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前几天,看到一个拉脱维亚女子披露初到加拿大的心酸经历,心有感触,翻译了一下,以《一个拉脱维亚女孩移民加拿大的故事》为题发在美篇上。近日又看到友人重发一篇网络上的(2015年)旧文《一位博士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究竟是为了什么?》,读后依然唏嘘不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最近接连看到的一些类似文字,描述漂流在国内或海外他乡之客背井离乡,故乡难忘和故土难寻的复杂心酸之情,感同身受,遂成此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仅仅是中国,在改革开放、经济大潮、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中,有许多的人离开亲人故土,背井离乡,去远方都市寻求自己的梦想。放眼整个世界,由于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阶段的差距、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力、本国社会地区的动荡、战争和冲突等因素,致使大量的人民已经或期盼离开故乡和祖国。他们以各种方式,移民定居到更发达、更富裕、更稳定、更有个人和家庭发展机会与前途的国家。此外,日益发达和便利的现代交通工具,也促进了人口更容易地流动迁移到地理上更遥远的他乡异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或离开祖国,是世界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大趋势,它使人无可奈何却不可阻挡。后果之一就是渐行渐远,记忆模糊,和那些不可避免地日益衰落下去的“乡土家园”。那位博士在文中叹息,“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的确,过去几十年间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巨大变化,商业社会人际与亲属关系的嬗变,加上地理空间的距离,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间,恐怕也会“三代以后,几同陌路”。思之令人心悸悲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笔者又联想到东北。东三省地区尤其是黑龙江省,伴随着森林、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变化,国家经济重心转移,旧有的传统产业结构难以升级转型,融入新经济时代。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挣脱不了破产倒闭的命运,凋零殆尽。近些年来,东三省人口不断外流,地区经济面临日益衰落下去的严重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中国人更有“好儿女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切都离不开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毅然选择“背井离乡”,做现代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他们到沿海地区打工,到北上广深发展,或者出国留学深造,然后带着国外的先进知识经验和资本归来,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一切喧嚣和辉煌的背后,收获了成功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劳动者在强大的资本面前,是脆弱的。辛辛苦苦加班加点甚至“996”地工作,或者解决了温饱,或者实现了小康,但每个人的心底都有这样那样的酸甜苦辣的奋斗经历,和心底深处埋藏的背井离乡、远离父母亲人朋友的无限伤感。这期间,又有多少生离死别的悲痛,给人留下永久的遗憾甚至悔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甘蔗没有两头甜”。正是由于这样那样的思考和顾虑,即使已在加拿大学习生活工作了近30年,我也从来不会主动询问亲戚朋友同学,他们或他们的孩子有没有打算出国留学深造发展的想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看来,出国和移民不仅是个人而是更是改变一家人生活的天大事件。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背井离乡、抛家舍业、骨肉分离等种种令人黯然神伤的因素外,我身边同辈和上下十岁这一代人还有个特殊性。八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和部分八十年代出生者家庭只有一个孩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家庭的“独生子”们不管是在国内外地打工安家,还是出国定居,都面对一个家乡父母日益衰老却无人照看的问题,更关键的是亲情不是仅靠金钱就能解决的。这些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并且结了婚的“独生子女们”,很可能有四个老人现在或几年、十几年后需要他们照看。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和严肃的问题。出外打拼发展,在国内尚好,如果人在国外,遇到紧急情况,真是让人着急慌忙,愁肠百结,日夜担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次新冠病毒泛滥,许多人家破人亡。那些身在海外与父母祖父母远隔重洋万里的孩子们,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赶回家中探望和照顾老人,或见上最后一面,或给老人送终,留下多少遗憾泪水和心底永远不会消失的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人要上了几岁年纪,就会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苦短,福祸难言。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梦想,就如同“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一样。总会有许多人由于种种原因更愿意离开故乡,出去闯荡和发展。同样,对许多人来说,在国内工作、创业、发展或许才是最正确的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任何的选择都有收益和代价,经济学更讲究“机会成本”——采纳最优选择后,那个被放弃和失去的次优选择可带来的潜在收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出去闯荡,可能会获得自由的天空,更可能在同时,失去了坚实的大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自古以来,感伤离别的诗句不计其数,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韩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宋•柳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尤其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怀”家国天下”志向,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情操,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胸怀。一旦去国离乡,更有撕裂割离泣血之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逝于台湾的辛亥老人于右任先生的一首《望故乡》,代表着海外游子刻骨铭心的故土之思、黍离之悲。</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该诗杂用骚体及乐府歌体,取复沓形式反复唱叹的古风形式。“天苍苍,野茫茫”借用《敕勒歌》,“山之上,国有殇”则仿效屈原《九歌》中的《国殇》。)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香港,那个在东北黑龙江呼兰县出生、长大的民国时期现代女性主义作家,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在病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前的那一刻,她的脑海里想的是什么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是那条流动不息的呼兰河,是灰土蒙蒙的家乡小镇,是家里祖父的院子那个留下无数少女时代欢乐和梦想的大园子,和园子里的黄瓜、倭瓜、茄子、辣椒、玉米、爬山虎、向日葵、大菽茨、胭粉豆,以及樱桃树,是躺在草丛里看到的蝴蝶、蜻蜓、蜜蜂、蚂蚱、蓝悠悠的天空、大团大团的云彩和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的太阳,还是她记忆中的那几户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人家,那些普通人的坎坷人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谁能告诉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又有谁,能和我同唱一曲《送别》?</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蝶恋花•游子遣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风雨寒窗人无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叆叇云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庭苔少人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游子低吟离乡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惆怅空怀泪几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铜镜白发正叹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空中雁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阵归春来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千里婵娟云中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片冰心玉壶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1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