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农村春节走亲、婚宴餐桌礼仪文化

歙州山人

<p class="ql-block">中国是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国家,在农村经历了天有寒暑、节有冷暖的二十四农历节气后,送走了寒来暑往,迎来了秋收冬藏。年暮岁尾忙活了一年的农家人开始把柴火灶烧的旺旺的,准备起了年三十的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年夜饭是家宴,是一家子团圆的年俗喜宴,女主人烧好丰盛的饭菜后,便吩咐成年子女把烧好的菜肴端到堂前的八仙桌上,若有炖好的整鸡或盘盛的整鱼则要把鸡头、渔头对向八仙桌正上横头,全家人依長幼有序分别找好自已恰当的位置座下。我们徽州的农村居房一般座北朝南,也有卖向的,但只要不是座南朝北的居房,一般的传统是家中最長者座堂前正上横的东方座椅上,正上横西方座家内女主人最長者座椅,依次按叔辈兄弟辈份年尊者座东方板凳,年次辈卑者座西方,西南方為桌長,主管敬烟倒酒,敬奉上辈年尊者吃好、喝好,同辈年次者随意陪同。</p><p class="ql-block"> 家宴禁忌;父子不能并排座,兄弟不可对面锣。</p> <p class="ql-block">酒过三巡,饭菜半饱间歇,家中兄弟若有年幼孩童,年長尊者与冋桌叔伯则要给孩童压岁钱,(古亦压祟线)意指镇压邪祟,岁岁平安,快快長大成人。压祟钱随意要用红纸包好钱,再依次按幼到長顺序分发。成人后能外出挣钱了,停止压祟钱,</p><p class="ql-block">年長者失能或失去劳动能力的爷爷、奶奶。成年后能外出挣钱的子女孙辈们,要给年長者和同桌叔辈分发压祟钱,寓意年長者岁岁平安,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徽州农村有"假忙三十夜,清闲初一朝"之说,所谓假忙三十夜男主人要去外地祖塚祭祖,路远的必须当日赶回家,我们中国、徽州人有句俗语叫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更何况是年三十当天呢,若祭祖回家尚早,则要帮忙扫尽居房污垢,除去门楣桃符痕旧,换上新桃符,亥时子交爆竹声声,烟花朵朵除去夕夜年兽谓除夕也。</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男孩们可随去走动拜年,女孩女主人是不能随意走动的。因为在传统农村,封建思想的老人们是不允许别人家女孩、妇女登门的。</p> <p class="ql-block">到了正月初二,徽州农村走亲戚习俗开始,成婚的青年夫妇,是要带上小孩先去岳丈、母家拜年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拜年礼品在我们徽州是去代销店卖一包顶市酥(俗称麻酥糖)和糖枣之类的礼品就行。</p><p class="ql-block"> 麻酥糖除了内包装,在其外面还要包一层草纸,再用苎麻绳沿中间、四周环绕成做"田子形"捆扎,留有手扣绳,这样就成了哪个时代最现实的走亲拜礼品。</p> <p class="ql-block">正月里,在徽州城乡走亲戚登门拜年,主人家要在堂前八仙桌上摆上果籽盘,再端上一大碗煮鸡子,然用茶杯(现代用纸杯)给客人泡上茶,主人再请客人依序座下,吃鸡子、吃果子,(有礼节的主人要给登门拜年的每位客人面前放一个敲碎壳的鸡子)招待客人吃果子、鸡子、喝茶,客气的主人在客人吃完一个鸡子后,在八仙桌上主客推搡之中又敲碎一个鸡子放到客人面前嘴里招呼到;“再来一个添”。</p><p class="ql-block"> 吃烟的客人,主人要给客人敬奉香烟。客人一般要双手接过香烟。主人给你点燃香烟时,你要双手遮挡配合,点燃后客人再轻拍主人点烟之手,以示回礼谢意。</p> <p class="ql-block">烟茶毕后,是上八仙桌吃主餐,主人要请客之長辈座正上横头,自已与客長同辈可座下横座椅做陪。自己与客人差辈要依客人尊卑有序分别安排座次,下辈人随意找八仙桌旁板凳座下陪伴共享主餐。</p> <p class="ql-block">婚宴礼仪基本遵照家宴模式,不同的是婚宴要依徽州乡俗东家与婚事管理者商议而定座次,自古徽州多山,“有着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之说。但在一堣之乡镇,婚宴乡俗基本相通,此篇讲的是徽州歙水南婚宴乡俗。</p><p class="ql-block"> 在歙水南,婚宴家族長辈之客一般都是在东家主屋堂前,有"品子席“,“田"字席。品字席中间为尊,田子席堂前上横左东为尊,右西為次。婚宴当天正日夫家舅父为大,第二天新人新舅舅(新人兄、弟辈)为大,婚宴当天正桌依夫家;舅舅、菇夫、老表排座次,但有外省朋友,外省朋友为最尊,没外省朋友授艺师也可与舅舅同座,再论菇夫、老表依序安排上正桌。其它东家主要戚亲婚事管理处(我地称帳房、主管理者称帐房先生)都要用红纸写上名字,放在相对应的桌子上,我徽州是礼仪之乡,在婚事当天,正屋、正桌上都有一番相互谦让,在相互搀扶下入席就餐婚宴。</p> <p class="ql-block">现在,随着时代发展,正月走亲礼品也仿效外域之风,一包麻酥糖不屑一顾,一箱牛奶、果品、两瓶高档酒成为当下;农村家宴、婚宴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城市酒店、乡间民宿、农家乐唱主角,村邻攀比之风也随之兴起。</p><p class="ql-block"> 国家创建县域文明,呼吁俭朴之风是改变现时代铺张浪费的主音,是回归传统农业、农村家宴、婚宴的呼唤,是礼仪、谦让、以人为本、以邻为帮、之社风转折的重要体现!</p><p class="ql-block"> 您所居之乡有何不同之家宴、婚宴礼仪,欢迎交流。并对我所撰之稿提出建议、批评,以便我完善、更正。谢谢</p><p class="ql-block"> 歙州山人(方小宏)撰稿于癸卯年正月初八,完稿于正月初九酉时</p><p class="ql-block"> </p>