、糖颗之类的放到你的口袋里,并无限怜爱地摸摸你的脑袋,说上几句小朋友爱听的话。小朋友的兴趣当然不在听那几句爱听的话,而是早就放到口袋中的那些花生、糖果、饼干之类,因此,东西到手之后,马上就成群结队一溜烟跑到下家去了。</p> <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小朋友给邻居伯叔拜完年之后,就正式迎来漫长的亲戚互相拜年走访时间,时间之长从初一一直延伸到正月十五日,这可是最受我们小孩子欢迎的日子。一般是先去外公外婆家拜年,然后再去姑姑家,最后才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互相走访。那时的交通不方便,去哪里都靠走路,因此,一般到了某家拜年之后都起码得住一个晚上,关系近的如外公、姑姑家,有时一住就是几天。大人可能还惦记着要回家待客、养鸡什么的,小孩子可就乐坏了,因为在亲戚家拜年的日子里,既可以和表兄弟姐妹一起疯玩,又有舅姑等长辈们好吃好喝的侍侯着,且不用担心父母打骂和做农活写作业等,总之一切烦心事都没有,余下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吃喝与玩乐,那时节只有一个想法——要是全年都是过年该多好!</p> <p class="ql-block"> 故乡年味的记忆里,人类对众神的敬畏和父母对子女的怜爱是并存的。</p> <p class="ql-block"> 年关时节乡邻对众神的敬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敬神仪式。首先是敬灶神,时间一般在腊月23日晚上,民间的传说是,这一天辛苦了一年的灶王爷要上天去过年了,主人要置办礼品送灶王爷上天过年,并请求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讲主人的坏话,多讲好话。其次是祭祀二十四位诸天菩萨(民间这么传,具体是什么神还真搞不清)。这个仪式一般在祭祀灶神之后立即举行,当然,也有单独举行的。仪式相对较为隆重,记忆中母亲都是要准备三牲祭礼、香茶、纸品等,外加一满合新做出来的豆腐,祭品全部方在堂屋大门的正下方,人站在堂屋里面朝大门严肃认真地开始祭祀,目的是对众神一年来的保佑表示感谢,同时,祈求众神来年继续保佑全家平安,六畜兴旺。每当这时,我们小孩子除了帮助父母干些祭祀活之外,话都不敢大讲,心怕影响了大人的祭祀活动,惹怒了众神。那样子严肃而充满敬畏。第三是初一清早开饭之前,请祖宗享用年饭。样子同样很严肃,只是祭祀的祭品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一家人吃的饭菜和酒食,没有特别的讲究。</p> <p class="ql-block"> 二是言语行为上的禁忌。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父母就会教育小孩在言语上要特别注意。比如,不能骂人、不能恶声恶气;看到油泡豆腐不能讲是豆腐,要讲“黄腊肉”;看到“年锅”里的萝卜片,不能讲萝卜,要讲“银花边”等。行为上的禁忌主要是小心谨慎、轻拿轻放,不要打破东西,特别是吃饭洗碗时不能打破碗筷等。不管是言语还是行为上的禁忌,目的都是讨个好彩头,期待来年的丰收与平安。</p> <p class="ql-block"> 至于父母对子女的怜爱,那只是平日怜爱的延续,只不过在过年时节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可感可视罢了。过年时节最舒心的事情就是父母一般不会批评我们,比如打破了什么东西,父母一般的反映是,没事没事,没伤着人就好;而大年三十和初一早上,如果我们偶尔睡睡懒觉,父母都会耐心而无限慈爱地说,崽崽,起床过大年啰。而不是象平常一样,大声吼叫,起床起床!最令我们高兴的,则是每年必有的大年初一的新衣服。那时节虽然困难,但父母总要想办法在过年时节给我们姊妹添置新衣物,记得有时候父亲大年三十很晚才能回家,那是因为要在裁缝店里等师傅把衣服做好,确保我们初一有新衣服穿。现在想来,为了我们大年初一的那点快乐,父母付出的努力和艰辛确实太多!而现在自己有能力为父母添置衣物时,父母却早已不再期待这种晚来的回报了。</p> <p class="ql-block"> 故乡在湘西南的小山村,过年的方式与北方不同,没有龙灯,没有舞狮,没有街头秧歌,也没有灯展。但纯朴的故乡人民却以美食、仪式、禁忌、拜年等方式,同样将过年的气氛喧染得隆重而热烈,特别是拜年,一直可以持续到正月十五日。而对过年腌制的美食的享用,则一直可以持续到每年的五一节左右,甚至更久。物质贫乏的年代,却因为年节的存在,而让整个日子充满了欢乐和希望。幸福是什么?不就是欢乐和希望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而今,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谁也不再为过年物资的不足而发愁,可支撑过年的仪式和氛围似乎只剩下大年三十午夜这短暂盛放的满城烟火,只有我或者如我一般,从乡村走入城市的我辈,仍然在这作为“唯一支撑”的满城烟火中,记忆、追寻、回想儿时乡村隆重而热烈的年味儿。只是,不知这种记忆、追寻、回想,是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人生记忆,还是我们站在“工业时代”的入口处对自己亲历过的“农业时代”情感回眸!若如此,这满城的烟花,会是若干年之后,人们回想前人过年的记忆符号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