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千佛崖

开心婆婆

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div><br><div>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 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div><div><br><div><br></div></div></div> 在历史上,从长安入蜀的栈道分为南北两部分,共七条入蜀道路,金牛道是其中一条。<div><br></div> 蜀道,就是出人四川的道路,自古入蜀道路有两条:一是从东南边沿长江三峡溯江而上的水路;二是从西北越秦岭山脉经汉中再入蜀的陆路栈道。<br> 金牛道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一个传说。<div>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想征服蜀国,但关山万里,道路险阻。</div><div>于是秦王命人造了五头石牛送给蜀王,谎称石牛能日产千金。贪财的蜀王命五丁力士开路,迎接石牛。</div><div>道路修通了,蜀王迎来的不是能日粪千金的石牛,而是秦国的万千铁骑,于是蜀国灭亡了,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称为“金牛道”或“石牛道”。</div><div>传说毕竟是传说,没有哪个国王会傻到相信谎言。</div> 现在我们有川陕公路,还有高速,早已告别道阻且长的金牛古道。<div>但古人所费的艰辛,仅凭想象也难其一。</div> 金牛古道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穿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秦川。<br><br>金牛古道全长约二千余里,其间山重水复,栈道相连,沟壑纵横,蜿蜒崎岖,奇险无比。<br>在绵阳梓潼县七曲山水观音景区,就有一段迄今为止保存的比较完整的古蜀道,梓潼七曲山是金牛道最后一险,过了送险亭再往南就正式进入四川盆地,广袤的成都平原相对之前的道路可以说就是一马平川,想当年诸葛丞相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李自成的义军)以及甘为清兵鹰犬的吴三桂大军这些庞大的军队都曾在这条古道上留下被岁月湮没了的脚印。<br>更有趣的是两位唐朝天子唐玄宗、唐僖宗逃难时也走的是这条路,难怪诗人们咏赞它“兵家商贾密如烟”。<br>不过,现在这驿道就只有寻古探幽的价值了,古驿道原宽2.5米两旁古柏夹道,全部用青石板铺成,现在恢复的是供大家观光行走的林荫之道 北魏时期,驻守此地(益州)的将领带来了北魏皇室在云冈、龙门开凿石窟的传统和崇佛的风气。<div>加之南北朝时期,金牛道开始逐渐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东岸,有适合开凿石窟的大块崖壁,因此千佛崖的第一座寺院柏堂寺开始修建,开窟造像也就逐渐兴盛起来。</div> 千佛崖兴盛于唐朝。<div>唐朝时期千佛崖的开窟造像异常活跃,密如蜂巢,有的崖壁达十三层之多。</div><div>千佛崖摩崖造像大多数龛窟体量虽小,然而内容颇丰,题材多样,有庄严肃穆的释迦佛、三世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多宝佛,有雍容华贵的菩萨,虔诚追随佛祖的弟子,形态各异的人形化天龙八部,自由翱翔的飞天,威风凛凛的力士,虔诚礼佛的供养人……</div><div>雕刻家们以娴熟的雕刻刀法,纤细柔和的线条造型,结合自己的审美理念,精心雕琢出一尊尊相栩如生、形态各异的佛教艺术作品,突显“雍容华贵”“健壮丰腴”的时代精神风貌,令人叹为观止。</div><div>唐以后仅五代和清代有少量开凿佛龛,大多为妆彩培修。</div> 这尊观音塑像,因为体态婀娜,被称为“东方女神” 面部很符合唐朝审美。 佛像背后的雕刻为天龙八部。 从千佛崖上俯瞰嘉陵江,水色不输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