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 读《傅雷家书》有感

向幸福出发

<p class="ql-block">守望 读《傅雷家书》有感</p><p class="ql-block">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的宝贝,此生让我们以爱的方式得以修行。</p><p class="ql-block">“儿行千里母担忧”远行的孩子就像飞在天空的风筝,一端翱翔高空,一端紧系在父母心头。</p><p class="ql-block">傅雷夫妇一生养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傅聪”,次子“付敏”,我仔细的品味这两个名字“聪”“敏”两字广义上是一样的,“聪”即是“敏”,“敏”即是“聪”,可见两个孩子在傅雷的心中份量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这部书中记录的大多是从1954年傅聪离家出国到1966年傅聪在国外进修演出生活的点点滴滴。遗憾的是1966年中国历史上的一场文化浩劫,傅雷夫妇没有挺过去,在历经劫难后其次子——“傅敏”潜心的整理出这部撼动世人的经典家书。</p><p class="ql-block">傅雷本就是个名人,身上有诸多的光环,翻译了大量的世界经典名著,思想上也是很先进的,懂教育,懂音乐,透过他给傅聪的一封封家书,使我看到一个有见地,很博学,很爱国又很细心的智者和父亲。</p><p class="ql-block">孩子是父母爱的延续,承载太多父母的期望,像傅聪妈妈给他的信中写到的,你就像是我们的作品一样,傅雷夫妇心中必是满足的喜悦的,因为他们把傅聪培养成了他们希望的样子,甚至是超出他们预期目标的惊喜。但是他们双方却要忍受天各一方的相思之苦,父母惦念孩子的衣食住行,为人处世,学业水平,艺术修为,诸多的牵挂和叮嘱,都融入一封封殷切叮咛的家书中,字里行间我看见了一位博学的长者把他对艺术的见地在毫无保留的授予晚辈,一位慈父事无巨细的交代生活琐事,一位有大爱的爱国之士告诫儿孙勿忘中国,常寄去古典诗词歌赋,让孩子从根源中找灵感,提高艺术修为,艺术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我们常人是不能领略精髓的,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得不到的,傅聪经常忘我忘时的苦练,手指经常是都练到缠着胶布的,唯苦练才能弹出最强音,唯吃透厚重的中华文化底蕴才能弹奏出最具灵气的音符,傅雷的谆谆教诲没有白费,傅聪超越了自己,惊喜到了父母,为祖国赢的了荣誉。长达12年的家书往复,傅雷夫妇从送傅聪走的那天哭的忧喜交加,到取得成就的谆谆告诫,从新婚之喜的祝福到孩子呱呱落地的喜悦,从切磋音乐的修为到分析选择老师的利弊,从管理经济的小事到待人接物的礼仪,都用文字化成悠悠的叮咛与浓浓的爱,孩子虽不在身边,关爱一样也没有少,我想傅聪在这离开父母的12年间,定是把这些宝贵的财富当成了精神支柱和迷途中的明灯的。那个时候哪像现在交通通讯这么发达,飞机,高铁千里万里之遥都不是距离,强大的互联网,动动手指,信息就到,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就能让我们真正实现“千里眼”,“顺风耳”几十年的变化让国民的幸福指数飞速提升,上至垂垂老者,小到三岁孩童都能享受这种高科技。纸质的家信已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它留下的惦念和等待洋溢在字里行间对我们来说却是弥足珍贵的,它漂洋过海,穿越空间传递情感的纽带却是让人怀念的。</p><p class="ql-block">一部《傅雷家书》,见证了傅氏家族的育儿经,好的家风,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我们都曾经幼小成年,为人子女,感受父母关爱,我们当下又都为人父母,成为一面镜子影响下一代,孩子就是我们毕生的作品,要怎样的修饰,雕琢真的要下一番功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