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30随笔

森林光露

<p class="ql-block"><b>  今天写一些什么呢🤔</b></p><p class="ql-block"><b> 家人群里爷爷在发一些以前用相机拍的照片和录像。我惊喜地打开每一张照片和每一段录像,一边感叹相机的高清像素,一边感慨时光的流逝。很感恩我可以是“用童年治愈一生”的幸运的孩子。看到过去的自己,总会被这种冥冥之中跨越时空的联结所触动。在家人群里,爷爷会经常把内存卡里的照片整理出来发一些。每次看到曾经的自己,和照片里的家人们,我都会被注入一股新的力量——那是一种激励自己过好当下、好好活下去的力量——或许这就是“家”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爷爷和小虎🐶</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家里的第一只狗:小白</i></p> <p class="ql-block"><b>  这种“好好活下去”对我而言,倒也没有上升到“干出一番宏伟壮丽的事业以报答家人”这样的程度。更多的,它们是在提醒着自己:要热爱生活,要积极乐观;要多创造生活的情趣,要多感受生命的缤纷。而具体应该怎样去活,这便是各人有各样的选择与归属了。但不论我们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那种对自我生命强烈把控的欲望是不会变更的,这是童年照片令现在的我产生的一些思考。</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小时候放小长假,爷爷喜欢开车带我们去北平山上玩。这是全家人最喜欢的郊游项目。</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5px;">记忆中,山上野餐时会碰到成群的牛羊、脱了凉鞋可以用脚丫嬉水的小溪流,以及可以用来清洗西瓜的清泉。</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我被一只山上的蜜蜂蜇了,大声哭泣,哈哈哈😆!奶奶和姑姑以及果果,都在旁边看我哭。🌝</i></p> <p class="ql-block"><b>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优缺点,在生活中都会有各式各样的满足与挫败,有些选择则会影响整个人生际遇的改变。这不禁让我想到电影《兔子暴力》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有时候,做了一个决定、一个选择,要等十多年以后才知道是选错了。”但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能判断有些选择的对与错,那些意识与行为上的举动,无时无刻不被注入生活流之中,悄无声息地扭转着人生的走向,构成着当下和未来的自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电影《兔子暴力》曲亭对话水青的台词</i></p> <p class="ql-block"><b>  有时候经常会去想,人活一世到底要追求怎样的意义呢?</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边开车边说,“人一辈子追求的就是一个‘情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家庭幸福。次一点的,只挣着了大钱不管家庭,也勉强能算是一种成就,至少这样还给予了父母子女一些物质上的保证。而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一个人活一世,钱也没挣着,亲人也没有照顾好。”给家人幸福,是他的幸福。我渐渐明白他所说的“情感”了,那是一种被称为“责任”的品质,那是他认为的人生的使命。</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和爸爸妈妈去三亚旅游,第一次见到大海。</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一年级,请假和家人去北京天津玩。</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在天津的合照。不过我现在只记得当时一起吃过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哈哈哈哈哈哈😄!</i></p> <p class="ql-block"><b>  有人在夜晚躺在我的上铺跟我说,“大多数人出生和死去只有身边的亲人朋友会知道,要是万一死了,对于这个世界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影响,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挺没价值的。没意思,人活着干嘛,还不如去死。”在十来岁的年纪,这个女孩儿在试图探寻一些人生的意义,只是由于认知的局限,可能一不小心走了极端。但我认为这种对人生的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她正处在这样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豆蔻之年。之后使这个女孩儿没有真去实践内心想法的,是她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她所在的中学每月会放映两次电影,恰好在她跌进死胡同的那段时间,学校为孩子们放映了《独行月球》。坐在学校电影院里,当她听到马蓝星对刚子说,“小时候常听大人说,人死了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我不想变成星星,因为那样就离我想见的人太远太远了。”因为这句话,这个曾以为生活灰暗的女孩儿燃起了一些继续活下去的希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电影《独行月球》马蓝星对话袋鼠刚子的台词</i></p> <p class="ql-block"><b>  还有人说,“世上的事不能一起床就讲意义,这样很累,其实就是过日子。自自然然,贴着地过日子,别去想它。你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别去想太多。”</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和家人在汾河公园</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奶奶过生日</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暑假和果果在文化活动中心学毛笔字</i></p> <p class="ql-block"><b>  我呢,我现在也无法对人生的意义做出宏观完善的回答。但似乎对我来说,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对着电影里的情节哭出声来,在于和朋友吹天台的冷风哆哆嗦嗦聊到很晚很晚,在于洗澡时单曲循环一首喜欢的老歌,在于我依然拥有并将持续拥有随时写下一些文字的能力,在于看小说看到困意泛起直接睡去,在于翻看照片回忆着五颜六色的旧账,在于……在于当下鲜活的每一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六年级元旦表演</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font-size: 15px;">见证弟弟成长</i></p> <p class="ql-block"><b>  有句话说“人不能够同时拥有童年和对童年的感受”。搬了家,平房卖了住进了高楼,小虎和小白都去世了,我的无忧童年似乎也随之不复返了。但那些记忆和爷爷相机里许多照片依旧会提醒着我:幸运的人能够用童年治愈一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2023年1月30日看儿时照片有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5px;">电影《万里归途》最后一组镜头</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font-size:15px;">“归途万里,家是唯一的方向”。</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i>BGM:毛不易《旅行家说》</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